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读|河马:“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他也是一种。”

作者:文汇网
夜读|河马:“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他也是一种。”

余友涵老师回归自然了。

余老师最初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正如他的名字所显示的:大度、包容、有涵养。初遇余老师,是1986年,和他的学生王子卫在书店偶遇他。余老师邀我们去离得不远的长乐路画室看看,当时他已经开始在画“黑白圆”。他谦虚地请我这个毛头小子提提意见,我就老实不客气地说了感受,提岀了些不同意见,第二天还写了一页批评他的评论寄给了他。过了几个月再去余老师家,见他把那几幅最早的“黑白圆”自制成一本画册,竟然还把我写的评论贴在第一页上,我暗暗吃惊,这是什么气量!后来问余老师,他说:毕竟你那篇评论是我最早收到的对“圆”的评论,蛮真心的,再说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余老师的谦虚包容是发自内心的,他对他的学生们从不摆架子,总是在一起切磋。经常听见他问:最近在研究哪个画家?有什么心得?后来,我越来越觉得余老师的这种态度是真正能取得不断进步的智慧。有时,我和朋友在艺术观点上有分歧,余老师会告诫我:“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他也是一种。”

余老师很少写东西,写出来的通常也是很简短的“格言”式的话,但都很朴素,通俗易懂,诸如:“艺术一头联系传统,一头联系未来。”“艺术求新,但新不是唯一的目标。”“艺术是创造,但创造不是唯一的要求。”“艺术表现心的自由。”“绘画就像走路,人类发明了汽车和飞机,但还要走路。”至于我亲耳聆听的没有记下的言教那就更多了。余老师有很多“理论”。印象较深的一个是“美就是美中不足”,这是他和我讨论“人性就是人的局限性”时他生发出来的。还有“草地理论”:“一根草绿了,说明草地马上也会绿了”;“帐篷理论”:“帐篷往那边倒,这边就要拉一下;往这边倒,那边就要拉一下” ……太多了!这么些年,我就在这些“理论”引导、帮助之下,成长,变老。

余老师另一个让人深深崇敬的品质,是慈悲善良。他温和谦卑,用流行的话说,很低调,但他的内心却是敏感而火热的。他不仅爱护他的家人、朋友,而且对芸芸众生都饱含着深深的悲悯之心。90年代后期他开始画“啊!我们”系列时,曾对我说过:“我画的都是我魂牵梦绕的东西。”他一直在画抽象画,但不追求不带感情的“纯形式”,而是通过色彩和笔触,让观者自己去体会那些形式的意味。

而对身边的朋友,余老师的慈悲更是无处不在。在我人生处于低谷时,他会骑两个小时自行车来看我鼓励我;每当工作、生活中遇上挫折,他会陪我散步谈心,给出他理性的分析和睿智的建议。有一次深夜我突然身体不舒服,打电话给他,他连忙赶来送我去医院做仔细检察,折腾到早上,后来得知,他一早还要赶到嘉定去上课……

至于余老师在艺术上的成就和对现代艺术的贡献,早就自有公论,最近的“朋友圈”也多有介绍余友涵艺术的文章。我想多说一句的是:他的艺术语言并非仅仅只是对西方绘画语言的学习和借鉴,而是对所有人类艺术经验的学习和体会。余老师很早就和我说过:“我是古今中外的‘拿来主义’。”他的谦虚包容让他能不断地有新的探索,他的慈悲善良又让他具备更深刻的洞察力和表现力。他为探索美而画,也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我觉得他的艺术最核心的就是在表达“道法自然”,而不管古今还是中外,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大智慧。

夜读|河马:“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他也是一种。”

抽象 201404-07(布面丙烯)余友涵

前一阵,读到宋代禅师弘智正觉的一句偈语:“莫道鲲鲸无羽翼,今日亲从鸟道回。”这让我想起余老师的“圆”,特别是其中一张用蓝色画的右上角有块白色的大画(上图)。那张画是他的抽象画里首次出现了具象元素,其实是他早期的一张“黑白圆”,晚年他把那张旧作的笔触和背景色都改成了蓝色。当时他先用电脑打印了旧作照片作草图,草图右上方有块地方弄脏了,但却给他带来新的启发,那天我去他画室,见他涂白了那一块正思考怎么改,我说现在这样看上去让人想到蓝天白云。余老师想了想,没再画下去,于是他的抽象画里就开始有了地球上的蓝天白云。

当时余老师还点化了我一下:你有没有觉得这些自然游走的笔触像一只大鸟?我马上明白了,他是画他喜欢的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鹏其实是古人看到鲸鱼出水时想象它展开双翼化作大鹏。正觉禅师的偈语用“鲲鲸”一词,说明他很明白这个意象的源头:不要以为鲸鱼没有翅膀,你也会亲自经历鱼鸟变化般的天道变化和轮回。偈语体现了禅师对天道、自然、变化、无常、轮回的深刻体悟,而余老师的抽象画也有同样的意味。那张草图后来一直挂在我家墙上。

夜读|河马:“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他也是一种。”

余老师病重时,有天我和汤光明老师去看他,从医院回到家,看着余老师的那张草图,我们都觉得正觉禅师的那句偈语送给余老师很贴切:

莫道鲲鲸无羽翼,

今日亲从鸟道回。

夜读|河马:“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他也是一种。”

来源|文汇笔会

文|河马

编辑|王秋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