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祛湿离不开这四味药,别再四处找了,就在这个方子里了!

作者:上洋中医宛医生

邻居张阿姨上周末到我家来,说自己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感觉糊了一层油似的,让我给她开个方。

我仔细询问了她的症状,她近日感觉到胸闷气短,进食后恶心。更主要的是,腹部总有胀满的感觉,时不时就想去上厕所,排泄物色黄味臭,泄后腹胀缓解,舌苔黄腻。我让她躺到床上,双腿屈曲,腹部触诊后并未发现有包块。

我判断她这是由于气机不顺,水湿内蕴,日久化热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于是想到了温病条辨中的加减正气散系列方,其中的三加减正气散就很适合这些症状的治疗。她喝了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反馈很好。

我们身体内的物质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并不是固定不动的。我们体内的气像河流一样奔流不息的运行,从而推动携带体内其它物质循环、交换。如果气停下了脚步,堵塞在一起,那么我们体内的物质也会堆积,停留在哪里,哪里就出现问题。

当气的运行受阻时,就无法推动体内水液代谢,水湿就会停聚在身体内的角落里,时间长了就生成湿热。粘在我们的皮肤上,脾胃里,就像下水道里的淤泥,黏黏糊糊好不清爽,此时就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了。

当黏糊的水湿糊在肺上,我们的呼吸就没有那么顺畅了,就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

因为脾胃里有水湿停留,所以会恶心,腹部胀满,当排泄后,堵塞的气和水湿暂且排出去一部分,症状就有所缓解。

由于水湿化热,所以排泄物中也会体现出热象,色黄味臭;在舌象上也有体现,舌苔会变得黄腻。

祛湿离不开这四味药,别再四处找了,就在这个方子里了!

三加减正气散

藿香正气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药,市面上有各种剂型在销售,例如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水等,我们可以通过个人情况来选择。

但提到三加减正气散,或许就有些陌生了,很多人并不了解“加减正气散”这一类方剂。

《温病条辨》中记载了五种加减正气散,这五种正气散都有脘闷、脘胀的水湿凝滞,气机郁阻征象,所以五个方子都是以藿香、厚朴、陈皮、茯苓为基础用药,来醒脾、行气、利湿的。

然而每一个方子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作用,在上面四味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表现,进行加减应用。

其中,三加减正气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它是一剂理气化湿,兼以泄热的妙方。如果出现了胸闷气短,胃脘腹部胀满,伴有恶心,腹泻,舌苔黄腻等一系列由于气机不畅,湿热蕴里引发的症状,就可以试试这个方。

组成:

藿香,厚朴,陈皮,茯苓皮,杏仁,滑石,水煎服。煎煮时要注意,滑石为粉末状,容易导致药液浑浊,应该包煎。

藿香

藿香,药物性质辛,微温,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

《本草正义》中记载:广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所以方中使用芳香开泄,清热利湿的藿香来宣畅气机,理气和中,化掉湿浊,可以藿香叶和藿香梗一同使用。

再用藿香搭配厚朴、陈皮来燥湿除满。厚朴苦降下气,辛温燥烈,陈皮,是一种理气药,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茯苓皮

是茯苓菌核的干燥外皮,属于多孔菌科等一种真菌,是一种利水渗湿药。加工“茯苓片”“茯苓块”等药材时,收集削下的外皮,阴干,就是茯苓皮了。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气,胜似大腹皮。味甘、淡,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很好的利水消肿作用,能消去体内多余的水湿。

杏仁

性温而味苦,有小毒,具有降气定喘、宣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本草思辨》中记载:杏有脉络为心果,仁则主通脉络之气而为肺果。

方中用杏仁来开宣肺气,通大肠气。上下两个方向打开通道,一边从上面宣发出去,另一边从下面排泄出去,两条路一起通行,更有利于气带着水湿快快走出去。

滑石

因为它的药性滑利而得名。具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的作用。滑石性甘、淡、寒,从下排出水液的同时,还可以把体内的热也泄出去,让那些附着在我们体内的黏腻淤泥坐着滑梯滑出去。

整个方子既可以理气行气,健脾胃,畅通三焦气机;又可以排泄水湿,疏散热邪,解救脾胃于“水火之中”。

脾气得健,运化功能就强,水湿就能够被运走;胃中热邪得以去除,胃的功能就恢复正常了。

正气散家族应用

在详细了解三加减正气散后,我们再来看看其它四个加减正气散,如果症状符合,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加减使用。

一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梗、厚朴、茯苓、陈皮、杏仁、神曲、麦芽 、绵茵陈、大腹皮。

主要治疗症状:脘腹胀满,大便不爽。

这是由于湿邪郁滞三焦,影响了气机的升降,所以加上杏仁来宣降上焦,加上神曲、麦芽疏导中焦,加上茵陈、大腹皮通调下焦,当气机升降恢复正常了,郁滞的湿邪得以排出,脘腹胀满、大便不爽的症状就自然消失了。

二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梗、厚朴、广陈皮、茯苓皮、防己、大黄豆卷、通草、薏苡仁。

主要治疗症状:脘闷,大便溏,身体疼痛,舌苔白。

这是由于湿邪郁滞三焦,痹阻腠理而出现的一系列表现,所以配伍了防己、薏苡仁来通痹,解决身体疼痛的问题,加上大豆黄卷(刚发芽的黑豆)、通草来利小便以实大便。

四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厚朴、广陈皮、茯苓、草果、山楂、神曲。

主要症状:秽浊湿邪等阻滞于里,舌苔白滑。

主要是由于寒湿阻于气分而导致的,所以加了性质辛热的草果,芳香化湿,温运脾阳;加上山楂、神曲消积导滞,促进运化能力。

五加减正气散

组成:藿香、厚朴、陈皮、茯苓、苍术、大腹皮、谷芽。

主要症状:脘闷,泄泻。

主要是由于湿邪较严重,所以在治疗时要燥湿、运脾,加上苍术来燥湿,使用大腹皮行气宽中,加上谷芽来升发胃气。

在这五个加减正气散中,一、二、三加减正气散都是侧重于治湿重于热的方剂,四、五加减正气散是治寒湿为患的方剂。在临床使用时要辨清寒热,才能对症下药。

使用注意:

1.婴幼儿不宜使用。

2.体虚者及孕妇慎服。

3.阴虚体质者不宜使用。

4.药物剂量加减时应注意,杏仁有小毒,不宜过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