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 之 美

2023年的初冬雪終于下了。

寒冷的大地迎來首場冬雪。

這一場雪,令人心曠神怡。看着潔白無瑕的雪花,象銀色的花瓣,紛紛揚揚,輕輕飄落。大雪初霁,紅日映照,瓊樓玉樹,使人不禁想起唐代詩人岑參寫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佳句。

雪終于淅止,深深夜幕下的大千世界,仿佛凝固了,一切生命悄悄進入夢鄉。或近或遠的村落、平川、城市、小鎮、森林、海邊……在雪光映照下,銀裝素裹,分外妖娆。這雪後初霁的夜晚萬籁俱靜,隻見高樓、農舍燈光閃閃。

雪 之 美

雪在自然界中是一種美麗的結晶。西漢時代,韓嬰的“韓詩外傳》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獨雪花六出”。雪花的基本形狀呈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環境下,卻可表現出各放異彩的形态。有的象晶瑩可愛的玉片,有的象亮光閃耀的銀針,有的象枝丫叢生的樹枝,有的象風韻雅緻的宮扇……在形形色色的雪花中,每一片都俨然是一幅巧奪天工的圖案畫,排列整齊,造型優美。據說,世界上有的雪花圖案搜集者,拍攝了成千上萬張圖案的照片,竟然找不到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的雪花。

此時,又見雪花飄飄,立刻落到窗台上;走出屋外,窗子上像鋪了溫暖的棉花;窗子顯得加寬了,玻璃上結了冰紋,光線清淡而靜,更增加了屋内舒适新鮮的感覺;早晨是安靜的,似乎靜在骨子裡。看着窗子,挑了一處沒有雪封住的地方,眺望田野的景色;窗外的一幢一幢房子都是白雪封頂;屋檐下、園子樹木上都累累地挂滿了雪條;大地上像石筍的站了很多雪柱,裡面藏的是什麼東西,我們卻看不出來。大樹小樹四面八方地伸出白色的手臂,指向天空;本來綠油油的麥田,形狀更是古怪,在這大地上,它們向左右延伸,如跳如躍,似乎大自然一夜之間,把田野風景重新設計過了,好向讓人間的畫師來臨摹。

雪 之 美

其實,雪并非是全是白的。國外曾出現一場奇怪的“紅雪”。據記載,1918年的一天,靠近格陵蘭海灣的地方,突然狂風大作,天空飄下了紅色的雪花,當地漁民議論紛紛,認為是不祥之兆。經科學家調查,“怪雪”之迷終一揭開。原來是由于暴風把細小的單細胞植物紅藻,混雜到雪中而成的。1969年,在蘇聯東哈薩克額爾齊斯河流域,出現過一場“黃雪”。在西白利亞,“綠雪”和“青雪”則更為常見。“彩色雪”的形成,大都與藻類植物和工業污染有關。

雪 之 美

古往今來,畫家詩人常以雪作為題材。宋代畫壇巨匠範寬的《雪景寒林圖》、《群峰雪霁圖》,氣勢渾厚,雄拔秀潤。謝安賞雪時,問侄兒侄女:“何所似也?”侄兒謝朗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拟。”侄女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風起”。唐代那位張打油喻雪詩則又别具一格:“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太陽最後總算從遠處的大海上升,陽光照處,空中冰雪都已融化。我們匆匆踏着粉狀的幹雪前進,因為思想感情更為激動,内心發出一種熱力,天氣也好像變得像十月小陽春似的溫暖。假如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大自然更配合一緻,我們也許無需畏懼大雪之侵,我們将同草木走獸一樣,認大自然是我們的保姆和良友,她是永遠照顧着我們。

(張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