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天味业董事陈军阳:技术服务产品升级,力推ESG发展战略

作者:南方都市报

近期,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位于佛山的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入选调味品产业链“链主”企业。

海天对此有何实践,下一步有何战略规划?11月30日,海天味业工程设备副总裁陈军阳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回顾企业发展历史,畅谈数字化转型、食品安全和企业正在重点推进的ESG发展战略。

海天味业董事陈军阳:技术服务产品升级,力推ESG发展战略

谈产业

发挥标杆作用 带动上下游转型升级

南都:海天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起步早,如何总结这个过程中的“海天实践”和“海天经验”?

陈军阳:2014 年刚上市之时,海天的营收不到100个亿,到去年已经成长为256个亿,这样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时代的发展红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天在一直在坚持酱油生产的主业。我在海天工作了24年,能够深刻感受到这家企业的“不忘初心”,专注自己的领域不断深耕。

海天一直坚持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双向融合:“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回顾发展历史,海天在2000 年左右就对产线进行了全自动化升级改造;2008年,又进行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两化”融合,应用ERP 等方面技术;再到2016 年,海天全面实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利用先进信息技术、AI技术让传统制造业跃升。

可以说,每当科学技术迭代升级之时,海天都会迅速响应和运用,正是这种“及时”甚至是“超前”,为海天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动力。

南都:我们为什么要不断进行数智化转型升级?动力在哪?

陈军阳:对于企业而言,转型升级的根源是为了不断应对市场变化,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身处现代制造业系统之中,海天坚持阳光酿晒的传统工艺,坚守“熟悉的味道”,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传承过往的生产模式。

举个例子,以前老工匠对酱油品质的把控主要靠观、闻、摸、 尝等经验积累,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和现代技术发展,如果还只是照搬原来的生产模式,会因为主观判断影响产品标准,也无法在合理成本下满足社会消费的巨大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动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在线检测技术,通过机器收集、分析大量的数据,再辅以老工匠的评判去不断验证、校正,最终将“经验性标准”数字化、标准化,提高效率,也保证了品质始终如一。

位于佛山高明区的海天灌装车间。图源:海天味业。

南都:如何看待佛山的食品饮料行业发展,海天在其中起着什么角色?

陈军阳:佛山乃至全国的食品制造,看似只是比较传统的产业,但我们一直将其理解为“民生企业”,行业中任何企业的发展,核心要义都是通过现代技术服务好民生消费,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海天作为调味品领域标杆企业,我认为在行业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其实,在整个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海天绝不是“单打独斗”,还关注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最近我们被评为广东省调味品行业的“链主企业”,就是因为我们的信息互通带动了原材料、包装材料供应商和物流商等一批相关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标准严控,这样一来,一批上下游企业也因为我们的存在而自发地聚集到了佛山,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谈产品

将食品安全视为生命 高标准精细化管理

南都:对于食品、调味品行业,人们最关注的是健康,海天如何运用科技创新来保障产品质量,有什么看得见的例子?

陈军阳:作为食品企业,我们把食品安全视为生命,对于产品的安全性,我们是绝对不可能、也绝对不会放松的。海天为自己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指标要求,从源头材料到产品生产再到消费市场,我们的产品共经过了494道检验,涉及2000 多个指标检验,其中的任一项都是全过程跟进、可追溯的。

就拿我们原材料选择来讲,我们一直坚持选择东北地区的非转基因黄豆作为原料,不夸张地说,因为拥有成熟的AI扫描技术,产线上的每一颗黄豆都经过了检测和筛选,颜色、外形等方面稍微有点不达标的黄豆都会被剔除。

再拿海天一直坚持的阳光酿晒来讲,海天拥有全行业最大的酿晒场,专门研究和培育了最适合酱油发酵的环境,比如说它温度、含氧量等等,晒场玻璃房的坡度厚度都经过精确计算,同时我们也不会刻意宣传晒足多少天,因为具体时间根据气候等因素有所不同,时长确定完全以成品表现为准,晒足、晒够才是我们的标准。

海天味业董事陈军阳:技术服务产品升级,力推ESG发展战略

海天为酱油晒制搭建智能的“阳光玻璃房”。

南都: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海天的酱油工厂里,不可能直接接触到一滴酱油,这是怎么回事?

陈军阳:这个说法并没有夸张,产品从晒制到灌装再到检测,都是通过全密封的管道进行输送,卫生标准达到乳制品工厂水准,全程自动化,没有人为接触。

南都:除了生产清洁封闭,菌种也是影响酱油风味好坏的重要因素,它堪称是调味品行业的“芯片”,那“海天菌”的表现如何?

陈军阳:海天前身是清朝的古酱园,我们的菌种是300年前一直延续下来并不断升级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数十代。菌种的好坏直接决定酱油的品质,我们的菌种在产出效率、风味方面一直优化提升。总结起来,“海天菌”有2大核心优势,一是特别稳定,稳定的海天菌中能够支撑大规模生产,保证每一批产品品质的稳定;二是有较高的转化效率,通过它能把黄豆和小麦里的营养组分尽可能多地转化到产品里去。可以说,海天菌种研究为海天酱油注入灵魂的“色、香、味、体”,形成了海天特有味道,这也是海天酱油保持市场领先优势的重要秘诀。它也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南都:目前,行业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原材料价格上升等,海天如何应对?

陈军阳:过往确实产生了一些环境变化,比如说大豆原材料、包装材料等价格的大幅提升,但实际上,我们对于消费者终端并没有进行过多提价,解决方式是“刀刃向内”,不断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损耗。海天在这种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赢得企业竞争力,我想也体现一种大企业的担当。坚持用原粒黄豆酿造,也是海天对于古法酿造公益的坚持。所以不论黄豆怎么涨价,我们也一定会持续坚持使用,不会用其他便宜替代性原料。

谈ESG建设

必须全力推进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南都:如何理解ESG,海天为什么注重ESG建设?

陈军阳:ESG是各大企业最近都比较关注的名词,很显然,它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顾过往,其实我们一直都在按照ESG的标准推动企业建设。到了现在,我们更加明确地提出来,要将ESG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无论是从社会责任还是环境生态,我们都不留余力地去投入。

海天味业董事陈军阳:技术服务产品升级,力推ESG发展战略

图源:海天味业。

南都:在践行ESG方面,海天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案例?

比如说在包装材料的应用方面,我们紧跟 ESG 中的绿色生态要求去推进。从2004 年开始, 率先采用了PET材料代替玻璃瓶的包装方式,食品级PET材料更轻便、更环保、可回收,环保意义重大。

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对PET、玻璃和纸箱等包装的轻量化处理,在保证坚固耐久度的同时降低包装重量,从而实现节能减排。2022年我们通过包装轻量化等措施,减少了11万吨的玻璃用量,以玻璃瓶计算的话每年差不多减少3亿-4亿个。

除此之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副产物,如酿造后的豆渣废料都会循环再利用,用于饲料;在管道清洗过程中,我们也严密计算水流速度、清洗频次等,在精细方案中践行节水使命。

南都:那么,海天接下来在ESG建设方面有何布局?

陈军阳:在ESG建设中,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比如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希望未来通过农业种植管理及农产品订单需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挖掘出更多品质更优的农业种植基地,更好的助农惠农;在低碳绿色发展中,我们还能够不断地降低能耗水平、排放水平,通过现代的技术实现再循环再利用。

南都:放眼全行业,你觉得企业坚持ESG建设有什么意义?

陈军阳:我认为,将 ESG作为食品调味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很有必要的,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传统行业在原料利用、低碳生产、社会责任等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也呼吁整个调味品行业都要重视和推进ESG建设。

南都:佛山正打造“益晒你”营商环境服务体系,对于政企携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建议?

陈军阳:佛山是制造业大市,政府为制造业企业发展也提供了很大支持,比如推出的“益晒你”政策,帮很多企业解决了难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主体还是在企业,政府更多是要通过政策做好引导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 摄影:郑俊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