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作者:我最棒棒棒

前言

钟会,拥有张良之谋,统领着二十多万的兵锋,声势浩大,却在造反的征途上遭遇了不可逆的失败。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其失败的原因成为历史学者们探讨的焦点之一。

这位状元郎,拥有高超的谋略才能,将张良之计发挥得淋漓尽致,军队的规模更是庞大,几近不可阻挡。然而,为何他在造反的计划中居然未能支撑三天就崩溃呢?

或许在钟会的抱负和野心之下,隐藏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是内外交困,还是谋士之间的矛盾?是军心涣散,还是外部势力的干扰?钟会的失败或许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力量的交织作用。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一 魏晋骄子,少年得志

钟会生于208年,幼年就失去了父母,算是典型的落魄少年。然而家世并不僵化的东汉末年,却为他的仕途发展提供了机会。

钟会自小便聪慧过人,又有几分冷峻性格。16岁时他便通过科举进入郡府任职,后又历任几个县令。这期间,钟会就展现出在文武治理上的全面天赋。

比如有一次,本县发生了规模不小的盗匪袭击。钟会不惧强敌,亲自带队反击,并设伏将其全歼。从此,打击奸匪有了好的开端。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再比如边境少数民族骚扰的事件。钟会上表朝廷,礼貌而坚决地提出加强当地备战力量。很快,他提议的防卫措施就让他的辖区恢复了安定秩序。

如此类推,无论文句峻整的奏章,还是果决捍卫的作为,都让他在仕途上渐入佳境。甚至当他调任魏郡太守之时,已是身穿朝服的二品官了。这一时期的钟会,基本就是仕途顺风,前程似锦的典型。当然,野心也正在他的心中萌芽。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二 曹魏用兵,从龙骧图

三国鼎立后,曹操逝世,曹丕篡汉,魏国皇权确立。此后数十年间,司马懿等人先后掌权,国力日益强盛。与之对比的是,东吴实力基本处于瓶颈,而蜀汉则是内忧外患,逐渐走向衰落。

在这种背景下,消灭蜀汉、完成北伐统一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260年,司马昭废黜曹奂,让傀儡皇帝曹髦登基。此时的魏国,就是虎视眈眈蜀汉的最佳时机。

261年冬,邓艾上书司马昭,力陈灭蜀的重要性。果然,当年春天,魏文帝曹奂就敕命开战。这次讨伐也给了钟会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当时的钟会,已是魏国一品大臣,受司马昭重用。他在朝中也一直主张用兵,为打开战局积极呼吁。如今大军压境,他自然也不会错过立功的良机。

于是在262年秋,钟会便上表自请,要求统领步骑十万,直取蜀汉后方要地汉中。鉴于他在对远交少数民族用兵中的丰富经验,司马昭欣然批准。

如此,历练 20馀年,文韬武略并重的钟会,也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征讨大战,同时也将决定他命运的胜负关头。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三 文韬武略,取蜀立功

263年正月,各路大军云集长安,准备西征。与此同时,蜀汉朝廷也意识到魏国来势汹汹,紧急调集边关军队,试图死守。

钟会带领先锋军队也在极寒天气里翻山越岭,历尽艰辛进入巴蜀腹地。三月间,他便攻占蜀汉辖下数个小城。很快,钟会的军队就杀到剑阁要隘,蜀军主力也前来抵御。

此时此地,正是决胜千里的关口。蜀汉大将姜维也亲自坐镇指挥,誓死一战。两军对垒,气氛凝重到了极点。钟会并不急于进攻,而是细细商量对策。他派出轻骑兵去侦查敌情,自己则登上山头遥望蜀军阵地。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分析后,钟会决定采取出其不意的方案。他利用夜间掩护主力从小道进发,亲自带领一队弓弩手绕到侧后发动突袭。第二天拂曉,钟会三面出其不意夹击姜维大营。蜀军猝不及防,大败而去。一个个要隘就这样被魏国大军攻克,蜀汉防线日渐崩溃。

剑阁失守的噩耗,也让成都城内人心惶惶。而后主刘禅做出投降,灭国已成定局。随后,汉中和剩余城池也在魏军进攻下接连失守。

经此一役,可以说钟会用兵方面的能力已经充分展现:他不仅善于总揽大局,还能亲率先锋,临机应变。 想必,没人会对他这个功臣的地位产生怀疑了。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四 暗度陈仓,图谋不轨

然而就在大功告成的背后,我们的主角钟会却开始暗生异心。他意识到,此次的大捷已经让他在军中的威望无人可及。如果可以进一步当道,夺取政权也并非没有可能。

于是,钟会开始和蜀汉降将私下交往。他拉拢姜维等人积蓄势力,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发动政变。与此同时,钟会又在给司马昭的奏报中恶意中伤邓艾,诬陷对方谋反。

果然,邓艾很快就被司马昭逮捕入狱。钟会于是名正言顺地接手邓艾的军队,手握二十多万散漫在汉中的军队。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与此同时,他又以皇帝密旨为名,要求全军南返进攻魏国腹地。消息一出,全军哗然。然而出于种种顾虑,也没有人敢公开质疑钟会。

如此,钟会也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掌控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集团,随时可以发动叛乱。对于军功赫赫的他来说,这无疑也是决胜千里的大好良机。

钟会自认,有之才的自己一定可以大展宏图。哪知,这一时的好大喜功,竟成就了日后覆灭的序幕。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五 军心涣散,谋反失败

军令如山的钟会,立刻调转了矛头,率大军向长安开拔。然而,他高兴还来不及,就遭遇了第一次打击。

原来,灭亡在即的蜀汉国人,哪里会真心投靠新来的魏国主帅?更不用说,钟会手下还掺杂了邓艾麾下的魏国老兵。他们对主帅心怀芥蒂,更加不愿向汉中故土举兵。

如此一来,本就杂牌军混编的大队人马,立刻显现出严重的内讧现象。哪还有什么斗志和向心力?更不要说,还有蜀汉残部在背后捣乱。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另一方面,钟会轻举妄动的行为也让他在魏国官场上瞬间失去所有盟友。司马昭更是立刻辗转打点,安排心腹把守各地要隘和长安。

果然,刚开拔三天,钟会的军队就在各路阻截下。而敌后无援的他,也在得知大势已去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

至此,钟会贪功的背叛计划就以最快的速度落幕。失败的教训也让他明白,在江湖权谋面前,自己始终只是新手一个。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六 枉死谷中,悲剧人生

失败的结局,让钟会一夜之间从云端跌入谷底。更残酷的是,他还没来得及面对处境,就被押往洛阳凌迟处死。

年仅55岁的他,就这样搭上了整个谋反集团一道殒命。当然,和钟会一起殉难的,还有从前的心腹和新结的盟友,比如姜维等人。

许多人为超常颖悟和青云直上的钟会叹息;也有人认为他咎由自取,死有余辜。无论评价如何,钟会的确就是政坛新手,还没学会在漩涡中自救。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其实,早在决定背叛的那一刻起,钟会就已经注定了失败。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哪个权势集团会容忍心腹突然翻脸。最终结局,也不过是拥有最高权力者手中消逝的一只螳螂。

但是另一方面,失败之下的钟会同样也值得体谅。作为一个仕途家,怎会没有点报效国家,一统天下的宏图?只能说,时运不济,野心家也只能成为江湖弃子。

而对于我们的钟会而言,正是权力的诱惑让他逐步自取覆灭。先是轻敌,继之麻痹大意,种种的盲点都让他在叛乱中立足未稳。可叹可叹,人生几何?他终究也逃不过命运的嘲弄。

钟会有张良之谋,又有二十多万拥兵,为何造反不到3天失败呢?

七 结语

作为历史人物,钟会和他短暂的反叛,的确留下了一个千古佳话。它同时也给后世带来警示——不要重蹈覆辙。

很多野心家都是从功成名就开始堕落的。当面前的权力越大,越容易醉生梦死,忘记脚下的政治漩涡。

稳扎稳打永远最重要。否则哪怕一时得势,也很难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与奸佞小人为伍,注定害己害人。真正的盟友,才是路上最好的伙伴。

无论如何,钟会这样一个多面手,本可能大有作为。只因处变不惊,甘作鸿门宴上的犬羊。但愿看到这里的你我,千万不要重蹈覆辙。作为普通人,平平淡淡才是正道;即便身居高位,也切记法不容情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