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正在“长大”的城市

作者:看看新闻

视频加载中...

人口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繁荣的“晴雨表”,在城区规模扩容战中,长三角冲在了第一“阵营”。

住建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杭州城区人口破千万,从特大城市“晋级”超大城市;合肥和苏州城区人口迈过500万大关,跻身特大城市之列。

在长三角人口总量负增长的背景下,这些城市的人口为何会“逆流而上”?人口结构变化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正在“长大”的城市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认为,长三角超大、特大城市多,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因为当代城市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口会向基础设施更好,公共服务更好的城市,包括产业发展机会,更多的城市集聚。刘士林指出,城市群发展和城市发展一样,就是人口和经济。长三角有很多万亿GDP城市,那么城市人口超过500万,超过1000万也不奇怪,因为人口和经济是相互良性地互动。

超大特大城市在城中村、都市圈建设等多方面享有更优资源待遇,长三角各个城市对此开展竞争。

根据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划定的城市金字塔体系,南京是仅次于超大城市上海的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当时杭州和苏州合肥一道,还只是Ⅰ型大城市。

如今,南京的“第二城”地位已让位给杭州,而合肥苏州甚至宁波也对其发起了挑战。

五年间,合肥城区暂住人口从201万增长至近332万,苏州从80万增长至189万,两城均有超百万量级的城区暂住人口增长。这意味着,这两座城市租房工作的外地人,五年间多了至少一百万人。

正在“长大”的城市

对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林辰辉表示,任何一个城市的晋级和发展,都取决于城市的产业经济或者产业发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功能和竞争力。另一个指标,则是城市活力。“现在的人因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舒适,所以城市的宜居和品质非常重要”,林辰辉解释。

大陆已过了人口高增长的时代。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85万,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眼下,各地吸引落户的思路不断改变,已从“聚人才”演变成“增人口”。

正在“长大”的城市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副所长潘泽瀚提出,户籍是和个人所享受的公共服务权利绑定在一起的。同时,户籍也牵扯到地方政府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资源。所以,一个人是否决定要落户,主要取决于这个地方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的程度。潘泽瀚表示,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各有发展,“万亿GDP俱乐部”也很多,城乡融合的发展得天独厚,这就使整个长三角之间的市民待遇各有特色,人们落户的选择也就更加多样。

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到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活力、面临的挑战,不管哪个层面,都让我们看到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之下,整个区域蓬勃的发展活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贺璟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