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风景如画,余江这里无处不风景

作者:余江融媒体
风景如画,余江这里无处不风景

柏油路纵横交错,一条条写着“理学世家,曲肱旧址”的引路牌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风景秀丽,别致幽雅的地方,这就是坐落于龙岗工业园区的路底村委会熊家小组。

“上有凰岗郑,中有路底熊,下有岭底吴”,史料记载,路底熊家距今有 900多年历史, 是最早一批落户余江的村庄。全村93户、286人,自去年4月纳入余江区宅改示范点后,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风景如画,余江这里无处不风景

“夜深寒妥帖,前村人断绝。何许小芋茨,开门满山雪。”一进入路底熊家,映入眼帘的便是入户广场上镌刻的路底熊家先祖熊彦诗写的《屏山夜雪》的诗句。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九个熠熠闪光的醒目大字。村落里,幢幢房屋鳞次栉比、墙面绘画独特新颖,富有文化气息;门庭前,各色花坛碧草绿植相依、美观宜人;更有樟树休闲广场唯美古朴,颇具诗意;而旁边一个篮球广场却让人耳目一新,欢声笑语纷至沓来;绿草茵茵、树木林立、花朵飘香…一幕幕美景、一阵阵欢歌、一个个笑容,构成了好山好水幸福人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斑斓图景扑面而来。

风景如画,余江这里无处不风景

“没想到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能看到世代生活的熊家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路变宽了,村庄变洋气了,以前别说进大车子,推个独轮车进出也不容易。现在村里到处都是宽敞的马路,停车方便,真是太好了!”今年82 岁的村民熊大爷谈及村内偌大改变嘴角溢不住笑容。而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都得益于政府政策落实好、干部干事能力强、村民自治意愿高。

风景如画,余江这里无处不风景

据了解,为全力推进宅改工作,路底熊家从零开始。他们坚持高标准推进,拆除所有院套、退出所有影响规划的房屋、退出的宅基地全部收归集体。据统计,短短几个月共退出院套54个9740平方米、拆除老旧房及附属房47宗2460平方米,全村共退出各类宅基地12200平方米。

“为了支持村里的新农村建设,作为村委会的一名委员,我带头拆了两套附属房,一个院套共有250平方米。”路底熊家村委会会计熊细荣介绍,通过政策宣传和引导,广泛征求意见,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强了,都知道只有求变,村里才会发展,只有求新,村里才会越来越好。办事处干部与村干部一道扎根建设现场,日夜奔走,只为路底熊家百姓能尽早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

风景如画,余江这里无处不风景

改水改厕改环境。现在村庄里污水管网通了,鸡鸭圈养了,退出的宅基地上建起了6亩果园、2亩花园、3亩菜园。果园里种上了杨梅、橙子、马家柚等水果,待到三月暖春,村里将处处草木芬芳、瓜果飘香。预计仅果园一项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收益4万元左右。

路底熊家不仅仅基础设施完善了,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极大改善了。村民充分利用地处工业园区核心区的优势,村民除了老少,80%在附近工厂工作,工资少的有4至5千元每月,多的有7至8千元每月。同时,他们还通过房子出租的方式,打造农民公寓,全村有 18栋房子出租,有 128人租住。每年可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 40余万元。

现在的路底熊家村通过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了环境美,人心美,文化美、产业美。

村民在建设的大潮中找准了发展方向、提振了文化自信、激活了产业思维。

“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土地入市,建设职工租赁大楼,农民公寓,让村民变股民,持续分红增加村民收入。坚持立足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职工,谋划产业发展,建设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实现群众身边园区就业和吸引企业、职工进村消费双向增收。”对于路底熊家的未来发展,办事处党工委负责人吴小万充满信心。(汪有辉 毛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