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2023 年心血管领域必读指南

1、《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后,决定将「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改为「血脂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经研究梳理后确定了 6 各方面(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更新的主要内容、ASCVD 总体风险评估、降脂治疗的目标、降脂治疗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儿童及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共 15 个核心问题。

新指南仍推荐 LDL-C 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 抑制剂的达标策略。新指南涵盖了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血脂管理。

一、2023 年心血管领域必读指南

2、《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一、2023 年心血管领域必读指南

3、《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

与 2019 版指南相比,本版指南引用了新近发表的基于中国老年高血压人群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据;更加强调老年高血压诊治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平衡;突出了诊室外血压测量在老年高血压诊疗中的重要性;丰富了老年高血压合并衰弱、认知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相关内容;更新了老年高血压及其伴随疾病的药物治疗推荐;扩展了老年高血压特殊人群的范围;进一步优化了老年高血压的管理策略。

4、《更新—2021 ESC 指南: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含译文)》

2023 年 ESC 重点更新根据近期发表的十几项关于心衰治疗方面的主要的随机对照试验及荟萃分析,对 2021 年 ESC 心衰指南的以下几个章节的建议进行了更新:(1)慢性心衰,包括射止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12)急性心衰;(3)心衰合并症及心衰的预防。

5、《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2018 年以来国际发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共识及新分类。与之相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了专家组,在中国 2001 年《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分类、应用现状及新证据,对传统药物的新认识和新适应证及新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提出推荐意见。

一、2023 年心血管领域必读指南

6、《2023 ESC 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管理(含译文)》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 2023 年 8 月发布了最新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管理指南。新版指南在历史上首次将非 ST 段抬高型 ACS(NSTE‐ACS)指南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STEMI)指南合二为一,整合成一部指南。除了心电图表现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差异,NSTE‐ACS 与 STEMI 在诊断路径、有创策略、院内治疗和长期管理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新版指南将其视为一个连续的疾病谱系进行管理,这是该指南最重要的新概念之一。

一、2023 年心血管领域必读指南

7、《2023 ESC 指南: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前版指南相比,当前的指南化繁为简、提纲挈领,仅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而未涉及糖尿病前期,因为该人群的管理目前还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新版指南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和心血管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建议和指导,对于有关糖尿病管理的其他方面,本指南参考糖尿病协会的相关建议。

8、《2023 ESH 指南:高血压的管理》

2023 年指南包含了几个源于 2018 年指南之后的研究的新概念元素;更深入地处理了过去只是简单考虑的主题,扩展到了以前没有被指南涉及的几种情况,尽管经常与高血压共存,并导致医疗管理的具体需求。尽管主要是指成人高血压,但它们首次包括了对儿童、青少年和过渡到年轻高血压成人个体的高血压的基本建议;以及包括一个详细的章节和分节的索引,该索引是为方便阅读这些不同的和多方面的问题而编写的。

此外,虽然文中涉及到某一问题的研究所提供的有时并不明确的证据,但每一节都提供了,就像现在许多指南所惯用的那样,最后简单地列出了将研究成就转化为实际用途的关键陈述和建议。我们希望这种结构能使 ESH 指南不仅对执业医师有用,而且对高血压专家和研究者也有用。

9、《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

本共识以推荐意见的分级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方法为基础,采用提出和回答 HFpEF 诊断与治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方式呈现科学证据和专家意见,内容涵盖了 HFpEF 的分型、诊断与治疗流程、病因与合并症筛查、康复管理等,可为大陆临床医师早期诊治和规范化管理 HFpEF 提供指导。本共识适用于 > 18 岁、临床上疑似或确诊的 HFpEF 患者,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

10、《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

与 2017 指南比较,本指南更新要点如下:更新了 HCM 的定义,「拟表型」疾病不再包括在 HCM 之中, 减少临床混淆;完善了 HCM 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指导 临床对 HCM 的认知和诊疗;增加了对 HCM 病程特点的论述,有利于对疾病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的理解;

在诊断方法部分,结合近年的进展,更详尽、全面、深入地介绍了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CMR)、 放射性核素显像、病理检查等方法,有助于 HCM 的精准诊断和精准干预;作为 HCM 的重要诊断方法,基因诊断部分,针对 HCM 定义的更新,简化了致病基因列表,便于掌握;加入了本领域新的循证证据,并给出了具体推荐;同时列出了基因诊断流程,便于临床医师执行;增加了 HCM 诊治流程的总体框架,便于临床医师实施;将心脏性猝死(SCD)危险分层与防治单列为一节,以方便临床应用和评估;

治疗方面,结合近年来药物、介入、外科手术治疗的新理念、新方法进展,做了相关介绍和推荐;随着对 HCM 治疗和康复理念认识水平的提高,将生活方式管理和随访单列一章,有助于临床医师和患者把握;根据对 HCM 患者个体化管理的要求,新设多学科合作章节,有利于对 HCM 患者更加精准的分级诊疗和防控等策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