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作者:新一白鹿
今天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期的一篇文章揭示了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正在悄然上升。文章指出中国货币的全球使用量激增,这可能使得西方未来的影响复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选择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如果未来发生冲突,西方国家对华实施制裁,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护中国经济。

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在努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如今这一战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5大储备货币。这不仅彰显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同时也反映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华尔街日报记者

《华尔街日报》提到:中国货币的全球使用量激增,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国家层面的推动:近年来,中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促进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降低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

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然而,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来自于西方国家的压力不断增大。他们担心,人民币的国际化会挑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在各种场合对中国施压,试图减缓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成为了当务之急。尽管如此,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仍在稳步推进。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华尔街金融市场

事实上,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维护大陆的经济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大陆对外部金融市场的依赖,增强大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在应对外部风险和压力时,拥有国际化货币的大陆将更加从容自信。

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年中以来,大陆商品贸易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按月计算,其增长幅度超过一倍。

如今,人民币结算已经占据大陆主要商品贸易的约1/4份额,相较于2022年的占比约13%,增速显著。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最新数据进一步揭示了这一趋势:10月份,全球约有3.6%的国际支付采用人民币,这一比例较1月份的不到2%有显著提升,同时也仅略低于9月份的3.7%,后者创下了历史新高。

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乐观,因为部分人民币交易,特别是涉及美国实体的交易,并未纳入SWIFT的统计。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占比的提升,反映出大陆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方面的成果。

近些年来,大陆坚持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不断提升其功能和效率,为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使用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且大陆还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采用人民币结算,降低了汇率波动风险,提高了贸易便利性。

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对大陆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可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借助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可以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然而,面对国际支付市场的高度竞争,大陆仍需在多个方面继续努力:

1、大陆应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

2、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3、加强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提升CIPS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为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使用提供更好支持。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日益紧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成功地取代了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同时俄罗斯也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市场。

如今,中俄双边贸易的绝大部分都是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这一现象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特别是那些在潜在冲突中不太可能站在西方一边的发展中国家。

他们开始认识到:与中国保持紧密的贸易关系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还有助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在能源领域,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保障了大陆能源安全。而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石油出口受到西方制裁,从而降低了国际石油价格,这使得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进一步巩固了国家能源安全。

而在汽车产业方面,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俄罗斯市场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双方在汽车产业的合作不仅带动了双边贸易,还为俄罗斯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中俄”双边贸易合作

此外,中俄双边贸易以人民币结算,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西方金融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开展本币互换和贸易结算业务,中俄之间的本币结算不仅降低了汇率波动风险,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人民币结算的借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和贸易战略,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他们认识到: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民生改善。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在面对未来可能的金融制裁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时,不仅限于贸易领域,更会对资金流动带来巨大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大陆使用美元储备的能力可能受到严重打击,从而影响到大陆的国际金融地位。

此外,资本管制会导致人民币作为投资工具的吸引力下降,进一步影响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角色,尤其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可能加剧人民币的地位困境。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不重要。

在国际形势下,尤其是在西方世界致力于降低对华风险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有利于大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稳定发展。

近年来,大陆政府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全球贸易逐步转型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助于大陆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

随着资本管制的逐步放宽,人民币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吸引外资,推动大陆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提升大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而在全球贸易格局调整的背景下,大陆与周边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愈发紧密。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降低贸易结算成本,提高贸易便利性,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中国经济的发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的大陆有责任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人民币国际化使大陆在国际金融治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有利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东南亚等地,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商品组装成最终产品的重要基地,进而将这些产品运往美国等世界各地。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预示着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零部件出口到这些地区的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东南亚等地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商品组装和出口的重要枢纽。这些地区不仅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使得企业在这里投资建厂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大陆与东南亚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完善,为组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随着大陆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发展,零部件出口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从而推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不断上升。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中国制造业的提升

可以预见,未来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零部件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区将更加便捷,这将对大陆对外贸易和投资产生深远影响。

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有助于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促进大陆与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合作。

随着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汇率波动,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也将有助于大陆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大陆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一些中间国家会因为与中国紧密的贸易往来,选择持有更高的人民币储备。这将有助于增强这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为它们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同时,这也将有助于大陆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稳定人民币汇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大陆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外贸出口方面表现突出,然而近年来,全球贸易的政治分裂现象日益严重,这一趋势现已开始向支付系统领域蔓延。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中国对外贸易

有分析认为:这种状况可能对未来几年亚洲及其他地区的经济、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中,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出于政治目的,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大陆,施加贸易压力,这种做法导致国际贸易秩序受到挑战,支付系统也受到波及。

因为支付系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若受到政治干预,很可能影响全球贸易的正常运行。

支付系统是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涉及跨境支付、货币兑换等多个方面,当支付系统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时,可能导致资金流动受阻,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一旦支付系统出现问题,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甚至波及全球。

美媒:全球经济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的意愿在上升,西方国家很有压力

大陆在亚洲地区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支付系统的分裂使得区域一体化进程面临更大困难。例如:在亚洲地区,一些国家积极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但由于支付系统受到政治因素影响,这一进程受到制约,进而影响亚洲经济的整体发展。

面对这一挑战,大陆应积极应对,维护自身利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大陆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地位。

此外,还需加强国内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总之,全球贸易政治分裂向支付系统扩散,对亚洲及更远地区可能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应共同努力,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金融稳定,促进经济一体化进程。大陆也应积极应对,维护自身利益,为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家人们,你们觉得呢?

大家如果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也是可以来到评论区里面一起来聊一下的。

#文章首发挑战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