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东省清远市山塘乡西卫村村委主任欧国权(右二)带领村民阅读中央主流报纸。本报记者 刘大伟
"我们几乎每天都来到村委会,聚在一起看报纸,了解我们的国事、国际形势和党的政策。我们还不时进行讨论。如果你一天不来,你会感觉到一些少的东西。"当他们见到已经回归文化扶贫的工作人员时,西围村的村民们谈起了他们的感受。
走进广东省清远市山塘镇清新区西卫村委,报架整齐摆放着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方日报和半月话等报刊杂志,村民们不时进来读书。
从今年1月1日起,广东省扶贫基金会启动了一批爱心企业,参与"主流报社走向基层"文化公益扶贫活动全面实施,向广东省西北部16449个行政村赠送图书杂志,丰富欠发达地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及时传达党的政策、呼声、扶贫与支持,支持智慧的结合,助力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广东省扶贫基金会负责人何尼火介绍,该运动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去年广东省有2,277个贫困村,今年超过16,000个。"我们今后会继续做好这项工作,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受益。
西区村是受益者之一。"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天都收到新华社《每日电讯报》的礼物,今年我们又增加了"半月会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干部罗思明说,他于2016年5月成为西区村扶贫专责小组的负责人和第一书记。通常我们还会组织一些党员和村民进行交谈和交流。包括学习党内文件、学习十九大精神。这些权威的主流报纸对我们帮助很大。"
诚兴国际集团积极参与此次文化扶贫活动,不仅捐赠了价值近60万元的报纸,此次访问还特邀带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解读和大量书籍。该小组工作人员黄晓华说:"习总书记提到,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财家',还要注意'财头'。作为一家企业,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以文化扶贫的方式参与广东的扶贫工作。"
为使文化公益扶贫活动成真,动员更多企业参与,去年以来,广东省扶贫办、广东省扶贫基金会带领一队走访重点企业,向企业广泛宣传中共十九大、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 精准扶贫战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精准扶贫事业。
广东省扶贫基金会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平台,成立23年来,始终坚持"扶贫服务社会"的宗旨,致力于全省扶贫工作,不断创新扶贫工作的机制和模式。
"下一步是要从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入手,着力提高有需要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扶贫与支持思想、智慧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广东省扶贫基金会理事赵松峰说。(记者 刘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