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师范热”降温:北师大团队预测,未来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作者:风无痕

2024年1月3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揭示了中国高校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多地教育部门已开始要求控制高校教育类专业的新增布点。与此同时,北师大研究团队对2035年的预测引发了广泛关注,预计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师范热”降温:北师大团队预测,未来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专业结构调整:高校严控“过热”专业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2023年3月,《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正式发布,规定到2025年,全国高校将优化调整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

“师范热”降温:北师大团队预测,未来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多地教育部门响应这

一号召,出台高校专业调整相关文件,明确了对专业设置的要求。四川省教育厅鼓励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专业,同时强调对艺术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新增布点的严格控制。其他省份,如江西、福建、山东等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文件,明确对部分“过热”专业的控制措施。

“师范热”降温:北师大团队预测,未来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师范类专业“降温”:教育类专业受限

近两年,“从教热”引发了“师范热”的热潮,但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已有多省市在专业动态调整中开始主动给教育类专业“降温”。

“师范热”降温:北师大团队预测,未来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教育部在2021年的通知中就提出“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而2023年的多地文件更加明确,对教育类专业的新增布点进行了控制。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印发的文件中规定,非师范类高校原则上不再新设教育类专业。山东省、江西省等地也在相关文件中对教育类专业的新增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师范热”降温:北师大团队预测,未来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教育类专业或面临过剩:2035年风险浮现

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国小学教师将面临约150万人的过剩,初中教师也将有37万人的过剩。

专业结构调整的严格控制和对教育类专业的限制表明,教育类专业或将面临就业市场的过剩。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被列为控制范围,教育部门在文件中对教育类专业的新增设置提出了明确的限制。教育机构、学生及其家长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未来的就业前景,选择专业时应更注重市场需求,以避免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

“师范热”降温:北师大团队预测,未来或有约150万小学教师过剩

结语:

在高等教育领域,专业结构调整的举措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些“热门”专业领域。教育类专业的降温可能为学子们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也提醒社会各界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更加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确保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加有益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