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温叙言
编辑|温叙言
前言
现在出门在外买菜的时候,一般商家都有专门称重的电子秤,在一些大超市还会用上更加智能的中央式电子秤,“称”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居家好物。
除了实际称量的秤以外,“称”在中国文化里还有更多的引申意思,比如说有俗语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这里的“秤”就是代表公平的意思,也就是说每个人对心中都有公平的判断标准,可见,秤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但是,精密的电子秤都是在近代社会才有的发明,那么在没有电子秤的古代时期,古人称重的时候肯定会面临着种种的麻烦,也会有称不准的时候。
那么在古代没有称重的工具发明之前,古代人是怎么称重的呢?
曹冲称象
小时候谁还没有听父母讲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呢,这可能是大陆古代关于称重的最著名的一个历史故事,而且这件事是古代发生的真实史实,是在历史典籍中明确记载过的。
当年三国并立的时候,当时孙权从外国得到了一头珍贵的大象,出于讨好曹操的目的,孙权将大象送给了曹操。
当年大象是一种稀奇动物,曹操非常想知道大象的体重,但又不想把大象杀掉拆开称重,于是一时候就犯了难。
当时朝中大臣提出了各种意见来称重大象,但都因为大象的体积过于庞大,这些计划都以失败的结局告终,当时那个年代,称一块石头的重量还好说,但是一头几吨重的大象就让古代人无从下手。
曹操的儿子曹冲是当时的神童,给曹操出了一个办法,曹操先是让部下造了一个巨大的能够容纳大象的大船,又让人把大象领到了船上,然后曹冲在船吃水深度的船缘上画了一个记号。
再让大象重新回到岸上,然后曹操指挥人将石头一个个搬上船,一边搬石头一边观察船的吃水深度。
等到石头搬的足够多,船缘吃水和之前标的记号平齐,曹冲就喊搬石头的人停止,然后把石头重新运下来,单个称出石头的重量相加就可以得到大象的总重量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得出曹冲的聪明智慧,他就是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称重大象的,同样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称重技术是处于比较低端的状态。
三国时期只能称一些静止的、小质量的物体,而对大象这种重吨位的活物就是只能大眼瞪小眼了。
秤的发明
其实古代也不是没有成熟称重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大陆最早的称重工具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古代各个墓葬的考古挖掘也可以反映出,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成熟的砝码和秤盘。
只是在先秦时期,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称量标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统一度量衡,中原大地的称量标准才能定下来。
除了普通的秤以外,中国古代还发明了一种比较灵敏的称量工具,它是由古代时期的发明家刘承硅发明的,是专门用来称量一些小物件的,被称为戥子。
一开始,戥子在中国古代是作为一种装饰品或者是公平的象征物出现的,一般都挂在一些商家的货摊旁边作为一个吉祥物,但是后来中国的晋商在走南闯北的时候将戥子的称量的功能逐渐发扬光大。
当时唐朝时期的戥子已经成为晋商的一种身份象征,当时的商人们会打造精巧的盒子来专门收纳戥子。
戥子和中国古代的秤的使用原理差不多,都是由一根杆、一个放置物品的容器以及秤砣组成,在古代时期的戥子就相当于是晋商的一枚身份证,因此那时候的戥子制作都非常的繁琐和精美。
就拿戥子杆来说吧,一般有名望的晋商或者是大富大贵人家的秤杆都是用象牙磨制而成的,上面镶满了黄金和玉器,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奢华。
而且挂在横杆尾部的容器也一般是由青铜制成的,打磨铸造以后还会用细针在上面雕琢各种各样的花纹,显得精美异常。
就连戥子附带的秤砣也都是由上好的青铜器打造的,一副戥子常规是配备九枚秤砣,最大的几枚秤砣上面会镶金镶玉,还会配有各种各样的宝石,以此来显示商人家庭的富裕。
当时的戥子已经被作为晋商身份的一部分了,也表示着当时的商业文化逐渐发扬光大,起先戥子的出现是作为一些贵重物品的称量工具。
但是后来在戥子流入民间以后,它开始进入了更多的生活领域,比如在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以后,戥子就一般在药店出现,作为称量药品的新工具。
秤的发展
虽然古代无法称重大体积的物件,但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古代人还是能想出办法称出他们的重量的,比如大陆古代民间商人就发明了很多的称重工具。
古代中医开药的时候,药铺里就常备一个盘秤,为了能让中药铺有更多的中国特色,现在的很多中药铺里面依旧会使用盘秤称药。
古代的盘秤和现在的大差不差,都是称两边有两个大盘,一个盘里面放药材,另一个盘里面放小型的筹码,然后,只要天平两端平行,就说明两端的物体是一样重的,这样就可以得出药品的质量。
当然,除了盘秤以外,中国古代的一些沿街叫卖的小贩用的最多的一般都是钩称,因为钩称简易的技术原理,因此它可以称量很多的物件。
钩称的使用原理和盘秤大差不差,但是钩秤的使用更多的灵活,现在很多农村地区也依旧在使用钩称。
最后就是古代称一些小件的的需要的戥子,精密数值一般都会用戥子,戥子可不是平常的平民百姓家里能用得起的,一般都是在一些金银首饰店或者是皇家称重玉器玛瑙的时候才会使用的。
戥子有一个先天性的优势,它非常的灵敏,能够称出几克的精准数值,因此在古代交易贵重金属的时候,也会先用这种戥子称一下,保证交易双方的公平性。
由此看来,大陆古代最精确的称重方法非戥子莫数了,但是戥子也并没有在古代普及开来,而是只在一些小范围之内应用。
结语
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公平的追求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程度,我们现在不仅要称体重,而且还要精确到小数点的后好多位数,必须需要更加精确的称才能称出来。
现代社会是电子秤当道的时期,也只有在科技技术加持下的电子秤才能精确的称出现在的精确体重数,现在电子秤的推广和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和方便。
但是,现在大陆很多的农村地区依旧沿用古代的称重方式,虽然现在有了更好的称重方法,但是大陆古人的智慧依旧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现在的很多称重方法,同样也是从古代进化和借鉴过来的。
可见,科技的发展离不过一代代人的积累和创新,并且大陆古代称量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体现了大陆古代人对于公平的执着和追求。
正是因为对公平的不断追寻,才使得称的克数越来越精确,这也和大陆古代商业的发展程度是挂钩的。
一杆简单的秤,不仅能够看到历朝历代的发展的水平,同时也能见证大陆从古至今对于诚信和公平的追求这一文化脉络,可见一把秤,秤的不仅是物品秤的,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