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作者:乐观的松鼠5Wm

1.小米汽车发布会的策略及效果

12月29号,小米公司在其发布会上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小米SU7,这款SUV搭载自主研发的赛力斯智能驾驶系统,宣称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发布会上,小米董事长雷军详细介绍了小米汽车的各项参数和技术配置,并表示这款9.9万元的大众化智能电动汽车,将进军全球市场,满足用户出行需求。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发布会当天,国外很多主流媒体就进行了大幅报道。以香港CNBC为例,其记者夜以继日地进行直击报道,详细描述小米汽车的样貌、配置和预期。美国一家马斯克的支持者网站,也专门撰文预测小米汽车有望成为全球畅销车型。这种“捷足先登”的热情报道态度,无疑为小米汽车制造了很大的舆论影响力。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小米此次发布会的策略可圈可点,选在新年这个节点,用低价来吸引大众,同时宣传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增加议论度。雷军对产品未来的憧憬,也让人感受到小米汽车的想象空间。这种“造势”效果,成功地在国外媒体中制造了一波小米汽车将要“震撼世界”的舆论预期。

2.华为问界汽车的技术实力和外形设计

与小米SU7形成对比的是,同样在1月1日发布的华为问界M9。作为问界系列主打智能驾驶的第二款量产车型,M9搭载了华为自主研发的驾驶决策控制系统、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系统等核心技术,实现了L3级自动驾驶和L4级自动泊车。

相比之下,华为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明显更占先机,其理念的整体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构建了感知及决策、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等完整技术体系。这套技术如果移植至小米汽车,小米可能还需要两三年时间进行消化吸收。

然而在外形设计上,华为问界M9并没有小米SU7那么惹眼。它沿用了问界系列一贯的设计风格,外形较为朴实无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它在国外媒体中的新鲜感和外部刺激性。

3.两款汽车在国内外媒体的反响态度差异

由于小米SU7采用了大众化的价格策略和前卫的外观,它第一时间就吸引住了国外媒体的眼球。相比之下,华为问界M9虽然在智能驾驶技术上更占优势,但因为外形不够惊艳,很难在第一时间引起国外记者的兴奋。这是两款车型获得媒体关注态度差异的一个原因。

其次,小米汽车的产品定位是面向全球市场,所以国外媒体更有动力去宣传这款可能进入他们当地市场的汽车;而华为问界系列鲜有海外销售的记录,所以外媒对它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再有,小米公司传统上的“造势营销”手法,也让其产品容易制造话题;相较而言,华为的宣传策略一向更加低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汽车海外的知名度。

4.分析国外媒体关注差异的原因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小米SU7之所以能在海外产生较大反响,关键在于它捕捉到了国外媒体和消费者的些许心理:低价、新颖外形很符合他们的预期;面向全球市场也增强了它们的代入感。可以说,小米SU7的诸多设定和诉求,恰到好处地挖掘到了国外受众的一些关注点。这是它获得外媒“青睐”的重要原因。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相反,华为问界M9虽然在技术上非常超前,但可能因为外形设计的限制,并没有激发国外媒体和消费者的新鲜感;同时华为产品鲜有真正进入海外市场的先例,也削弱了国外记者的代入感和报道动力。这使得它很难像小米SU7那样,获得外媒的及时积极关注。

5.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预判

当前,国内外的汽车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智能网络汽车的技术和产品路线,智能驾驶已经成为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华为、小米等头部科技公司也加速涉足这一领域,带来更具前瞻性的技术和应用创新。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业内分析认为,2024年将是智能驾驶技术在消费端取得转化的关键节点。届时主流车企的旗舰车型,都有望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到2025年左右,自动泊车、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等功能将逐步向中低端车型渗透,迎来智能驾驶的“标配时代”。

所以从技术演进角度来看,华为的自动驾驶布局显然更加领先,小米汽车需要加快步伐跟上。而谁能在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市场营销上取得优势,也将成为用户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6.文章结论,对两家企业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小米汽车在国外的舆论表现更为抢眼,这主要源自其市场定位和传播策略上的创新,而并非其技术本身占优势。反观华为问界M9,则需要加强汽车外形的设计感染力,同时也应扩大海外市场的商业布局。

匪夷所思?国外罕见站台小米汽车,赛力斯L3自动驾驶没这待遇

对两家企业来说,要获得国外消费者的青睐,产品本身的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释放对市场和审美的正确预判,也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未来的问界M10和小米SU8都能在多维度上取得进一步突破,共同推进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走向世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