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作者:新一白鹿
今天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期的一篇文章揭示了人民币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正在悄然上升。文章指出中國貨币的全球使用量激增,這可能使得西方未來的影響複雜化,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币作為國際支付選擇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如果未來發生沖突,西方國家對華實施制裁,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護中國經濟。

過去幾十年,中國一直在努力推動金融市場的發展和人民币的國際化,如今這一戰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

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資料:人民币在全球貨币儲備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已成為全球第5大儲備貨币。這不僅彰顯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同時也反映出人民币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華爾街日報記者

《華爾街日報》提到:中國貨币的全球使用量激增,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國家層面的推動:近年來,中國政府簽署了一系列雙邊本币互換協定,促進了人民币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

此外,中國還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币業務,降低了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匯率風險。

這些舉措都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國際地位。

然而,人民币的國際化程序也面臨着挑戰:

一方面,來自于西方國家的壓力不斷增大。他們擔心,人民币的國際化會挑戰現有的國際貨币體系,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是以,他們在各種場合對中國施壓,試圖減緩人民币的國際化程序。

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國際化也對國内金融市場的改革和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成為了當務之急。盡管如此,人民币的國際化程序仍在穩步推進。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華爾街金融市場

事實上,在全球經濟格局發生變化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國際化對于維護大陸的經濟安全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币國際化可以降低大陸對外部金融市場的依賴,增強大陸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在應對外部風險和壓力時,擁有國際化貨币的大陸将更加從容自信。

據相關的資料顯示,自2020年年中以來,大陸商品貿易的跨境人民币結算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按月計算,其增長幅度超過一倍。

如今,人民币結算已經占據大陸主要商品貿易的約1/4份額,相較于2022年的占比約13%,增速顯著。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最新資料進一步揭示了這一趨勢:10月份,全球約有3.6%的國際支付采用人民币,這一比例較1月份的不到2%有顯著提升,同時也僅略低于9月份的3.7%,後者創下了曆史新高。

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為樂觀,因為部分人民币交易,特别是涉及美國實體的交易,并未納入SWIFT的統計。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統計

人民币在國際支付中占比的提升,反映出大陸在推進人民币國際化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方面的成果。

近些年來,大陸堅持推進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不斷提升其功能和效率,為人民币在全球範圍内的流通和使用提供了堅實基礎,而且大陸還積極推動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采用人民币結算,降低了匯率波動風險,提高了貿易便利性。

人民币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對大陸企業和金融機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一方面,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采用人民币結算,可以規避匯率波動風險,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在全球範圍内開展業務,借助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可以提高資金營運效率,降低營運成本。

然而,面對國際支付市場的高度競争,大陸仍需在多個方面繼續努力:

1、大陸應繼續推動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提升人民币金融資産的吸引力。

2、加強與國際金融組織的合作,提升人民币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

3、加強跨境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提升CIPS系統的功能和效率,為人民币在全球範圍内的流通和使用提供更好支援。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人民币國際地位的提升

近年來,中俄兩國關系日益緊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烏沖突和西方制裁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成功地取代了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同時俄羅斯也成為了中國汽車産業的重要市場。

如今,中俄雙邊貿易的絕大部分都是以人民币進行結算的,這一現象引起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關注,特别是那些在潛在沖突中不太可能站在西方一邊的開發中國家。

他們開始認識到:與中國保持緊密的貿易關系不僅有利于經濟發展,還有助于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在能源領域,俄羅斯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保障了大陸能源安全。而在俄烏沖突背景下,俄羅斯石油出口受到西方制裁,進而降低了國際石油價格,這使得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進一步鞏固了國家能源安全。

而在汽車産業方面,随着中國汽車産業的迅速發展,俄羅斯市場為中國汽車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雙方在汽車産業的合作不僅帶動了雙邊貿易,還為俄羅斯國内汽車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援和人才教育訓練。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中俄”雙邊貿易合作

此外,中俄雙邊貿易以人民币結算,有助于推動人民币國際化:在西方金融制裁的背景下,俄羅斯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開展本币互換和貿易結算業務,中俄之間的本币結算不僅降低了匯率波動風險,還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人民币結算的借鑒。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人民币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推動了人民币國際化程序。

在這一背景下,許多開發中國家開始調整外交政策和貿易戰略,尋求與中國加強合作。他們認識到:與中國保持友好關系有利于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和民生改善。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在面對未來可能的金融制裁将對全球經濟産生深遠影響時,不僅限于貿易領域,更會對資金流動帶來巨大破壞。在這種情況下,大陸使用美元儲備的能力可能受到嚴重打擊,進而影響到大陸的國際金融地位。

此外,資本管制會導緻人民币作為投資工具的吸引力下降,進一步影響人民币作為儲備資産的角色,尤其在發達國家,這種現象可能加劇人民币的地位困境。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

然而,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不重要。

在國際形勢下,尤其是在西方世界緻力于降低對華風險的背景下,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改變。人民币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日益凸顯,有利于大陸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穩定發展。

近年來,大陸政府積極推動人民币國際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全球貿易逐漸轉型的情況下,人民币的國際地位有助于大陸企業降低匯率風險,提高國際競争力。

随着資本管制的逐漸放寬,人民币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度不斷提高,這将有助于吸引外資,推動大陸資本市場的全球化程序,提升大陸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而在全球貿易格局調整的背景下,大陸與周邊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合作愈發緊密。人民币的國際化有利于降低貿易結算成本,提高貿易便利性,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中國經濟的發展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的大陸有責任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人民币國際化使大陸在國際金融治理中擁有更多話語權,有利于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

近年來,随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産業鍊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特别是東南亞等地,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商品組裝成最終産品的重要基地,進而将這些産品運往美國等世界各地。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币的國際地位也不斷提升,預示着以人民币計價的中國零部件出口到這些地區的前景十分廣闊。

首先,我們要看到的是,東南亞等地具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商品組裝和出口的重要樞紐。這些地區不僅資源豐富、人口衆多,而且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使得企業在這裡投資建廠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大陸與東南亞等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完善,為組裝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随着大陸制造業不斷向高端發展,零部件出口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也在不斷提高。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願意接受人民币作為結算貨币,進而推動人民币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不斷上升。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中國制造業的提升

可以預見,未來以人民币計價的中國零部件出口到東南亞等地區将更加便捷,這将對大陸對外貿易和投資産生深遠影響。

另外,人民币的國際化程序将有助于降低匯率波動風險,促進大陸與東南亞等地區的經濟合作。

随着人民币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企業可以更加靈活地應對匯率波動,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人民币的國際地位提升也将有助于大陸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大陸和東南亞等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援。

最後,一些中間國家會因為與中國緊密的貿易往來,選擇持有更高的人民币儲備。這将有助于增強這些國家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為它們在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争取更多話語權。同時,這也将有助于大陸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穩定人民币匯率,推動人民币國際化程序。

大陸在全球貿易體系中一直占據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外貿出口方面表現突出,然而近年來,全球貿易的政治分裂現象日益嚴重,這一趨勢現已開始向支付系統領域蔓延。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中國對外貿易

有分析認為:這種狀況可能對未來幾年亞洲及其他地區的經濟、金融穩定産生深遠影響。

在目前國際貿易環境中,以美國為首的部分國家,出于政治目的,采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政策,對其他國家,尤其是大陸,施加貿易壓力,這種做法導緻國際貿易秩序受到挑戰,支付系統也受到波及。

因為支付系統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基礎設施,若受到政治幹預,很可能影響全球貿易的正常運作。

支付系統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涉及跨境支付、貨币兌換等多個方面,當支付系統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時,可能導緻資金流動受阻,加劇金融市場的波動。

特别是在亞洲地區,許多國家的金融體系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外部沖擊:一旦支付系統出現問題,可能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甚至波及全球。

美媒:全球經濟用人民币進行貿易的意願在上升,西方國家很有壓力

大陸在亞洲地區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一體化成為各國發展的重要戰略,然而支付系統的分裂使得區域一體化程序面臨更大困難。例如:在亞洲地區,一些國家積極推動區域金融一體化,但由于支付系統受到政治因素影響,這一程序受到制約,進而影響亞洲經濟的整體發展。

面對這一挑戰,大陸應積極應對,維護自身利益,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國際貿易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動人民币國際化程序,提升大陸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地位。

此外,還需加強國内金融體系建設,提高金融風險防範能力。

總之,全球貿易政治分裂向支付系統擴散,對亞洲及更遠地區可能産生深遠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各國應共同努力,維護國際貿易秩序和金融穩定,促進經濟一體化程序。大陸也應積極應對,維護自身利益,為全球貿易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家人們,你們覺得呢?

大家如果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也是可以來到評論區裡面一起來聊一下的。

#文章首發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