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作者:中国军号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号

作者:徐平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喀秋莎”的怒吼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来看看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主要使用了哪些重武器,包括各种火炮、坦克、飞机等。

苏制德什卡高射机枪

德什卡高射机枪是20世纪30年代初由苏联设计师捷格加廖夫设计的,30年代末开始装备苏军,命名为DshK-38型重机枪,也称“捷格加廖夫-斯帕金大口径机枪”,国内音译为“德什卡”。该枪可装在索克洛夫轮架上作为平射机枪使用,杀伤集群有生目标和毁坏轻型装甲目标;也可作为高射机枪使用,打击低空飞行目标。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德什卡高射机枪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德什卡高射机枪阵地

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所使用的高射机枪口径主要为日制7.7毫米、7.92毫米和美制12.7毫米。随着德什卡高射机枪进入志愿军部队,野战防空的压力有所减少了。该枪口径大、射程远、威力大,尤其对付俯冲扫射或投弹的敌机非常有效。而该枪平射状态,也可用于打击敌人步兵集团和轻型车辆。志愿军某部优秀射手唐良禄和他的战友,就曾在战斗中用德什卡高射机枪平射,先后击毁敌卡车30辆。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唐良禄和战友用改装加了防盾的德什卡高射机枪平射

60毫米迫击炮

迫击炮是志愿军步兵连最基本的火力支援武器。志愿军部队装备的60迫击炮主要是以下两种:一种是31式60迫击炮,这是国民党政府于抗战时期仿制法国布朗德式轻迫击炮生产的,该炮曾大量装备国民党军,解放军曾大量缴获该炮。另一种是美制M2型60毫米迫击炮,也是仿自法国的布朗德60毫米迫击炮,说起来和31式60迫击炮有些“血缘”关系。

82毫米迫击炮

志愿军刚入朝时,最主要的营属火器就是82迫击炮,为20式82毫米迫击炮。这种迫击炮是原金陵兵工厂根据法国布朗德迫击炮,在沪式82迫击炮的基础上于30年代改制而成,曾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主力火炮。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缴获数量较大,即便到朝鲜战争后期20式迫击炮也仍然在使用。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神射手唐章洪(左)和战友使用20式82毫米迫击炮

1951年苏制武器配备志愿军后,营级部队陆续装备了苏制PM-37型82毫米迫击炮。PM-37的射程比20式要远(超过3000米),炮弹威力大,在阵地战期间打击敌人工事和敌步兵集团非常有效。1953年,大陆仿制PM-37成功,定型为53式82毫米迫击炮。

国产53式82毫米迫击炮

PM43型120毫米迫击炮

1951年下半年,第二批苏式装备陆续配备部队,这一批次中增加了重武器的数量和种类,其中就包括后来大放异彩的苏制PM43型120毫米迫击炮。这款大口径迫击炮由著名的苏制HM38型120毫米迫击炮改进而成,提高了打击强度和操作性能。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该炮作为团属支援火力支援步兵分队作战,射程远、威力大,表现优异。

PM43型120毫米迫击炮

该炮投入抗美援朝战场后,志愿军在阵地战中具备了较大优势。该炮炮弹能够有效炸毁敌人坚固工事,防御作战时可以打击集群目标。1955年大陆仿制成功PM43型迫击炮,命名为55式120毫米迫击炮。

苏制76.2毫米野炮

M1942式76.2毫米野炮是苏联格拉宾设计局1940年研制,1942年2月定型装备。主要配备步兵师炮兵团,用于支援步兵、破坏防御工事、火力压制和反装甲作战。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苏联M1942式76.2毫米野炮

苏联M1942式76.2毫米野炮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援华武器,该炮在朝鲜战场发挥过重要作用。

美制105毫米榴弹炮

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弹炮,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量使用的一种轻型野战压制火炮,以威力和准确性著称。

开国大典阅兵式人民解放军炮兵装备的美制M2A1式105毫米榴弹炮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炮兵装备的主要是缴获的日式、美式火炮,其中包括M2A1榴弹炮。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炮兵某部4连3班,支援并配合步兵坚守938.2高地,在两天的防御战中,这个炮兵班使用1门美制M2A1榴弹炮支援步兵对抗敌军的集中进攻,击溃美军两个营以上兵力的3次集团冲锋,并压制了敌2个火力点和1个迫击炮阵地,击毙击伤敌军500余人。战后,该炮兵班荣立集体一等功。1951年后,志愿军开始大规模换装苏式122毫米、152毫米火炮,但M2A1榴弹炮仍然装备志愿军部队直至战争结束。

志愿军装备的M2A1榴弹炮

苏制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

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研制的师属榴弹炮,由彼尔姆第172兵工厂彼得洛夫设计局设计,1940年开始大规模生产。该型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炮兵122毫米榴弹炮夜间开火

1951年,大陆从苏联购买该型火炮,装备炮兵师及师属炮兵团。到1951年底,志愿军全军共有苏制122毫米榴弹炮249门。在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第一天的战斗中,志愿军炮兵某团9连就用这门目前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122毫米火炮,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发射了96发炮弹,把集结了敌人2个营兵力的一条数百米长大山沟炸成一片火海,粉碎了敌人的进攻。9连因战绩辉煌,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军博馆藏苏制M1938式122毫米榴弹炮

美制M1式155毫米榴弹炮

M1式155毫米榴弹炮是美国1941年研制成功的大口径火炮。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M1式155毫米榴弹炮4035门,在美军所有口径105毫米以上的支援火炮中,产量位居首位。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炮兵使用美制155毫米榴弹炮轰击敌人

抗美援朝前两次战役中,志愿军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其中就包括M1式155毫米榴弹炮。上甘岭战役期间,志愿军炮兵某部五连以一门M1式155毫米榴弹炮,全纵深实施机动和火力支援,击溃美军十余次集团冲锋,击毁美军105毫米以上口径榴弹炮48门、迫击炮3门、坦克7辆及弹药库10座。为此,全连荣立一等功。这门榴弹炮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缴获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弹炮

“卡秋莎”火箭炮

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苏联沃罗涅日兵工厂研制成功并生产,16管联装,一次齐射可发射132毫米火箭弹16枚,运载车同时就是发射车,火力猛、机动性高。苏联卫国战争中大显神威,刚投入使用时出于保密原因没有命名,只是在炮架上有个生产厂的字母标记“K”,就被苏军士兵亲昵地叫做“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

1951年9月1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的首战日。当日,第203火箭炮团的24门喀秋莎对位于后洞里的美军部队来了次覆盖性炮击。随后,志愿军步兵展开突破,顺利将美军第7师2个营打垮,占领了阵地。上甘岭战役期间,喀秋莎火箭炮团以“热烈”炮火支援着奋战在阵地上的志愿军步兵,给予了步兵强大的士气鼓舞。志愿军的通讯员们总能在电报中截获美军的求救信号:“我们遭到敌军毁灭性炮火打击!请速速派遣空军前来支援!”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金城战役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覆盖敌阵地

国产6管102毫米火箭炮

1951年3月,大陆第一款火箭炮试制成功,该火箭炮使用固体燃料的旋转稳定火箭弹,采用6人制炮班,发射器采用铆接开脚钢轮炮架,6联装火箭发射装置,定名A3式102毫米火箭炮。

A3式102毫米火箭炮

刚刚研制成功的A3式102毫米火箭炮也随着志愿军出国作战,如志愿军炮兵第210团辖两个火箭炮营,共装备36门A3式火箭炮。该团于1951年10月抵达朝鲜,配属于志愿军第43军进行机动防御作战。当年12月,该团第5连奉命参加281.2高地反击战,在火力压制战斗中,连续打了6个齐射,摧毁敌军两个步兵连和迫击炮阵地,有力支援了部队战斗。

志愿军使用国产102毫米火箭炮

苏制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1938年,苏联加里宁工厂以瑞典M34式40毫米高射炮为蓝本,研制出37毫米高射炮,1939年正式定型,命名为“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并于1940年投入批量生产。至1945年,总产量超过18000门。该型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主要轻型防空武器。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参与作战的独立高射炮营总共有53个,主要装备苏制高射炮,包括85毫米高炮、37毫米高炮和12.7毫米高射机枪,其中主力是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这种牵引式高射炮对付低空目标特别有效。志愿军独立高炮第11营在开城地区的战斗中,击落美军飞机35架,该营2连3班先后击落敌机10架,2次荣立三等功,并被授予“十颗红星炮”荣誉称号。这门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防盾上喷绘的10颗红五星,就是其辉煌战绩的见证。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十颗红星炮”

T-34坦克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科什金领导设计的中型坦克。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T-34系列坦克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装76.2毫米坦克炮的T-34/76坦克和安装85毫米坦克炮的T-34/85坦克。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T-34坦克

1950年11月,新中国从苏联引进了第一批300辆T-34坦克,绝大多数为T-34/85坦克,并很快投入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最著名的T-34/85坦克车组,为第215号坦克。该车组曾在战斗中单车突袭,一次击毁敌重型坦克3辆。车组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共击毁敌坦克5辆、击伤1辆,击毁化学迫击炮9门、汽车1辆,击毁敌地堡26个、坑道和指挥所各1个。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215车组“人民英雄坦克”荣誉称号,并为车组全体乘员记特等功。车长杨阿如荣立一等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而那辆编号为“215”的T-34/85坦克,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215”号英雄坦克

IS-2坦克

IS-2坦克是20世纪40年代苏联研制装备的一种重型坦克。1943年10月31日正式命名为IS-2重型坦克,又称“斯大林-2”式。1944年2月装备苏军投入战场。该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中国装备的IS-2坦克中多是IS-2坦克的后期改进型号IS-2M。

1950年底,中国从苏联购买10个坦克团的装备,其中就包括60辆IS-2重型坦克。志愿军先后有3个坦克师和多个独立坦克团赴朝参战,尽管以T-34中型坦克为主,但也有少量的IS-2重型坦克。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的苏制IS-2重型坦克

在1951年11月的马良山反击战中,志愿军两个坦克连共10辆坦克参加战斗,其中有3辆IS-2重型坦克。整个马良山反击战中,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在坦克和炮兵的配合下,全歼英军第28旅苏格兰皇家边防团团部和6个连,共1700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4架,击毁坦克6辆,连同美军共毙伤俘敌军4400余人,对稳定朝鲜西线战局起到了重大作用。战后,装备IS-2重型坦克的坦克二连,以及402号IS-2重型坦克荣立二等功,驾驶员万凤池荣立一等功。

米格-15和米格-15比斯战斗机

米格-15战斗机,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开始设计,1948年6月投入生产。米格-15比斯是其改进型号,于1949年投产,到1950年年底,该型号成为苏联空军的主力歼击机。到1954年停产时,各型米格-15总产量达到16500架以上,创造了喷气战斗机单一型号产量之最!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装备的米格-15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志愿军空军的“米格”战斗机

1950年10月起,在中国华东和东北地区协助防空的苏联空军部队回国前,根据中苏有关协议,苏军向中国有偿移交了一批作战飞机,其中包括160架米格-15。1952年8月苏联开始向中国出售“米格-15比斯”改进型歼击机,1952年底中国已拥有6个师的“米格-15比斯”。空军战斗英雄王海就驾驭这架编号为“2249”的米格-15比斯飞机,不仅个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而且他所带领的飞行大队也创下了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赫赫战功。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功勋|盘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重武器

一级战斗英雄王海的“座机”

(作者徐平,系军史专家)

(中国军网·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