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作者:風鈴說曆史

那一年,孔子四十多歲,正值壯年時期,他擔任起魯國大司寇一職。這是管理國家刑法司法大事的重要官職。孔子勤勉工作,深得百姓擁戴。

一天傍晚,孔子正在書房批閱文書,忽然外面傳來混亂的馬蹄聲和叫喊聲。孔子擡頭一看,原來是從馬廄方向傳來的。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他大驚,立即丢下筆墨跑了出去。

孔子氣喘籲籲地跑到馬廄,隻見烈火沖天,馬廄已被大火吞噬。馬兒受驚,在廄内驚恐嘶鳴。孔子心疼地望着這番景象,擔心地四下尋找,生怕有人受傷。

#副以#正好看到一個馬工頭破血流,被人攙扶着。孔子上前關切問道:“你沒事吧?還有誰受傷了嗎?”馬工說:“我沒事,其他人都安全。

孔子這才安心,他并沒有惋惜财物損失,而是首先考慮人的安全。這顯示了孔子仁愛的性格。随從們也對孔子的舉動十分敬佩。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一個随從感慨地說:“夫子面對禍事,第一念頭竟是人的安危。夫子确實有着超凡入聖的氣度!”這件小事成了孔子忍辱寬容、愛民如子的典範。

魯國的張書生是個堅持規矩的人,他獨居在一個村子裡。村民們都很尊敬他的品德學問。

一天夜裡,天空陰雲密布,隆隆雷聲預示着一場大雨即将來臨。張書生正在房裡享用晚膳。忽然,“咚咚”有人敲門,聲音中透着焦慮。

張書生打開門一看,是他年輕貌美的鄰居寡婦李氏。

張書生猶豫片刻,還是說:“實在對不起,李嫂子請回吧。我是一個書生,不能與女子獨處一室,否則有辱風化。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請您了解。”說罷關上了門。

李氏失望而歸。張書生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他也渴望一個溫馨的家,但是必須堅守禮法。

他默默地告訴自己,要努力修身,打消私欲,不能因為一時軟弱惹出是非來。

這件事傳開後,村民們都更加敬重張書生的品格。張書生以貫徹禮法的犧牲,成為了後人學習戒色修身的典範。

西周初期,周天子剛剛建立,各方勢力紛争,社會動蕩。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春秋之世,趙簡子執掌趙國之權。他性格簡樸沉靜,不與諸侯來往,專心經營國家。周邊小國見趙國閉門不出,便開始蔑視趙簡子,稱他謹小慎微,膽小怕事。

趙簡子并不在意這些非議,繼續開拓疆土,使趙國日益繁榮富強。

數十年後,趙簡子的孫子趙盾繼位。趙盾也秉承祖父的遺訓,持重專施内政。有一次,楚國大夫前來通路,見趙國人口衆多,卻從無戰事,不禁感歎:“君能忍,故國安。

”原來,趙氏正是通過忍辱負重、安内攘外的政策,才使趙國在戰國紛亂的年代也能安穩發展。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老子看到趙氏的成功,便寫下“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的名言。他勸誡後人,真正的勇氣不在于好勇鬥狠,而是在于忍耐和涵養。

隻有心懷寬厚,才能成就大事業。趙氏以忍辱養民的智慧,成為後世君主治國的典範。

北宋初年,有個叫劉娥的少女,自小父母雙亡,被迫嫁給一個貧苦的手藝人。婚後生活艱難,為了謀生,夫妻倆來到都城開封謀生。

可惜天不遂人意,生活依舊困頓。丈夫甚至想賣掉劉娥來換取食物度日。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劉娥心灰意冷,她本不想過這樣的日子。這時,她有了一個轉機,竟然邂逅到宋太宗趙恒。趙恒對劉娥一見鐘情,想要納她為妃。

劉娥陷入了痛苦的選擇:要麼忍饑挨餓,要麼斷了這段感情重新開始。

經過艱難的掙紮,劉娥決定選擇後者。她明白,隻有舍去,才有獲得的可能。于是劉娥放手一搏,嫁給了趙恒。

最終,她竟然成為了皇後。劉娥的命運跌宕起伏,終于迎來人生的巅峰。這證明了忍辱是一種智慧的取舍之道。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孔子處變不驚、老子勸忍涵養、趙盾固守防禦、周公忍辱勸谏、魯男子閉門不出,種種忍辱的例子都彰顯了寬廣的胸襟。

面對挫折嘲諷,需要超然 -才能忍下這口氣。

忍辱需要遠慮和度量,要明白事物都有兩面性,失敗困境終會開出希望之花。《左傳》說“一慚不忍,而終身慚乎”,智者明白區分大義和小我,不會因一時沖動付出慘痛代價。

忍辱充實了人的内在品質,得到了甯靜,明白了取舍之道,學會化險為夷,得到生命更高境界。它是人生的大智慧,可以走向涅槃般的心境,擁有廣袤的胸襟來容納人生百态。

忍,才是人生大智慧

面對不公和挫折,我們都該學習先賢忍辱之道。以寬廣視野看世界,方能行穩緻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