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作者:陇南成县发布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开栏的话

为了展现全县发展成就,成县融媒体中心聚焦各乡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组成全媒体采访团,深入各乡镇生产建设一线,挖掘各乡镇涌现出的一批特色亮点工作和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用最鲜活的故事,最生动的语言,最基层的声音,发现成县的美、记录成县的美、歌颂成县的美,讲述成县精彩故事,讴歌成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奋斗激情,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成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的舆论支持。今日推出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10月,诗圣杜甫从秦州(今天水)流寓同谷(今成县)途中,曾慕名登临唐贞元初成州治泥功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泥功山》一诗:“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不畏道途永,乃将汨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诗人身临其境,用自己的所见所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泥功山植被凋零,水土流失,道路泥泞难行的凄惨情景。

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今日泥功山全景 张忠摄影

1200多年后,杜甫诗中所写的泥功山,随着时代的沧桑变迁,人们理想中的桃源仙境正一步步变成现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当地的生态实践。今日的泥功山,植被良好,绿树参天,境内林木覆盖率达85%。昔日“鸟儿飞不过,猴儿不敢攀”的天堑已变成通途。总长130华里的通村公路把一个个山村像金线串珍珠一样联结了起来,与44华里通乡公路连接南北,畅通东西,形成了内畅外联、结构优化的“四好”公路网络系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绿树掩映中的新村 杨造顺摄影

泥功山,位于成县西北44华里的二郎乡境内,主峰海拔2016米,全乡10个行政村55个村民小组分布于大山四周。如今这里生态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适宜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近几年,乡党委、政府依托二郎独特的土特产优势,以“两山”理论为引领,以念好“土”字经,打亮“特”字牌,延长“产”字链,为当地拓展了新发展空间,让广大群众尝到了生态的甜头,获得了生态的红利。

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板蓝根种植基地 杨造顺摄影

店子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有耕地面积1900多亩,发展种植业条件较好。村党支部以“生态立村,药材生金”为发展理念,在中药材种植上广开门路,引进青岛合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了本草药业合作社,先后种植板蓝根500亩,桔梗400亩,每年村民增加收入100万元左右,真正把药材变成了“药财”。乡上以店子村种植中药材为典型,通过基地示范、辐射带动,在全乡形成了以种植中药材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连片种植板蓝根、桔梗、淫羊藿、苦参等中药材4800多亩,年人均中药材收入1400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的发展之路。

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石崖上的崖蜜蜂巢 杨造顺摄影

泥功山方圆140平方公里,漫山遍野林木青翠,杂花生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蜜源极为充沛,为中蜂养殖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历史上杜甫就曾对这地方的出产情有独钟,留下了“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的名句。《图经本草》载“崖蜜,其蜂黑色,作房于岩崖高峻处或石窟中,以长竿刺令出蜜,承取之,味醶色绿,入药胜于他蜜。”据此可知,泥功山崖蜜(土蜂蜜)在唐代就已遐迩闻名了。千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蜂农的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采集力高、繁殖力强等特点,成为一种特色种质资源。

乡村行•走进二郎① | 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的蝶变

崖蜜系列产品—蜜酥 杨造顺摄影

为了传承先民们养蜂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养蜂事业,优化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打造蜂产品知名品牌,将蜂产业打造成具有二郎泥功山地域特色的富民产业,全面提升蜂产品质量,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养蜂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活框饲养等现代先进技术,有效推动养蜂产业稳步健康发展。2023年,全乡中蜂养殖7600多箱,户均8箱,产蜜36.6吨,总产值130万元。去年,乡上还利用陇南市政协帮扶资金30万元注册成立了成县秦森花韵有限责任公司,对蜂产品进行科学加工、包装和销售,使蜂产品的开发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形成了先进完善的产业开发体系,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条。让土蜂蜜系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销往全国各地,切实推动蜂蜜“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村上还先后建成了“富民直播点”“蜜蜂广场”“梦想成真小径”“荷香遇垂钓园”等网红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消费和观光旅游。2023年夏天,仅垂钓一项就收入1.4万元。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泥功山跨越千年时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蝶变,如果诗圣杜甫尚在,他将如何吟唱呢?自然不会再吟“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也不会再为昔日那凄惨的景象而悲叹了。祖国的大地上,欢山乐水,翠木秀石,尽洗凄色忧氛,新时代乡村振兴给秀丽的泥功山锦上添花,使它更加美好了。

作者:张忠

来源:成县融媒体中心 陇南成县发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大家前来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哦,非常感谢有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