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亲偷拍“985”女儿房间,愿贴20万嫁妆求娶走!评论区却炸了

作者:说文大叔

前段时间,有位父亲吐槽自己女儿的帖子火了。

这位父亲是重庆人,19岁的女儿身高163cm,985大学生,长得好看,有艺术细胞。

看到这里,还以为他是在炫耀自己有个多优秀的女儿。

再往下看,就不是夸赞了,因为女儿放假回家待了一段时间,老父亲已经快要崩溃了。

女儿的房间里衣服乱丢,桌上被杂物堆满,整个房间的状态就是又脏又乱,简直无处下脚。

父亲偷拍“985”女儿房间,愿贴20万嫁妆求娶走!评论区却炸了

看起来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房间却邋遢得不行。

除此之外,放假在家,除了要钱,跟父母几乎没有交流,更不要说了关心父母,做做家务了。

老父亲抱怨道:“跟个聋哑人一样,真的,一点不夸张!”

父亲偷拍“985”女儿房间,愿贴20万嫁妆求娶走!评论区却炸了

除此之外,花钱大手大脚,出行全靠打车,做好饭不吃,非要自己点外卖。

父母多说几句,就搞出原生家庭那一套:“我没同意你们生我”、“不和我沟通”、“小时候被吼了留下了心理阴影”。

拿这个女儿毫无办法的老父亲终于破大防了,全网呼喊快来个婆家收了她吧,宁愿倒贴20万嫁妆。

奈何评论区纷纷表示:这样的姑奶奶,倒贴20万也要不起啊。

但正如他前面所说,可能是自己娇惯的。

很显然,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孩子不可能突然变得邋遢、懒惰、自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父母倘若从小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一切,什么都顺着孩子,在孩子长大后又指望孩子突然变得懂事、能干,那是不可能的。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初一的老师在回收早餐盒的时候发现,45个学生只有6个学生把鸡蛋吃了,意味着剩下的39个鸡蛋要被送餐公司当作厨余垃圾回收处理。

老师觉得这样很浪费,同时也认为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于是将原本的语文课改成“鸡蛋了解课”。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学生其实不会剥鸡蛋。

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简直无法理解,在我看来,剥鸡蛋这样的事情,不是有手就会吗?

哪怕是三四岁的幼童,也能把一个鸡蛋坑坑洼洼的剥出来,更何况是上了初中的孩子,十几岁的孩子不会剥鸡蛋,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朋友听了我的吐槽,她说,会剥鸡蛋的前提是有机会剥,现在多少孩子压根就没机会剥,因为他们吃的鸡蛋都是家长已经剥好的。

试想,一个连鸡蛋都要替孩子剥好的家长,又怎么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呢?

而家长包办一切的理由无非是这两个:一是不舍的孩子做,二是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

对于第一点,我想说,家长再怎么爱孩子,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着孩子,他们总要上高中、上大学、总要走上社会,总要离开家长的羽翼独自生活。

家长真正为了孩子好,就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家务劳动能力。

这种教育不仅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能让孩子在未来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独立自主地过上温馨舒适的生活。

对于第二点,我想说,时间不是让孩子不做家务的理由,适当的家务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平衡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培养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如果孩子很喜欢一件属于父母的东西,父母会怎么处理?

相信很多父母都是能给孩子的就直接给孩子了。

但是在一档节目中,戚薇说了她和女儿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她穿了一件裙子,恰巧女儿也看中了这件裙子,吵着要穿走,戚薇坚决不肯让,于是两人吵了起来。

戚薇说:“你没有理由因为你年纪小就有道理把别人的东西当做你自己的东西,谁也不应该惯着你这个毛病。”

这在很多家长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只是一条裙子而已,就算是其他的,孩子想要,也会尽自己可能满足孩子。

这就是很多家庭中的问题,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中心,也让孩子明白自己在这个家庭中地位。

孩子在这种优待中,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家里,所有人都应该优先满足他的需求。

饭桌上第一碗汤是他的,唯二的两个鸡腿是他的,鱼肚子上最好吃的那块肉也是他的。

当孩子习惯了家长这种优待,他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

“我就该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家里的所有资源都应该先由我支配。只有我不用的、不喜欢的,才能给家里其他人用。”

这样的孩子,从小便习惯了被捧在手心,被当作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

他们可能从未真正体验过与他人分享、等待或努力争取的滋味,因为他们的每一个愿望,似乎总是能够被迅速满足。

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你就不要指望孩子会心疼你,因为是你一步步地用你最无私的奉献,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的人。

被溺爱的孩子常常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们已经习惯了父母的全方位照顾,无论是生活中的琐事还是精神上的支持,他们都依赖于父母。

当面对困难时,他们不是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期待着父母的出现,为他们解决一切。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如何能够自立更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呢?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热搜,当年在《少年说》中控诉被妈妈逼着做家务的男孩被保送清华了。

而男孩妈妈关于家务的那段话,至今被人赞扬。

男孩抱怨妈妈总是逼自己做家务,自己学习已经很忙了。

可是妈妈却说:“让你做家务的初衷并不是折磨你,而是希望你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

父亲偷拍“985”女儿房间,愿贴20万嫁妆求娶走!评论区却炸了

做家务不仅能让孩子在当下受益,还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基础,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起宝贵的生活经验,为成年后的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但是受益的却是孩子的终身。

真正的爱,不是包办一切,让孩子童年短暂快乐的爱,而是为之计深远的爱。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教育的智慧。

让孩子参与家务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投资,是对他们未来成长和独立生活的投资。

我们应该珍视这样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在付出中学会感恩,从而成为更加有责任感、独立和懂得付出的人。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明智地去爱。

我们要教会孩子分享,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

我们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面对生活的挑战;

我们要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让他们有能力去应对未来的风风雨雨。这

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这样的孩子才是未来能够面对自己人生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