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月7日电(记者程思琪陈云浮郭景丹)近日,上海发布了首批10项《上海标准》,涵盖金融服务、民生服务、集成电路等领域。其中,"金锭"标准等物品,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原来的"金元宝"和标准啊?它的标准是什么?制定和发布这些标准的价值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特别是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纯度越高,重量越重,价值越高,也就越"金黄"。但是,第一批进入海外市场的金锭并不看重极高的纯度。
"伦敦是全球黄金交易的中心,这个市场主流产品的纯度为995%。资深黄金从业者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早期的国内黄金加工商需要在瑞士或其他地方改变纯度,达到999元甚至99.99%的金锭,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标准化生产金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我们制造黄金原料需要进口之前,标准也是瑞士等欧美国家,当时一个金锭是400盎司(12.5公斤)梯形金锭。为了满足我们的珠宝首饰生产需求,往往要重新切割加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黄金首饰生产。一位黄金公司工人说。
随着中国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计价黄金产品交易和价格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形成包括人民币计价在内的"上海黄金"价格,以及反映中国实物黄金质量标准的"上海黄金"价格体系和金锭标准体系。2016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上海黄金"集中定价交易,并采纳了行业上下游完善意见和建议,支持金锭标准体系。
与以往的国际标准不同,"上海金"金锭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1公斤和3公斤金锭的规格。其中,1公斤金锭不允许有负公差,逐块交易,创造了一批重量第一的块,其浓缩含金量高、易于储存、易于后续加工等多重优点,使这一规格的金锭迅速成为国内黄金市场的主要交割品种。
"随着新金锭标准的引入,含金率为99.99%的1公斤标准金锭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对于老凤祥这样的黄金企业来说,它不仅提高了便利性和实用性,而且降低了成本。老凤祥发言人王恩生坦言。
据介绍,该标准体系的实施已得到上海黄金交易所80多家国际会员和100多家国际客户代理商的认可,并取得了国际黄金和白银市场协会质量互认,迄今为止,使用该标准的黄金营业额已达数十万吨。
除了"上海金",前10个"上海标准",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共同语言"的不少之又少。此前由全球中央交易对手方协会(CCP12)发布的CCP12量化披露标准,改变了全球衍生品市场信息不透明、不可靠的复杂程度,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业务中95%以上的CCP12成员单位都遵循了这一披露标准,对金融市场规模的影响超过500万亿美元。
标准对一个城市的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特大城市,上海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已经成为一个优质的"代名词"。
救护车是现代城市中生活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提高上海的急救服务质量,2018年,上海医疗急救中心完成了《监护人救护车配置规范》的编制,这也是我国救护车的首个地方标准。
救护车是现代城市中生活的重要工具。新华社记者 袁泉
此外,随着上海地铁网络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线路自动运行。在这一领域,上海地铁是首个全自动轨道交通运营标准的"领跑者"。据了解,上海地铁基于10条线路的全自动运营经验,在管理模式、商业模式、驱动需求等方面都制定了这一严格的标准。
上海地铁18号线列车前段。(照片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提供)
此次发布的前10项《上海标准》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在由上海市标准推进工作组、上海市标准评审委员会和第三方专业技术评审机构组成的工作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和扩容《上海标准》。
"上海标准"标识体系的实施,是上海在提高标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举措。目前,上海的多项地方标准已提高到国家标准,在节能降耗、一网一网等公共服务、城市管理、长三角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对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经贸交流、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标准不断推进,法治一路保驾护航。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表示,在上海城市快速发展中,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产业不断涌现,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和市民对高质量生活的向往,对规范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是话语权,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上海要建设一座标准城市、优质城市,就是为中国各地实现高科技创新、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标准化"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