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作者:诗意悬浮生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各方代表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这场历时3年的战争宣告结束。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参战作战,伤亡惨重。许多战士壮烈牺牲,遗骸留在了朝鲜半岛。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多年来,韩国不断发掘出志愿军烈士遗骸,并在2013年提出要归还给中国,但却提出了两个条件,要求在哈尔滨和上海修建纪念馆,以纪念两位朝鲜抗日英雄。

然而对于朝鲜来说,他们却从不需要“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因为在朝鲜人民心中,这些烈士就像家人一样,永远留在这里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朝鲜战争期间,大量志愿军烈士遗骸留在朝鲜半岛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为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保家卫国,中国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志愿军历经反击、第一次至第五次战役,在与美军和韩军的战斗中,伤亡惨重。

尤其是在1951年夏秋之际,志愿军为阻击美军反攻,在铁原地区进行了殊死的阻击战,牺牲极为巨大。根据不完全统计,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志愿军共伤亡人数达180多万人,其中死亡120多万人。

许多烈士壮烈牺牲,无法将遗骸带回家乡,只能留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这些烈士多数死于如今的韩国境内,包括铁原、春川等当年最惨烈的战场。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烈士遗骸也被悉数掩埋。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2013年,韩国提出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但附加两个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战争逐渐被世人淡忘。而那些仍留在异乡他乡的志愿军烈士,也成为中韩两国必须面对的历史问题。2013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时明确提出,韩方希望能够归还在韩国境内发现的志愿军烈士遗骸。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这一提议获得中方积极回应。归还烈士遗骸,让他们“回家”,是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但韩国方面在提议中还附带了两个条件:一是希望中方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修建韩国独立运动家安重根纪念馆;二是在上海修建韩国独立运动家尹奉吉纪念馆。

安重根和尹奉吉都是韩国独立运动的杰出代表,都曾在中国境内执行刺杀日本高官的任务。韩国方面希望借归还烈士遗骸之机,同时纪念两位民族英雄。考虑到双方友好关系,中国最终接受了这两个条件。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在朝鲜,志愿军烈士早已得到良好纪念和照顾

与韩国不同,朝鲜从来没有“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说法。那是因为,这些为朝鲜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中国战士,在朝鲜人心中早已成了自己人。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朝鲜各地就开始建设广阔的烈士陵园,以纪念牺牲的志愿军战士。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目前朝鲜已建成8个大型烈士陵园,62处烈士墓地,243个无名烈士合葬墓,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平安南道的桧仓郡烈士陵园,这里不仅有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的墓,还安葬了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与朝鲜百姓的烈士们一起长眠在这片土地。

在朝鲜人民心中,这些来自中国的烈士就是自己的兄弟。他们没有“归还”,而是视如己出,以兄弟般的情谊永远悼念和照顾着这些烈士。正如毛主席所说:“志愿军指战员死在他战斗的地方,这是很光荣的。”朝鲜的山河,就是志愿军最好的归宿。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志愿军精神永放光芒,中朝友谊历久弥新

朝鲜战争结束70多年,世事变迁,但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钦佩和缅怀。近年中朝两国频繁交流,中方专家团队还协助朝鲜对多个烈士陵园进行了修缮。这些努力都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该被遗忘,我们债必还,情当珍惜。

烈士的英灵或许早已长眠,但他们的精神永存。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中朝两国人民友谊,共同致力于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

韩国归还志愿军烈士遗骸提出两个条件,朝鲜又为何不用归还?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首发挑战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