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候君主的纵容与容忍,可能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历史秘辛。本故事的主角是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他竟然在统治时期纵容了窦氏,而这个谜团的答案却要在他临终前的三年揭晓。这个前言将引领读者深入了解章帝纵容窦氏的背后原因,揭示这一决策可能涉及的权谋与历史情感。

一场权谋纷争的幕后之战即将揭开序幕,而这个故事将为我们呈现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智谋较量的激烈场面。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将共同揭开这段历史之谜,思考君主的决策如何影响朝政与历史进程。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引狼入室,后果如何

公元75年,18岁的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实则,他本就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君主。登基之初,章帝便有意调用外戚力量来制衡朝堂,首要之事就是封赏几位马氏伯父为列侯,借他们在朝堂上的支持壮大皇权。

然而这一设想落空了。章帝的养母、前朝的马皇后严令拒绝,她明确表态外戚不得干政。在她看来,王氏专权之祸尚历历在目,她断然不会让马氏重蹈覆辙。章帝无奈,只得作罢这一计划。他与马太后仅有的这点分歧,也足以说明章帝骨子里的野心与政治手腕。这恐怕也成为日后他容忍窦氏的一大原因。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几年,一位与章帝世系相近的女子被立为新皇后——她就是窦氏的千金窦宣的女儿。按照礼法,这原本是不被允许的。然而在权力的羁绊下,章帝还是选择破例,将她接入宫中。

窦氏原本已是望族,这一婚事使他们崛起于朝堂,专权风生。新皇后为扩大势力,多次向章帝进谗言,所过之处无人能敌。章帝此时终于看到,窦氏就是自己一直想寻找的那根臂膀。他们会无条件支持皇权,让章帝得以巩固地位。

然而引狼入室,后果如何?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窦氏滥用皇权,作威作福

皇后立足后,窦氏的首要之务是铲除异己。在她的策划下,太子刘庆被废,其母宋氏被赶出宫去。这无疑是对马太后的一次报复。因为正是在马太后的支持下,宋氏才得以受宠并生下太子的。

除此之外,还有舞阴公主在这一时期被贬黜。她也成为窦皇后的眼中钉。因为这个公主的母亲正是马太后的同母姐妹,本就是马家的心腹。能打倒她无异于给马氏以重击。

短短几年之间,窦皇后手段果决,狠厉无匹,竟将章帝身边的强敌一一斩落。而这一切,章帝都适时旁观,并未过问。他似乎对此心知肚明,甚至默认窦皇后这样扩张自己的权势。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可想而知,自此之后,窦氏在朝中更加无法无天。窦宪这个外甥,更是横行霸道。有次,他看上了沁水公主的一座庄园,竟强占为己有。事后章帝得知真相大怒,痛骂窦宪是“指鹿为马”,还扬言他连公主都敢欺,不知还有谁不敢欺!

然而最终章帝也没有真正追究下来。在窦皇后的软磨硬泡下,窦氏全家竟都逃脱了惩处。可以说,此时的窦氏已然成为东汉朝中一股不可轻视的强大势力。而章帝对此不闻不问,似乎已经默认了这一事实。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执政乱法,民不聊生

在窦氏势力滔天的时期,朝纲败坏,政令混乱。章帝本人沉迷于游宴,政务顾不上;而窦氏则肆意搜刮民财,供养自己铺张的生活。

比如,马氏一族曾建造许多规模宏大的宅邸,甚至比皇宫还要气派。章帝得知后大怒,下令将其夷为平地。因为这无疑是对皇权的公然挑战。马氏自此衰败,家破人亡。可见皇权既定后的报复有多毒辣。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再如公主的庄园也被窦宪强占......诸如此类的事层出不穷。为此,百姓们深受其苦,掠夺成风。而身为国家元首的章帝,也丝毫没有收拾这些乱象的意思。他似乎对此已麻木,由着窦氏为非作歹。

当然,这其中也有章帝被迫的因素。要知道,此时窦氏势力巨大,章帝若要对他们发难,恐怕难以获得其他大臣的支持。所以为了自保,他也只能默认窦氏的所作所为。可想而知,百姓们如何能在此环境下安居乐业?而且民怨沸腾之时,外患也已迫在眉睫......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危难之际,群臣不听调遣

南北两部匈奴于章帝在位时陆续向汉朝臣服。然而两者之间仍然倾轧不断。南匈奴曾多次洗劫北匈奴的马匹,引起北匈奴的强烈不满。他们上书朝廷,请求章帝出面裁决,要求南匈奴归还失马。

这本是司空司马应当处理的政务性事宜。然而,权倾朝野的窦氏两位重要成员——太尉郑弘和司空第五伦却在这时突然抛出一个无理要求:如果章帝裁决归还失马,他们两个官就必辞!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什么样的臣子,竟敢以辞官相胁?简直是对皇权的公然挑战。章帝自是恼羞成怒,然而终究也无可奈何。因为他明白,若真与这两人翻脸,恐怕整个窦氏都会立场鲜明。到时不仅失去他们这条臂膀,自己还将陷入被动。

所以,章帝还是选择让步。但这无疑也使他在群臣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已预示着东汉王朝的衰落。纵横捭阖的朝局,让步退让的君权......在这一刻,窦氏对于章帝权力的重要性终于被证实。他需要这样一个势力为自己撑腰,这已成为巩固皇权的必要选择。

明察秋毫的汉章帝为什么如此纵容窦氏,答案在他死前三年揭晓

结语

通过上面的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章帝之所以容忍窦氏的胡作非为,其实是在权衡之下的无奈之举。他需要这样一个似乎忠心的外戚势力,才能在复杂的朝局中立足。

然而这种姑息养奸的做法,最终适得其反,让朝局越发混乱。章帝死后,因为缺乏真正忠心的助力,汉朝皇权迅速衰落,司马氏代汉称帝指日可待。

可以说,当年引狼入室的举动终究之举。它为日后汉室的覆灭埋下了隐患。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审思,在这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君主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天下苍生的命运。

付出多大代价,才能换一个臂膀?容忍他们践踏百姓和皇权,真的值得吗?这值得每一位君王深思。章帝晚年卧病在床,想必也在反省自己曾经的决断吧。然则天不饶人,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