天天看点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作者:红梦史说

1939年的某一天,河北省灵寿县房子山硝烟弥漫,炮火隆隆,一场艰苦的战役正在进行。

被炮弹烧得焦黑的阵地上,一名战士握着卷刃的刺刀,无力地靠在一堵矮墙边。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他方脸,大耳,脸上沾满了黢黑的灰和凝固的血,身上遍布伤痕,整个人像是从血里捞出来的一样。

战士的周围,横七竖八地躺着七具被砍得面目全非的日军尸体——这是他的丰硕战果。

接连刺死了七个日寇,战士精疲力竭,只能靠着墙歇一会,让自己喘口气。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身强体壮的日军举着刀朝他冲了过来。

看着来势汹汹的敌人,战士明白,此时的他毫无胜算,但他也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情急之下,他将手伸到背后一摸,然后心生一计,成功反杀敌人。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战后,这名机智的战士因杀敌勇猛被评为“战斗英雄”。

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才能在敌强我弱的险境下逃生?这名英勇的“战斗英雄”还有哪些英雄事迹呢?

极限反杀: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

聂荣臻将军的第四团里,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机枪射手,他三十多岁,作战风格勇猛顽强,经常靠着一挺机枪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打过不少胜仗。

这位“最强输出”就是河北灵寿县的战斗英雄张树义。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张树义出生于灵寿县梁前沟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一家人就靠着租种地主的田地过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张树义二十一岁时,因交不起租,一家老小被地主赶了出去。

为了活下去,张树义只能在滴水成冰的寒冷天气里,挨家挨户地去讨饭。

这一年的风雪,让张树义冷了十年。

直到1937年,八路军来到灵寿县,领导老百姓抗日,推行减租减息的政策,张树义才看见了冰雪消融的希望和温暖的春光。

张树义没读过什么书,但他知道,爱护老百姓的人不会是坏人,跟着八路军走,准没错儿!

于是,他怀着保家卫国,赶走日寇的决心,带着大侄子加入了当地的民兵连。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这个民兵连就是聂将军第四团的前身。因条件艰苦,八路军的弹药很少,所以一开始,张树义练习的是刀法和拼刺技巧。

经过日复一日地练习,他的拼刺刀能力已经非常出众,能做到刀刀直击要害。

1939年春天,为了阻挡日军的进攻步伐,八路军决定在灵寿县房子山开展一场阻击战。

战斗开始前,部队给张树义下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侦察敌情。而且,是张树义一个人去。

独自深入虎穴,危险性可想而知,但张树义丝毫不惧,揣了把刀就去了。

可是,好巧不巧,半路上,他遇到了几个日本兵,看样子,是来“打头阵”的。

张树义没有掉头就跑。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就是几个日本鬼子吗?豁出去了!

这样想着,张树义装作一副良民的样子走上前,然后突然抽出尖刀刺去,几个日本兵还没反应过来就人头落地。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敌人断气后,张树义将他们的枪扒下来揣进衣兜里,然后飞快跑回阵地向连长报告情况。“先头小队”都来了,大部队还会远吗?

连长听完,马上命令大家做好战斗准备。等战士们都进入战斗状态后,日军的大部队就压了过来。

这是张树义参加过的,最激烈的战斗之一。日军的士兵数量和武器装备都优于八路军,不断有战士牺牲在阵地上。

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战士就会英勇上前,接替他的位置,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张树义蹲在战壕中,看着倒下的战友们,心中又是悲痛又是愤恨。他一边咒骂着该死的小鬼子,一边拉开手榴弹的引线,挥着胳膊用全力扔出去。

“砰砰砰”,张树义一连扔了三十多枚手榴弹,敌人被炸死炸伤一大片。

可是,这种东西就像是蝗虫,杀了一大片,还有一大片。它们嗡嗡嗡地飞过来,朝八路军的阵地逼近。

张树义身上的手榴弹已经用完,枪里也没有子弹了。他看着空空的弹匣,“唰”一下抽出雪亮的尖刀,颇具气势地挥舞着:“冲啊!跟他们拼刺刀!”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八路军战士们大喊着冲了上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拼刺刀是张树义的强项,他一边灵活地躲着刺过来的尖刀,一边瞅准机会迅速出击,一刀一个小鬼子。很快,他的脚边就多了好几具日军尸体。

见张树义如此勇猛,围着他的日军有点害怕了,连连退了好几步。张树义趁这工夫,跃上了一处破败的断墙。

这堵墙不高,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绝佳之地。张树义站在上面左转右闪,左遮右挡,鬼子来一个他打退一个,一时间,竟然没人能近他的身。

光明正大地袭击不成,鬼子就开始玩阴的。趁张树义正面抵挡进攻之时,两个敌人绕到他的身后,准备搞偷袭。

两柄尖刀气势汹汹,破空而来,直冲着张树义的后背而去。张树义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他一个侧身躲开了刀锋,然后跳下矮墙,和偷袭他的两个小鬼子面对面对峙。

两个日军没想到张树义能躲过去,呆立在原地有点反应不过来。张树义也不磨叽,趁鬼子愣神的时候,如猛虎一般扑了上去,将刀尖刺入了敌人的心脏。

看着同伴被杀,另外一名日本兵哇哇大叫着冲了上去。张树义一个闪身躲开他的攻击,然后手起刀落,干脆利落地送他归西,解锁双杀成就。

此时,张树义已经杀了七个日寇,刺刀都卷了刃。不远处,战火将歇,战斗也到了尾声。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张树义狠狠吐出一口气。他靠在墙上,虚脱一般顺着矮墙滑落下去。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他的身上到处都是被刀划出来的血痕,衣服也破破烂烂的。因长时间挥刀砍人,他的双臂已经使不上劲儿,肌肉酸痛,整个人都很虚弱。

可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日军举着刀,狞笑着朝张树义走来。

若是在平时,张树义是有把握打赢这名日本兵的,但现在,他精疲力竭,连刀都握不住,能不能活下来实在不好说。

不过,张树义也不可能就这样认输、等死。

看着不断逼近的日本兵,他不动声色地将手伸到背后摸了摸矮墙,发现砌墙的土垛并不结实,刺刀完全能刺进去。

有了这个发现,张树义也就不急了。

他半闭着眼睛,大口喘气,做出一副异常痛苦的表情,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要死了一样。日本兵果然上当,举起刀就朝着张树义刺去。

张树义早有准备,在刀刺过来的那一刻就往旁边一闪。不出他所料,刀刺进了墙里,鬼子用力拔了一下,没拔出来。

张树义当然不会等鬼子把刀拔出来,他调动全身力气,大喊一声,用刀砍下了鬼子的头。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温热的鲜血溅了张树义一脸,他也不急着擦,淡定地靠在矮墙上休息。幸运的是,这次再也没有主动送上门找死的日寇了,因为这场战役,八路军胜利了!

回到团里后,张树义出了名。

一人杀掉八个日寇,这个战绩非常耀眼,简直就是行走的榜样和英雄!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为了奖励张树义的英勇表现,授予了他“战斗英雄”称号。

战斗英雄是荣耀,也是责任。此后,张树义一直在前线为国家出生入死。1940年的一场战斗中,他还失去了双腿……

从“战斗英雄”到“劳动英雄”

1940年,日军集结四千兵力进攻龙泉关,龙泉关战役正式打响。

此时,张树义已经晋升为机枪连连长。过去一年时间里,他不仅苦练刀法,还潜心研究机枪,枪法非常准,是团里有名的“神枪手”。

第四团参与的多场战役,都是由他率领机枪连固守前沿阵地,这次也不例外。

龙泉关战役中,部队给张树义的装备是四挺机关枪,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张树义接下任务,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上了战场。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个昼夜。日军出动了战机,时不时地投下炮弹,在阵地上炸出一个又一个大坑。

血与火的较量中,张树义一直坚守阵地,顶着敌人的炮火疯狂输出,掩护冲锋的步兵。

随着战斗的推进,敌军的炮火越来越猛烈,机枪连的战士们相继牺牲,到最后,整个连只剩下张树义一人。

没关系,一个人,也能扛起整支队伍!张树义架着机枪,大吼着将子弹射入敌人的胸膛。猛烈的火力,不屈的战意,打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就这样,张树义一个人靠着一挺机枪,打退了敌人的最后一波冲锋,成功守住阵地。但他能阻挡地面上的进攻,却无法抵挡从空中投下来的炸弹。

敌机一阵猛烈地投弹过后,机枪阵地上泥土飞溅,那把杀了无数鬼子的机枪被炸飞,在空中转了一圈后掉到地上,而机枪后的张树义则双眼紧闭地躺在大坑里,泥土灰尘落了他满身,他却半天都没冒出头。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营长率领援兵赶到后,将张树义从土坑里挖了出来,那一瞬间,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他们的战斗英雄已经失去了意识,下半身鲜血淋漓,只有膝盖和大腿还完好无损,膝盖以下的两条小腿都被炸断了!

失去双腿,对一名战士来说是天大的打击,但捡回一条命的张树义却很乐观,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一个残疾人。

“只要不死,我这半截人就是党和人民的,打仗是不行啦,生产还是老行家,绝不躺着让公家养活我。”

1941年,张树义带着一身伤回到老家,彻底告别战场。失去双腿的他没有混吃等死,而是捎着镢头,爬上山开荒生产。

那时候可没有轮椅,张树义要走路只能拄着拐,靠双臂的力量带动全身,走路都很吃力,更别说爬山了。但人民的战士,既不怕苦也不怕吃苦。

细雨绵绵的春天,张树义跪在田间地头,挥舞着镢头,一镢一镢地开着荒。到了秋季,他精心侍奉的荒地为他生产了两大石粮食。

冬天,张树义也不得闲,拿着镰刀和绳子去山上砍枣树枝子(当地叫盖条,耕地时用)卖钱。整个冬季,张树义靠这个赚了四百多块钱。

时间进入到1942年。这一年,日军大举进犯,对梁前沟村实施了“三光”政策,将偌大的村庄变成了无人区。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安宁的家园变成一片焦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村民们死的死,逃的逃,本来有点盼头的生活,被日寇的炮火付之一炬。

张树义活下来了,但他没有逃走。他用鞋底做了一对两寸厚的垫子捆在膝盖上,双手和膝盖并用,爬到敌人据点对面的山上,帮助八路军打游击、侦察敌情。

敌人守卫松懈的时候,他还悄悄潜入敌军堡垒附近,在山坡下和草丛中埋地雷,炸死过不少日军和汉奸。

用地雷炸鬼子的时候,张树义也没忘记开荒。他经常用野草汁将衣服擦成绿色,然后将装了水的铁桶挂在脖子上,偷偷爬下山去播种。秋天到了,他又收获了一大堆粮食。

得知此事的人无一不啧啧称奇:

“张树义这半截人,真成神啦!”

抗战胜利后,老百姓开始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大力恢复生产。为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张树义把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分给大家,鼓励道:

“只要有人在,组织起来生产,一年时间咱们就喘过气来了。房子虽然没有了,但有人有地就不用愁!”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在张树义的带领下,全村老少齐动员,就连村里的懒汉都出动了,大家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轰轰烈烈地“闹生产”。

妇女刨坑,老人播种,青壮年挑水,儿童平土,仅六天时间就完成了二百四十五亩地的秋种工作。村民们都很高兴,乐呵呵地夸赞道:

“有张树义在,咱们什么困难都不怕。”

1946年一月,张树义被评为“劳动英雄”。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冀晋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和区党委为了感谢他为抗日和生产运动作出的贡献,还授予他“荣军旗帜”的光荣称号,并通报全党全军开展张树义运动。

1950年,张树义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作为主席团的成员,他有幸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毛主席还亲切地和他握手。

张树义在这个世界生活了77年。1983年,他因病去世,走完了光荣伟大又惊心动魄的一生。

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曾经说过: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

诚然,哪怕过去了几十年,张树义的英雄事迹也不该是泛黄的回忆。事实上,不仅仅是张树义,无数的英雄先烈都需要我们去铭记,去感恩,去敬仰。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历史的大河波浪滔滔,却无法冲淡人们对英雄的怀念。新的一年,向所有英雄致敬!

信息参考

1. 人民日报-荣军模范——张树义

2. 解放军报-张树义

3. 澎湃新闻-【河北人物】集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开国劳模于一身

4. 今日头条:方志河北《「河北人物」集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开国劳模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张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