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作者:风铃说历史

那一年,孔子四十多岁,正值壮年时期,他担任起鲁国大司寇一职。这是管理国家刑法司法大事的重要官职。孔子勤勉工作,深得百姓拥戴。

一天傍晚,孔子正在书房批阅文书,忽然外面传来混乱的马蹄声和叫喊声。孔子抬头一看,原来是从马厩方向传来的。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他大惊,立即丢下笔墨跑了出去。

孔子气喘吁吁地跑到马厩,只见烈火冲天,马厩已被大火吞噬。马儿受惊,在厩内惊恐嘶鸣。孔子心疼地望着这番景象,担心地四下寻找,生怕有人受伤。

#副以#正好看到一个马工头破血流,被人搀扶着。孔子上前关切问道:“你没事吧?还有谁受伤了吗?”马工说:“我没事,其他人都安全。

孔子这才安心,他并没有惋惜财物损失,而是首先考虑人的安全。这显示了孔子仁爱的性格。随从们也对孔子的举动十分敬佩。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一个随从感慨地说:“夫子面对祸事,第一念头竟是人的安危。夫子确实有着超凡入圣的气度!”这件小事成了孔子忍辱宽容、爱民如子的典范。

鲁国的张书生是个坚持规矩的人,他独居在一个村子里。村民们都很尊敬他的品德学问。

一天夜里,天空阴云密布,隆隆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张书生正在房里享用晚膳。忽然,“咚咚”有人敲门,声音中透着焦虑。

张书生打开门一看,是他年轻貌美的邻居寡妇李氏。

张书生犹豫片刻,还是说:“实在对不起,李嫂子请回吧。我是一个书生,不能与女子独处一室,否则有辱风化。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请您理解。”说罢关上了门。

李氏失望而归。张书生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他也渴望一个温馨的家,但是必须坚守礼法。

他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努力修身,打消私欲,不能因为一时软弱惹出是非来。

这件事传开后,村民们都更加敬重张书生的品格。张书生以贯彻礼法的牺牲,成为了后人学习戒色修身的典范。

西周初期,周天子刚刚建立,各方势力纷争,社会动荡。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春秋之世,赵简子执掌赵国之权。他性格简朴沉静,不与诸侯来往,专心经营国家。周边小国见赵国闭门不出,便开始蔑视赵简子,称他谨小慎微,胆小怕事。

赵简子并不在意这些非议,继续开拓疆土,使赵国日益繁荣富强。

数十年后,赵简子的孙子赵盾继位。赵盾也秉承祖父的遗训,持重专施内政。有一次,楚国大夫前来访问,见赵国人口众多,却从无战事,不禁感叹:“君能忍,故国安。

”原来,赵氏正是通过忍辱负重、安内攘外的策略,才使赵国在战国纷乱的年代也能安稳发展。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老子看到赵氏的成功,便写下“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名言。他劝诫后人,真正的勇气不在于好勇斗狠,而是在于忍耐和涵养。

只有心怀宽厚,才能成就大事业。赵氏以忍辱养民的智慧,成为后世君主治国的典范。

北宋初年,有个叫刘娥的少女,自小父母双亡,被迫嫁给一个贫苦的手艺人。婚后生活艰难,为了谋生,夫妻俩来到都城开封谋生。

可惜天不遂人意,生活依旧困顿。丈夫甚至想卖掉刘娥来换取食物度日。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刘娥心灰意冷,她本不想过这样的日子。这时,她有了一个转机,竟然邂逅到宋太宗赵恒。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想要纳她为妃。

刘娥陷入了痛苦的选择:要么忍饥挨饿,要么断了这段感情重新开始。

经过艰难的挣扎,刘娥决定选择后者。她明白,只有舍去,才有获得的可能。于是刘娥放手一搏,嫁给了赵恒。

最终,她竟然成为了皇后。刘娥的命运跌宕起伏,终于迎来人生的巅峰。这证明了忍辱是一种智慧的取舍之道。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孔子处变不惊、老子劝忍涵养、赵盾固守防御、周公忍辱劝谏、鲁男子闭门不出,种种忍辱的例子都彰显了宽广的胸襟。

面对挫折嘲讽,需要超然 -才能忍下这口气。

忍辱需要远虑和度量,要明白事物都有两面性,失败困境终会开出希望之花。《左传》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智者明白区分大义和小我,不会因一时冲动付出惨痛代价。

忍辱充实了人的内在品质,得到了宁静,明白了取舍之道,学会化险为夷,得到生命更高境界。它是人生的大智慧,可以走向涅槃般的心境,拥有广袤的胸襟来容纳人生百态。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面对不公和挫折,我们都该学习先贤忍辱之道。以宽广视野看世界,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