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祛濕離不開這四味藥,别再四處找了,就在這個方子裡了!

作者:上洋中醫宛醫生

鄰居張阿姨上周末到我家來,說自己渾身上下都不舒服,感覺糊了一層油似的,讓我給她開個方。

我仔細詢問了她的症狀,她近日感覺到胸悶氣短,進食後惡心。更主要的是,腹部總有脹滿的感覺,時不時就想去上廁所,排洩物色黃味臭,洩後腹脹緩解,舌苔黃膩。我讓她躺到床上,雙腿屈曲,腹部觸診後并未發現有包塊。

我判斷她這是由于氣機不順,水濕内蘊,日久化熱所引發的一系列症狀。于是想到了溫病條辨中的加減正氣散系列方,其中的三加減正氣散就很适合這些症狀的治療。她喝了一周後,症狀明顯改善,回報很好。

我們身體内的物質處于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态,但并不是固定不動的。我們體内的氣像河流一樣奔流不息的運作,進而推動攜帶體内其它物質循環、交換。如果氣停下了腳步,堵塞在一起,那麼我們體内的物質也會堆積,停留在哪裡,哪裡就出現問題。

當氣的運作受阻時,就無法推動體内水液代謝,水濕就會停聚在身體内的角落裡,時間長了就生成濕熱。粘在我們的皮膚上,脾胃裡,就像下水道裡的淤泥,黏黏糊糊好不清爽,此時就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了。

當黏糊的水濕糊在肺上,我們的呼吸就沒有那麼順暢了,就會有胸悶、氣短的感覺。

因為脾胃裡有水濕停留,是以會惡心,腹部脹滿,當排洩後,堵塞的氣和水濕暫且排出去一部分,症狀就有所緩解。

由于水濕化熱,是以排洩物中也會展現出熱象,色黃味臭;在舌象上也有展現,舌苔會變得黃膩。

祛濕離不開這四味藥,别再四處找了,就在這個方子裡了!

三加減正氣散

藿香正氣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藥,市面上有各種劑型在銷售,例如藿香正氣滴丸、藿香正氣水等,我們可以通過個人情況來選擇。

但提到三加減正氣散,或許就有些陌生了,很多人并不了解“加減正氣散”這一類方劑。

《溫病條辨》中記載了五種加減正氣散,這五種正氣散都有脘悶、脘脹的水濕凝滞,氣機郁阻征象,是以五個方子都是以藿香、厚樸、陳皮、茯苓為基礎用藥,來醒脾、行氣、利濕的。

然而每一個方子都有它自己獨特的作用,在上面四味藥物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症狀表現,進行加減應用。

其中,三加減正氣散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它是一劑理氣化濕,兼以洩熱的妙方。如果出現了胸悶氣短,胃脘腹部脹滿,伴有惡心,腹瀉,舌苔黃膩等一系列由于氣機不暢,濕熱蘊裡引發的症狀,就可以試試這個方。

組成:

藿香,厚樸,陳皮,茯苓皮,杏仁,滑石,水煎服。煎煮時要注意,滑石為粉末狀,容易導緻藥液渾濁,應該包煎。

藿香

藿香,藥物性質辛,微溫,歸脾、胃、肺經,有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的功效。

《本草正義》中記載:廣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于燥熱,能祛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怠倦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

是以方中使用芳香開洩,清熱利濕的藿香來宣暢氣機,理氣和中,化掉濕濁,可以藿香葉和藿香梗一同使用。

再用藿香搭配厚樸、陳皮來燥濕除滿。厚樸苦降下氣,辛溫燥烈,陳皮,是一種理氣藥,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幹燥成熟的果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茯苓皮

是茯苓菌核的幹燥外皮,屬于多孔菌科等一種真菌,是一種利水滲濕藥。加工“茯苓片”“茯苓塊”等藥材時,收集削下的外皮,陰幹,就是茯苓皮了。

《本草綱目》中有記載,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氣,勝似大腹皮。味甘、淡,性平,歸肺、脾、腎經,具有很好的利水消腫作用,能消去體内多餘的水濕。

杏仁

性溫而味苦,有小毒,具有降氣定喘、宣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本草思辨》中記載:杏有脈絡為心果,仁則主通脈絡之氣而為肺果。

方中用杏仁來開宣肺氣,通大腸氣。上下兩個方向打開通道,一邊從上面宣發出去,另一邊從下面排洩出去,兩條路一起通行,更有利于氣帶着水濕快快走出去。

滑石

因為它的藥性滑利而得名。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暑的作用。滑石性甘、淡、寒,從下排出水液的同時,還可以把體内的熱也洩出去,讓那些附着在我們體内的黏膩淤泥坐着滑梯滑出去。

整個方子既可以理氣行氣,健脾胃,暢通三焦氣機;又可以排洩水濕,疏散熱邪,解救脾胃于“水火之中”。

脾氣得健,運化功能就強,水濕就能夠被運走;胃中熱邪得以去除,胃的功能就恢複正常了。

正氣散家族應用

在詳細了解三加減正氣散後,我們再來看看其它四個加減正氣散,如果症狀符合,就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加減使用。

一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梗、厚樸、茯苓、陳皮、杏仁、神曲、麥芽 、綿茵陳、大腹皮。

主要治療症狀:脘腹脹滿,大便不爽。

這是由于濕邪郁滞三焦,影響了氣機的升降,是以加上杏仁來宣降上焦,加上神曲、麥芽疏導中焦,加上茵陳、大腹皮通調下焦,當氣機升降恢複正常了,郁滞的濕邪得以排出,脘腹脹滿、大便不爽的症狀就自然消失了。

二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梗、厚樸、廣陳皮、茯苓皮、防己、大黃豆卷、通草、薏苡仁。

主要治療症狀:脘悶,大便溏,身體疼痛,舌苔白。

這是由于濕邪郁滞三焦,痹阻腠理而出現的一系清單現,是以配伍了防己、薏苡仁來通痹,解決身體疼痛的問題,加上大豆黃卷(剛發芽的黑豆)、通草來利小便以實大便。

四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厚樸、廣陳皮、茯苓、草果、山楂、神曲。

主要症狀:穢濁濕邪等阻滞于裡,舌苔白滑。

主要是由于寒濕阻于氣分而導緻的,是以加了性質辛熱的草果,芳香化濕,溫運脾陽;加上山楂、神曲消積導滞,促進運化能力。

五加減正氣散

組成:藿香、厚樸、陳皮、茯苓、蒼術、大腹皮、谷芽。

主要症狀:脘悶,洩瀉。

主要是由于濕邪較嚴重,是以在治療時要燥濕、運脾,加上蒼術來燥濕,使用大腹皮行氣寬中,加上谷芽來升發胃氣。

在這五個加減正氣散中,一、二、三加減正氣散都是側重于治濕重于熱的方劑,四、五加減正氣散是治寒濕為患的方劑。在臨床使用時要辨清寒熱,才能對症下藥。

使用注意:

1.嬰幼兒不宜使用。

2.體虛者及孕婦慎服。

3.陰虛體質者不宜使用。

4.藥物劑量加減時應注意,杏仁有小毒,不宜過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