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斯拉连遇打击,销量被中企超过,又因用中国电池,失去免税资格

作者:贺文萍

在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市场,特斯拉一直稳坐霸主之位,但刚刚过去的2023年成为一个历史性转折点,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崛起,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让中国汽车的全年出口量超越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一,特斯拉的霸主地位,也在比亚迪的冲击下不再稳固。根据环球网的报道,去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纯电动车销量达52.6409万辆,而特斯拉的销量为48.4507万辆。

特斯拉连遇打击,销量被中企超过,又因用中国电池,失去免税资格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评论称,特斯拉失去了电动汽车桂冠,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斯拉去年全年销量约为181万辆,而比亚迪的销量则超过300万辆,这种里程碑式的增长,标志着中国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这对特斯拉来说还不是最糟的消息,其未来的营收,可能会受到美国政策的打击。

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8月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为在美国及符合规定的地区,组装生产的电动汽车,提供了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但对汽车电池中的关键矿物、组件等来源有着严格的标准。而为了遏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方面的优势,美国财政部在《通胀削减法案》的基础上,发布了更严格的新的电池采购规定,美企想要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就不能使用“受关注外国实体”所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

特斯拉连遇打击,销量被中企超过,又因用中国电池,失去免税资格

美国所谓的“受关注外国实体”,包含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被美国视为“对手或者敌人”的国家。而鉴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的优势,美国的行径无疑是在打压中国,但到了2024年1月1日新规正式生效后,第一刀就砍到了特斯拉头上,特斯拉全轮驱动版Cybertruck、部分特斯拉Model 3,失去了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资格。

除了特斯拉之外,美国通用汽车也受到波及,旗下凯迪拉克Lyriq和雪佛兰Blazer EV两款电动汽车,都暂时失去税收抵免资格。奥迪和宝马等公司,也有不同车型电动汽车,受到美财政部电池采购新规影响,预计未来营收和汽车销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特斯拉连遇打击,销量被中企超过,又因用中国电池,失去免税资格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新规冲击到美国电动汽车企业,应该是在预料之中,这或许被他们视为“阵痛”,只要能重构没有中国的电池供应链,建立更可靠的供应链体系,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冲击也不要紧。但美国这种做法削弱了美企竞争优势,即使美国建立“小院高墙”,用政策禁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也难以限制墨西哥等第三国通过转口贸易,让中国汽车输入美国市场。

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深耕多年,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再加上中国拥有庞大齐全的工业体系,能够支撑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反观美国,除了政府下场干涉市场,用政策打压中国企业发展,似乎再也拿不出其他办法,让美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方面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特斯拉连遇打击,销量被中企超过,又因用中国电池,失去免税资格

美国的做法与其所倡导的“自由市场”背道而驰,但这也不奇怪,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去年4月提出的“新华盛顿共识”,就倡导应实行以国家介入为主旨的产业政策,以重振美国的制造业。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没有区别,用一句不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就是美国正在“苏联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