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作者:破局者Breaker

#头条创作挑战赛#

靖康耻

宋徽宗赵佶,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的皇帝。绘画、书法、填词、音乐,无一不精通。现存他的真迹,随便一副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都能拍出数亿元的天价。

但他又是最无能,下场也最凄惨的皇帝。论无能和凄惨,历史上能和他一较高下的,仅有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恒而已。

宋宣和七年(1125)十月,宋徽宗获知金兵南下,已然占领了燕京,兵峰直逼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消息,当即吓得昏死过去。群臣手忙脚乱救醒之后,宋徽宗第一时间索要纸笔,御笔亲书旨意禅位给皇太子赵恒。他也不管太子是否愿意,自己只顾连夜一路狂奔南去,直到镇江后才立住脚,从此自称“道君太上皇”。

在皇位面前,二十六岁的赵恒并不动心。他心里很清楚父皇执意要让位于自己的原因。但他没有选择的余地,无可奈何接受禅位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靖康。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图:宋钦宗画像

当时朝中大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李刚为首,极力主张坚守汴京,抵抗金兵。另一类就是除了李刚以外的其他人,坚信汴京守不住,怂恿钦宗效法太上皇赶紧西巡,经陕西一带,遁入川蜀。钦宗想都不想,欣然接受,连夜就要收拾行李,拖家带口跑路,却被李刚拦住。

李刚先说服了禁军上下坚守汴京,又软硬兼施迫使钦宗承担起一个君王守护社稷的责任。钦宗无奈,只好勉强答应。一边任命李刚为兵部侍郎,负责守卫汴京的战事,一边又派人到金兵营中请求和谈。

李刚一边布置军民守城,一边调动全国各地军队齐聚京师勤王。

金人也有一边攻城一边和谈两手准备。金人要求来和谈的人中,必须得有一位亲王。可是当此国难之际,大宋皇室之中居然无一人愿以身犯险,只有康王赵构慷慨前往。在金营里,赵构勉强维护住了皇室基本的体面。金人却也因此认定,赵构亲王的身份肯定某一将军之子冒充的,坚决要求换人。也正是如此,在后来的靖康之变中,赵家皇室几乎无一人幸免,只有赵构侥幸逃脱,也就阴差阳错有了后来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金人攻城,李刚坚守,双方互有胜败。眼看各地勤王的军队陆续到达,钦宗又答应了割地、赔款的和谈要求,靖康元年(1126)二月,金人撤军北还。汴京得以保全,北宋政权暂时得到喘息。

金人撤走不久,钦宗就罢免了主战的李刚,以示北宋朝廷和平的诚意。太上皇徽宗也从镇江回到了汴京。

可惜金人显然不为钦宗的诚意所动。仅半年后,靖康元年(1126)八月,再度兵分两路,来到汴京城下。

这次没有了李刚,同知枢密院孙博从一句市井民谣中得到启发,毫无根据地坚信一个叫郭京的人能力挽狂澜,解救当前危局。果然在宫中近卫中找到一位叫郭京的人,封官,赏金银,委以军事大任。郭京也毫不含糊,说自己确实会六甲神法,只需要7777名士兵,就能打败金人铁骑,活捉敌军主将。朝廷还深信不疑。

郭京按生辰八字挑选了七千多人,组成守卫汴京的神军。一切准备妥当以后,他还要求把城上的守军全部撤下,大开城门,命神军出城迎战金军。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汴京周围都是坦荡如砥的开阔平原,正好可以让金人的铁骑大展神威。郭京的神军就像羊入狼群,刚刚出城瞬间就死伤大半。郭京在城墙上眼看大事不好,借口要亲自出城作法。下城以后却带着残军直接向南逃窜而去。金人登上无一人防守的城墙,不到一天,轻轻松松就进了大宋的都城——汴京。

金人进城以后,并不急于攻破皇宫,而是将其团团围住,不断索要土地、金银、马匹和女人。钦宗已经丧失了基本的思考和判断,对金人的要求只知毫无选择的一律答应。派人在汴京城掘地三尺,筹备金人索要的金银财宝,汴京城为此被搜刮一空。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钦宗应金人要求,亲率大臣到金营,面北而拜,递上降表,以示臣服。金人心满意足后,才放钦宗等回皇宫。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钦宗前脚刚回,金人使者又到,再次索要大量的金银、布帛、骡马和少女。钦宗不管有与没有,只管再派人去民间搜刮,无论王侯将相贩夫走卒,无一家幸免。因无法完成搜刮任务,甚至有多人被杖毙。汴京城中少女不愿承受屈辱自杀者不计其数,凑不齐人数,钦宗只好让自己的妃子充数。没了骡马,大臣们只能徒步上朝。

即便如此,金人依然不准备放过可怜的大宋君臣,扬言要钦宗再次进入军营商谈,否则就纵兵入城抢掠。

无奈的钦宗再次来到金军大营,却没人来跟他商谈,只被囚禁在漏风的破房子里。时值隆冬,奇冷无比,钦宗饥寒交迫,生不如死。金人再也没有放钦宗回去,而是又要求太上皇徽宗前来相见。徽宗也是一去不能返。

金人挥军进宫,将徽宗、钦宗,满朝的大臣,以及嫔妃、宫女和所有的官眷,伙同无数的金银财宝,劫掠北去。为了讨好金人,北宋朝廷不少人帮忙搜罗王室成员,确保无一人漏网。结果,除了身在相州的康王赵构幸免,还有当年因被宋哲宗废掉而出家的元祐皇后,混乱之间一时没人想起她,也侥幸逃过一劫。其他但凡和北宋赵家有关的人,无一幸免,包括赵构的妃子和母亲。在被掳走的朝廷大臣中,就有一个人叫秦桧。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徽宗、钦宗被金人贬为庶人,押解北返,一路上衣食无着,受尽屈辱。眼看着公主、嫔妃、宫女们,一个又一个被从身边拖走凌辱,两位曾经高高在上,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帝王,此时却只能忍气吞声。北宋至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金人围困汴京的时候,康王赵构正从金军营返回,落脚在相州,朝廷封他做河北兵马大元帅,募军勤王。各路军马纷纷云集于此,等他号令。相州也是岳飞的老家,当时他率领相州义军也投靠了赵构,希望能够为驱除金人,保护河山出一份力。

军马集结,却有人提醒赵构,如今金人围攻汴京,钦宗、徽宗困守城内,他手握重兵,大有可为。赵构领会其中的意思,于是并不急于率军南下救驾,而是向东移师大名府。各路军马不解,赵构搪塞他只是奉密旨行事。

直到汴京城来了一个太监,赵构才召集将领宣告了一个天大的消息:汴京城被金人攻破了,太上皇、皇上以及朝中众臣、家眷都被掳掠一空。

国不可一日无君。有人极力怂恿赵构登临大位,已经出家但幸免未被掳走的元祐皇后被请出来做主,赵构在大名府名正言顺地登基做了皇帝,即宋高宗。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图:宋钦宗画像

金人灭北宋北返以前,扶持原丞相张邦昌建立了大楚,作为帮忙治理南方的傀儡政权。张邦昌听说赵构在大名府登基为帝,担心自己这个伪皇帝会首当其冲,派人将北宋的传国玉玺送到了赵构手里。赵构登基以后大赦天下,不仅赦免了张邦昌的叛国行为,还因他“让位有功”,封为安郡王,官居太保,参决朝廷大事。

当时虽然北宋朝廷已亡,金人已经北去,汴京和北方大片国土依然在宋人手中。

赵构为兵马大元帅时,宗泽为副帅。赵构迁延拖沓不救汴京,宗泽力谏,赵构分了一万兵马让宗泽自行前往汴京,岳飞跟随。金人去后,宗泽驻军汴京。

当时,赵构作为亲王进金军大营的时候,还颇有些气度。众将士对他寄予厚望,殷切盼望他尽快回到汴京,带领臣民抗击金人,保护社稷,收复河山,洗刷靖康的耻辱。可当上皇帝的赵构在此时却直追父兄徽宗、钦宗的风范,一心只想着要南巡避祸。云集在周围的河北各路军马,特别是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军,非常失望。

本来金军马踏河北,军民深受其害,都有杀敌报国之心。当时赵构如果能够率领他们南下,从背后袭击金军,不仅能解汴京之困局。金军还会因首尾不能相顾而被迫退兵,河北也能因此而保全。

眼看大好形势就要被白白浪费,当时在宗泽军中的岳飞已经因战功累积做了秉义郎。急切之下,他上书千言,分析天下形势,劝赵构不要听信汪伯彦等奸臣的谋划南逃,而应该率军北上,收复中原失地。

汪伯彦等以岳飞职位卑下,越级上书为理由,定了他的死罪。好在原来赵构在金莹时,偶然看见了一支打了败仗狼狈逃回的金军,从他们口中得知,大宋有一个叫岳飞的人,率领的义军比官军勇猛百十倍。赵构因此知道他的忠勇,只下令剥夺岳飞的官位,赶出军营。

赵构在汪伯彦等人的怂恿下,开始南巡,途径扬州、建康、杭州、越州等地。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虽贵为一国之君,都将在金军的步步紧逼之下不停奔逃,最无助的时候,只能躲到海上。这怨不得别人。在面对金人南下,他抱定要苟安的主意时,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命运,也注定了整个南宋王朝的命运。

赵构南逃以后,原来聚集在河北的各路军马,或拥兵自重,或沦为盗匪。北方大片土地上的宋人,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也有很多人在奋起反抗,誓要驱除金人,收复山河。其中最传奇也最悲壮的就是岳飞和他率领的岳家军。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撼岳家军难

北宋崇宁二年(1103),岳飞出生在相州汤阴,即今天的河南汤阴,祖上世代务农。父亲岳和也是农民,但知书达理,为人热情豪侠。传说岳飞出生时,有一只大鸟从屋顶飞过,因此就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岳飞生得孔武有力,自小刻苦读书,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一类的历史经典和军法典籍。岳和从小教育岳飞要做一个忠义之人,又因为生在乱世,让岳飞读书之余又拜师习武。所以岳飞虽然生长在农家,但温文尔雅,大有士大夫的风范;又习得一身好武艺,能使长枪挽硬弓,真正是文武双全,文韬武略。

金人南下侵宋,岳飞自告奋勇参军抗金,后又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舅舅一起组织乡勇建立义军,积极活动在抗金的第一线。

和历史上所有的名将一样,岳飞武艺高强,勇猛异常。但岳飞又不比寻常的武人,他能写文章,擅诗文,还富有谋略。同时,他还有一腔忠贞报国的热忱与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翻开发黄的历史书,我们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书上没有岳飞打败仗的记录。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图:岳飞画像

赵构滞留大名府,宗泽一人带兵南下解开封之围时,岳飞跟随。一次,岳飞仅带一百多人在冰封的河上练兵,遭遇大量的敌军忽然出现,众人都惊慌失措。岳飞却说要趁敌人还不知道我军虚实,立足未稳的时候果断出击。他一马当先直接向敌军驰去,一举斩落敌人大将于马下。敌军因此大乱,随后大败而逃。正是因为这次战功,岳飞得以迁升秉义郎,才有了给赵构的上书。

宗泽当时是东京留守,十分欣赏岳飞的武艺和谋略。当时宗泽已经年近八十,看到岳飞以为抗金守土后继有人,终于有了希望。

岳飞因上书让宋高宗派军北上收复失地,被罢官赶出军队后,机缘巧合投到了河北招讨使张所的名下。张所是为数不多一心一意率军抗金,要收复中原失地的战将之一。岳飞来投奔,叫他喜不自胜,擢升岳飞为武经郎。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当时,抗金名将王彦也在张所名下。他率领的军队以“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为口号,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字军”。王彦和岳飞刚见面时,彼此欣赏又惺惺相惜,很是投缘。张所命岳飞跟随王彦率军渡河北上,进军到新乡时,城中金军人多势众,王彦不敢轻进。岳飞却独自率领所部人马,一战拿下新乡。此后,岳飞在侯兆川、石门山、太行山多地击溃金军,斩杀敌人大将。随着岳飞战功日多,声名渐盛,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随即引起王彦的嫉妒。当时岳飞是王彦部下,粮草用尽后去支领粮草,王彦却不答应。岳飞自知和王彦不和,只好再次投靠在汴京的宗泽。

宗泽一心一意经营汴京,还竭尽一切力量招徕天下各处的军马。他想让高宗赵构看见汴京在他的经营下固若金汤,因此打消顾虑,早日北返旧都。这样北方的土地才能稳固,失地才有收复的希望。无奈朝中汪伯彦等权臣一心想把高宗控制在自己手中,怂恿高宗偏安江南。宗泽、张所、岳飞、王彦一干人等,只能在北方孤独地奋战。

自从金军南下以来,宋军几乎都像待宰的羔羊。特别是金军大将完颜兀术以勇猛闻名天下,从没打过败仗。曾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用五个月的时间一连攻克南宋三十多座城池。正是因为他,高宗赵构才不得不一路逃到海上。

但自从遇到了岳飞以后,完颜兀术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在两人的对阵中,完颜兀术从来没有胜过。最具代表性的一战就是郾城大战。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图:冯子建油画《郾城之战》|《炼铠堂》冯子健 绘©️

赵构登基以来,对金人的态度一直在抵抗和苟安之间摇摆不定。基本原则是只要余杭地区不受到威胁,自己还有苟且偷安的东南一隅,南宋朝廷就可以对金人在中原地区的肆虐横行视若无睹。整个中原地区就这样一步一步被金人蚕食殆尽。到了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人再度南下攻拱州、亳州,直接威胁到余杭地区,高宗震恐。

此时的岳飞正奉命在各地平叛,急切之间赵构下诏让他率军北上增援。赵构甚至表示所有的作战部署岳飞都可以自行决定,自己不从中干涉。岳飞军分几路驰援各地,自己带领轻骑兵驻扎郾城,虎视中原。

在完颜兀术的眼里,宋朝所有带兵的将领都不足虑,除了岳飞。这是他与南宋交战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完颜兀术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如果不解决掉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就永远不可能灭亡南宋。他打算趁岳家军兵力分散各地,集中所有力量到郾城,将岳飞消灭。就连朝廷得知消息后都十分担忧,赵构下诏让他小心应对。岳飞却不为所惧,日日出兵挑战金军不止。

完颜兀术有一支无往不胜的骑兵,三人一组,人和马都披重甲,刀剑不伤,以皮绳彼此连接成一个整体,同进同退,号称“拐子马”。两军对垒,就如同铜墙铁壁,攻无可攻。岳飞敢为他人不敢为,以步兵对阵完颜兀术的骑兵。他命令步兵手持麻扎刀冲入敌人阵中,不要抬头看敌人,只顾低头砍马腿。一马受伤,其他连在一起的人马都失去行动的能力。岳飞让儿子岳云带兵直冲敌阵,严令他:“不能取胜,我先杀你!”宋军来回冲击十几个回合,杀得金军遗尸遍野。杀人不眨眼的完颜兀术嚎啕大哭:“自从起兵以来,靠的就是以拐子马,现在全完了!”

郾城大败,完颜兀术还想去其他地方找补回来,但后续他的所有行动都在岳飞的预判之中。不仅四处碰壁吃败仗,女婿还被岳飞杀死,自己也只能狼狈逃到汴京。

金人虽然占领了中原广大地区,但在岳家军的影响下,各地义军四起,抵抗着金人的统治。完颜兀术试图强迫征集汉人抵抗岳家军,北方广大地区几乎无人应征。很多已经跟随金人的汉人都暗自约定,只要遇到了岳家军就投降。甚至连投降的旗帜都提前准备好了,就等岳家军到来。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完颜兀术也不得不感慨:“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中如果有人打赌,往往指岳飞为誓:“若失言,让我在战场上碰到南朝岳爷爷。”无论是金人,还是盗匪,只要看到城头上插着岳家军的旗号,都相互告诫千万不敢侵犯。高宗赵构也曾亲笔御书“精忠岳飞”四个字赐予岳飞。

无论在敌人的眼里,还是在百姓的心中,都视岳家军如若神明。在北宋晚年,军队中的将官贪污、克扣军饷,早已司空见惯。军人不能从朝廷领导军饷,就拿着手中的刀去劫掠百姓。但岳家军不一样。

岳飞不仅不贪没士兵的饷银,每当杀敌,自己和儿子都事先士卒冲锋在最前面。岳飞执法如山。就连自己的舅舅触犯了军法,他都能忍痛亲自在军前下令处死,毫不留私情。岳家军即使自己饿肚子,也不去抢劫百姓的东西。

同样同样是抗金名将的韩世忠,曾经俘虏了敌人的高级将领,对方表示自己只向岳飞投降,否则宁死。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图:韩世忠画像

在战场上,能够征服敌人肉身的将领很多,能够让敌人从心里产生恐惧的将领也很多。但像岳飞这样,能够让敌人从内心尊重、敬服,甚至是崇拜的将领,寥寥可数。或许是因为岳飞从来也没有小看任何一个敌人。

岳飞武艺高强,岳家军所向披靡,但岳飞从没有恃勇而骄。他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遇到的每一个对手。这就是他和完颜兀术之间最大的区别。完颜兀术也勇猛无畏,他的草原骑兵如惊涛骇浪,铁浮图、拐子马更是无坚不摧,正是因为如此,在他的眼里大宋王朝的军队都是一群群待宰的羔羊,懦弱、愚蠢,而没有骨气。包括岳飞,他一直觉得就是不足挂齿的“岳南蛮”。直到一次又一次被岳飞打败,他才不得不感慨,打败岳家军简直比移山都难。

岳飞重视敌人,所以不逞匹夫之勇。他是一个用计的高手。

岳飞曾经在间谍的面前,不经意问身边的人:“我们军粮不够了怎么办?”随即又装出不小心泄露机密的懊恼样子,最后再巧妙地让间谍逃走。结果敌人被牵着鼻子落入了事先准备好的圈套。

敌人索要女人太多,皇帝只好拿自己的后宫充数,太惨,也活该!

金人当时扶持张邦昌建立大楚,没想到张邦昌是个软蛋怂货,赵构一称帝,他就乖乖投降了。后来又扶持刘豫建立了大齐当傀儡。

岳飞知道,完颜兀术其实一直都看不上刘豫。正好有一天岳家军抓住了一个间谍,岳飞见过之后,煞有其事地将其认作故人。非说此前有派他去给齐王刘豫送信,约好一起设计杀死完颜兀术。还质问“明明刘豫有答应,你为何却不回来复命?”岳飞言之凿凿,间谍以为自己有了活命的机会,很开心就应承了下来,并努力给自己找之所以不曾回来复命的借口。岳飞表示可以暂且绕他不死,但要将功折罪。重新写好一封密信,再麻烦他跑一趟。小间谍以为自己无意之间不仅性命失而复得,还获得惊天大秘密。带着密信就找到了完颜兀术,刘豫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金人废掉了。

在历史上,杀人如麻的战场煞星各个朝代都有,如秦时的白起、三国时的张飞等;羽扇纶巾,温文尔雅的儒将老夫子也不少,像张良、诸葛亮、曾国藩。但像岳飞这样,武艺高强,又智谋过人,骨子里还具备儒家士大夫精神,忠君体国、勤于王事的带兵将领,少之又少。所以在后人虚构的文艺作品里,岳家枪可以是称霸武林的上乘武功,《武穆遗书》更是得之能得天下的神奇密卷。上下数千年,能得此待遇的,仅岳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