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初冬雪终于下了。
寒冷的大地迎来首场冬雪。
这一场雪,令人心旷神怡。看着洁白无瑕的雪花,象银色的花瓣,纷纷扬扬,轻轻飘落。大雪初霁,红日映照,琼楼玉树,使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岑参写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佳句。
雪终于淅止,深深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凝固了,一切生命悄悄进入梦乡。或近或远的村落、平川、城市、小镇、森林、海边……在雪光映照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雪后初霁的夜晚万籁俱静,只见高楼、农舍灯光闪闪。
雪在自然界中是一种美丽的结晶。西汉时代,韩婴的“韩诗外传》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雪花的基本形状呈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放异彩的形态。有的象晶莹可爱的玉片,有的象亮光闪耀的银针,有的象枝丫丛生的树枝,有的象风韵雅致的宫扇……在形形色色的雪花中,每一片都俨然是一幅巧夺天工的图案画,排列整齐,造型优美。据说,世界上有的雪花图案搜集者,拍摄了成千上万张图案的照片,竟然找不到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雪花。
此时,又见雪花飘飘,立刻落到窗台上;走出屋外,窗子上像铺了温暖的棉花;窗子显得加宽了,玻璃上结了冰纹,光线清淡而静,更增加了屋内舒适新鲜的感觉;早晨是安静的,似乎静在骨子里。看着窗子,挑了一处没有雪封住的地方,眺望田野的景色;窗外的一幢一幢房子都是白雪封顶;屋檐下、园子树木上都累累地挂满了雪条;大地上像石笋的站了很多雪柱,里面藏的是什么东西,我们却看不出来。大树小树四面八方地伸出白色的手臂,指向天空;本来绿油油的麦田,形状更是古怪,在这大地上,它们向左右延伸,如跳如跃,似乎大自然一夜之间,把田野风景重新设计过了,好向让人间的画师来临摹。
其实,雪并非是全是白的。国外曾出现一场奇怪的“红雪”。据记载,1918年的一天,靠近格陵兰海湾的地方,突然狂风大作,天空飘下了红色的雪花,当地渔民议论纷纷,认为是不祥之兆。经科学家调查,“怪雪”之迷终一揭开。原来是由于暴风把细小的单细胞植物红藻,混杂到雪中而成的。1969年,在苏联东哈萨克额尔齐斯河流域,出现过一场“黄雪”。在西白利亚,“绿雪”和“青雪”则更为常见。“彩色雪”的形成,大都与藻类植物和工业污染有关。
古往今来,画家诗人常以雪作为题材。宋代画坛巨匠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群峰雪霁图》,气势浑厚,雄拔秀润。谢安赏雪时,问侄儿侄女:“何所似也?”侄儿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唐代那位张打油喻雪诗则又别具一格:“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太阳最后总算从远处的大海上升,阳光照处,空中冰雪都已融化。我们匆匆踏着粉状的干雪前进,因为思想感情更为激动,内心发出一种热力,天气也好像变得像十月小阳春似的温暖。假如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更配合一致,我们也许无需畏惧大雪之侵,我们将同草木走兽一样,认大自然是我们的保姆和良友,她是永远照顾着我们。
(张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