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织金县群建村:“党员公约”亮出言行标尺 约出新作为

作者:天眼新闻

“群建发展想更好,艰苦奋斗不可少;党章党规熟记牢,党员义务履行好……”眼下,走在织金县大平乡群建村,可以看到每名党员家门口都贴着一份《群建村党员公约》。不到100字的“党员公约”,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形式,写明了全村党员应该遵循的规矩、应该兑现的承诺。

织金县群建村:“党员公约”亮出言行标尺 约出新作为

地处东风湖畔的群建村,与黔西市化屋村隔河相望,村内三面悬崖一面临水,辖2个村民组134户571人,群众苗族92.6%,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过去,由于村子比较偏僻,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导致村级事务管理难度较大,矛盾纠纷多。

怎样让群众转变观念、逐步富裕起来,成为摆在该村党支部面前的现实难题。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要让群建村涅槃重生,还得看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群建村党支部书记袁贵明的话掷地有声。

为推动党员自觉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建村从拟定《党员公约》开始,围绕“组织建设、村级发展、社会治理和群众需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求及村实际发展需求,在广泛征求意见并经党员大会集中讨论后,群建村围绕纪律作风、干事创业、履职作为、服务群众等5个方面,制定了十二项公约内容。

袁贵明说,“部分党员确实存在党性觉悟不高、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等问题,归纳提炼后的‘党员公约’便于记忆,能更好地促进党员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勇担当、有作为。”

织金县群建村:“党员公约”亮出言行标尺 约出新作为

今年以来,在毕节市实施“党建五项行动”工作部署下,为全面提高村无职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群建村采取以立诺定约的形式,结合辖区实际,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率先制定了全省首份《党员公约》,切实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之前,除少数村干部,很多无职党员身份意识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全村党员开门定约亮身份,家门口晒出公约,让一些常年‘隐身’的党员身份意识被唤醒,行为有了‘标准线’,身上多了‘紧箍咒’,说话办事更得体,对群众服务更上心。围绕《公约》设岗定责,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建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勇介绍。

从征集开始,公约内容由党员自己定,党员大会公开承诺,上墙立书,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每半年进行一次“党员评议”,由全体党员和群众参与,面对面对党员表现打分。

“一方面用‘党员公约’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我们还设置了配套‘硬约束’保障公约执行兑现。”袁贵明介绍说,为进一步监督公约履行情况,村党支部还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党小组长组成的村级监督小组,坚决制止党员违反公约的行为。

织金县群建村:“党员公约”亮出言行标尺 约出新作为

自公约推行以来,群建村干群关系融洽了、邻里之间和谐了,产业水平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还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贵州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

“《党员公约》引领党员担当有为,让党员带头干、走在前,引领群建村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生态文旅、民生实事等竞相建功、争当先锋。群众对照学、跟着做、主动议,变‘冷眼看’为‘热心干’,成了群建村党支部最简单、最朴实的‘治村法宝’,由此洐生出《村规民约》,更是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最终由少数党员的‘独唱’变成全村人民的‘合唱’。”原群建村主任袁值友对《党员公约》带动《村规民约》发自内心地赞叹。

学习《党员公约》、践行《党员公约》,如今已成为了群建村的特色党建活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调整完善公约内容,创新承诺公开方式,让党员群众都知晓、同监督。同时,抓好党员日常履约的督促检查,创新建立党员日常履责登记表,让‘党员公约’更有感染力、生命力。”郭勇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王星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