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泡沫经济、消费主义与符号囤积:日本泡沫时代的虚构与现实(上)

作者:莫愁予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迅猛发展,创造出一个象征着繁荣和和平的时代,这一时期通常被标记为“泡沫时代”。尽管表面上呈现出极致的繁荣,但泡沫时代内在却隐藏着过度扩张和脆弱的真相。在这个时期,日本社会的特征是符号囤积和消费主义,即物质财富的追求超越了精神层面的满足。在舒适和超前卫的社会气候中,日本人试图建立一种与世界隔离的意识形态体系,却也反映了对完美世界美好但不切实际的渴求,增加了对泡沫经济的认识。

泡沫经济、消费主义与符号囤积:日本泡沫时代的虚构与现实(上)

尽管对政治运动的热情逐渐减退,理想的追求并未完全消失。意识形态与虚构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随着我们偏向虚构、逃避现实的思维趋势加深,对现实的全面否定和拒绝变得更加显著。这种态度引发了一种困境,人们既不愿意接受现实,又不愿意付出改变的努力。大则认为,在泡沫时代,日本社会主流的末日论式思想观念主宰了公共话语。

这个时代的表现形式,比如动漫、大众媒体,提供了一个实现幻想的舞台,同时反映了现实和虚构的交叉。神秘主义和宇宙崇拜式的新宗教运动的兴起,以及日本特有的社交场所(迪士尼乐园、涩谷等)的人气暴增,都象征着虚构和现实的重叠。

泡沫经济、消费主义与符号囤积:日本泡沫时代的虚构与现实(上)

新记录,即“新人类”的概念,涌现于1985年间,形容那些没有经历战后重建艰难岁月的年轻一代。这一代人在一个技术先进、经济繁荣的国家中成长,不需为生存奋斗且对政治大多漠不关心。他们的人生轨迹被不断消费的文化所定义,而关注点被放在了如何在新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上。这一代与前一代截然不同,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在体现着当时社会的转变。

讽刺的是,正是这批新一代在经济泡沫和消费社会的浸润下享受了所谓的“单身贵族”的生活,又在不远的将来经历了泡沫的破裂和经济的下滑。这种现象彰显了一种愈加浓厚的与传统价值取向的断裂和个人主义的兴起。

泡沫经济、消费主义与符号囤积:日本泡沫时代的虚构与现实(上)

把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迪士尼乐园和涩谷的兴旺以及新人类的兴起,都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对压倒性现实的暂时避世。迪士尼乐园这种完全的逃避现实——一个完美的幻想世界的建造——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隐喻,对于不愿意面对现实问题的泡沫时代日本人格外有吸引力。

关于迪士尼乐园与政治正确内容的融入问题,这引发了一场更广泛的讨论:关于休闲空间是否应该被意识形态占据。许多人认为,迪士尼乐园作为一个专门构建用来暂时逃避日常生活的地方,引入具有政治色彩的内容会破坏这个幻想空间的纯净性。相反,也有人认为,在休闲空间中显性或隐性地介入政治和意识形态,实际是对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反思,因为即便是选择不谈论政治,也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立场。这样的讨论使得“泡沫经济”不仅是经济学的概念,更是文化和社会学领域内关于现代性、消费以及意识形态的重要课题。

泡沫经济、消费主义与符号囤积:日本泡沫时代的虚构与现实(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