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新聞"以前,醫院的生活條件不是那麼好,水管年久失修,無人擔心,幾乎付不起每月的水費。住在西甯市南川西路,付了23元錢的楊文奎一邊拿出繳費單,一邊說道:"現在,想到要安裝新的水表,水費也會降下來,小區互相抱怨少了,想起來都太興奮了。"
南川西路23号是自建住房,現有19戶。由于提前建成當年,加上水管網年久失修、運作和漏水情況嚴重,導緻社群居民的用水成本和實際用水量始終不對。"一個月要付十幾元的水費,誰能承擔呢?""楊文奎說。
"老張,最近下雨了,今天我們黨支部就要換成樓場巡邏隊了,你怎麼看?"今年6月初的一天,南川西路大廈黨支部書記楊如林看着支部委員說。于是一群帶着"紅袖子"的人一起進行安全巡邏,剛到南川西路付23号,居民楊文貴面對面走過來,"楊部長,我要給你打電話,你來看看。"原來,管子裡的水一直在滴漏,因為院子裡的水管爛了。老陽,别擔心,我們馬上就向社會彙報了情況。楊如林立即将情況反映到西關街嘉小社群。
賈小社群黨委知悉這一情況,立即聯系現場的網格從業人員,一起檢視情況。為了徹底解決群衆的"難事",賈曉社群黨委第二天召集南川西路之家黨支部和物業公司召開了分院會議,經過三方協商溝通,決定邀請西甯市自來水公司從業人員到現場勘察。經過現場勘察和反複協調,最終确定是物業公司出具了知情同意書,19戶家庭簽訂了重新安裝水表的承諾書。
在簽署承諾書的當天,南川西路支付了23個活潑的款項,19戶各派代表在承諾信中逐一放了19個鮮紅的指紋,這19個鮮紅的指紋映射了19戶家庭的笑臉。
19個承諾,19個紅指紋,19個期望。
"雖然南川西路23号的居民不多,但這是居民們的期望,也是對我們社群為人民做事能力的考驗。賈小社群黨委書記王海英高興地表示,19個紅手指印在後面,不僅是居民的信任,更關系到居民的福祉,是群衆肯定的最好見證。老街區能有今天的變化,得益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引領,也把"需求清單"解鎖成"服務清單"的實踐密碼,加大為人民群衆辦實事的力度,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準,把"我為群衆做實事"作為黨史學習和教育成果的重要标準, 還有關西街黨史學習教育"做"的不斷努力,加快改善老社群生活環境。
今天,19戶家庭的期望已經實作。西甯市自來水公司最近安排從業人員安裝水表,經過幾次曲折,終于解決了困擾居民的水費困難、水價問題。"太好了,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高水費了。"駐地楊文奎笑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