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新闻"以前,医院的生活条件不是那么好,水管年久失修,无人担心,几乎付不起每月的水费。住在西宁市南川西路,付了23元钱的杨文奎一边拿出缴费单,一边说道:"现在,想到要安装新的水表,水费也会降下来,小区互相抱怨少了,想起来都太兴奋了。"
南川西路23号是自建住房,现有19户。由于提前建成当年,加上水管网年久失修、运行和漏水情况严重,导致社区居民的用水成本和实际用水量始终不对。"一个月要付十几元的水费,谁能承担呢?""杨文奎说。
"老张,最近下雨了,今天我们党支部就要换成楼场巡逻队了,你怎么看?"今年6月初的一天,南川西路大厦党支部书记杨如林看着支部委员说。于是一群带着"红袖子"的人一起进行安全巡逻,刚到南川西路付23号,居民杨文贵面对面走过来,"杨部长,我要给你打电话,你来看看。"原来,管子里的水一直在滴漏,因为院子里的水管烂了。老阳,别担心,我们马上就向社会汇报了情况。杨如林立即将情况反映到西关街嘉小社区。
贾小社区党委知悉这一情况,立即联系现场的网格工作人员,一起查看情况。为了彻底解决群众的"难事",贾晓社区党委第二天召集南川西路之家党支部和物业公司召开了分院会议,经过三方协商沟通,决定邀请西宁市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经过现场勘察和反复协调,最终确定是物业公司出具了知情同意书,19户家庭签订了重新安装水表的承诺书。
在签署承诺书的当天,南川西路支付了23个活泼的款项,19户各派代表在承诺信中逐一放了19个鲜红的指纹,这19个鲜红的指纹映射了19户家庭的笑脸。
19个承诺,19个红指纹,19个期望。
"虽然南川西路23号的居民不多,但这是居民们的期望,也是对我们社区为人民做事能力的考验。贾小社区党委书记王海英高兴地表示,19个红手指印在后面,不仅是居民的信任,更关系到居民的福祉,是群众肯定的最好见证。老街区能有今天的变化,得益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引领,也把"需求清单"解锁成"服务清单"的实践密码,加大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力度,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我为群众做实事"作为党史学习和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 还有关西街党史学习教育"做"的不断努力,加快改善老社区生活环境。
今天,19户家庭的期望已经实现。西宁市自来水公司最近安排工作人员安装水表,经过几次曲折,终于解决了困扰居民的水费困难、水价问题。"太好了,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高水费了。"驻地杨文奎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