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作者:紫星薇辰

掏出你家里那套典藏多年的第三套人民币,仔细观察那张价值4万元的1元纸币的图案,你发现了什么?

没错,在这张发行自1960年的1元古币上,印刷的图案正是一位身着工装、短发齐耳,开着一辆国产 “东方红”拖拉机好不潇洒畅快的女拖拉机手。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此人名为金茂芳,山东济宁人士。1959年,金茂芳开着拖拉机驰骋在新疆河石子总场的耕田里劳作的画面,被文艺部同志用相机记录下来的那年,她才不过二十六岁。

要知道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纸币的国家,大陆在发行纸币时,对于纸币图案的设计和选用,可谓是非常讲究的。且不说发行出来的纸币必须符合时代的主旋律,即便是上面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小巧思,无一不饱含了深刻的普世意义。

而作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疆军区的女拖拉机手,金茂芳竟然仅凭一次普普通通的劳作就被载入了国家人民币的发行史册中。

此等殊荣倒让人不禁好奇,在这位女拖拉机手身上究竟发生何等惊心动魄的故事了。

而令人惊奇的是,像金茂芳这样成为了 1元券正面的“女拖拉机手”原型这样光荣的事情,作为“女拖拉机手”原型本人,金茂芳竟然也是时隔40多年后,从旁人口中意外得知的。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妈妈,只要你答应送我去读书,我就答应做表哥的童养媳”

说起金茂芳的身世,也算是那个艰苦年代,穷苦家庭出身的女孩们的缩影了。

1933年11月,金茂芳出生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县的一户贫苦人家。和其他穷人家的孩子相比,金茂芳家里的困难程度更甚。

因为劳累过度,金茂芳的父亲在她年仅两岁的时候就早早离开人世,仅留下金茂芳娘俩相依为命。

父亲早逝,母亲又只是一个瘦弱无依的可怜女人。为了养活娘俩,母亲无奈之下只能带着金茂芳,再嫁到同村的一户丧偶的男人家过日子。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事实上,无论在那个年代,每户穷苦人家家里,总会满足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越穷的家庭,就越是爱生娃娃。而家里生养了越多的娃娃,日子反而越过越穷。

毋庸置疑,金茂芳和母亲投奔的这户男人家,也正好满足了这个“穷人铁律”。

因为继父家中本就有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供养,作为外来女,金茂芳在这个家里也不过是在夹缝中生存,饱一顿饿三顿罢了。

眼看着家里已经揭不开锅来供养自己这个可怜的女儿了,妈妈犹豫地金茂芳提出,不如现在早早嫁去表哥家里,也不至于跟着她在家里挨饿受冻。

这里的“早”可得是多早?要知道,妈妈和金茂芳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金茂芳可才刚满10岁啊。

一个年仅10岁的小丫头嫁做人妇,说的好听点那叫娃娃亲,说的不好听那不就是旧社会里的童养媳吗?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旧社会童养媳

众所周知,区别于正常的男女婚嫁,童养媳在男方家里的地位基本和长工差不多。

除了多了一项成年时要负责给男方家传宗接代的任务外,像长工要做的耕地插秧、洗衣做饭等劳作,更是一样都不能落下。

甚至比长工更悲惨的是,即便干了这么多活,因为童养媳打小跟着婆家同吃同住。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她付出的劳动连基本的月钱都讨不来。

然而,即便早已预料到了未来的悲惨生活,心疼母亲处境不易的金茂芳在听完母亲的话后,还是懂事地答应了下来。

不过,在正式答应母亲的建议之前,想起自己经过村里学堂时听见的那阵悦耳的读书声,金茂芳鼓足勇气向母亲提出了出嫁前唯一的请求:

“妈妈,只要你答应送我去读书,我就答应做表哥的童养媳。”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一个个子还没有灶台高的10岁小姑娘,为了不拖累家里的大人,甚至不惜答应去别人家当童养媳。像金茂芳这样“一时兴起”的读书的请求,又有什么不能答应呢?

为了安抚这个可怜的女儿,含着不舍和愧疚的泪花,母亲点点头同意了。

1943年,10岁的金茂芳带着所谓的嫁妆,实则几套缝了又补的干净衣服住进了表哥家。

诚如上文所讲的那样,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童养媳的日子属实不太好过。每天睁眼,都是数不尽的家务活。

洗衣做饭,打扫尘除,甚至是割麦喂猪。这些大人们干下来都累得够呛的活,便是这个小丫头作为童养媳每日要做的“必修课”。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姐社会童养媳

不过在这些苦涩的日子里,唯一让金茂芳感受到的一点甜,便是表哥一家在金茂芳读书的问题上相对比较开明,允许她在不耽误家务活的前提下,进入当地学校念书。

1948年,15岁的金茂芳与表哥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听闻当地的萌芽乡村师范学校为了普及农村教育,开放了农村户口入学的绿色通道。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金茂芳想都没想就报名参加了。

在表哥一家的支持下,金茂芳顺利进入到萌芽乡村师范学校半耕半读。环境造就人生。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在这个健康良好的氛围的环境里,金茂芳不仅学习到很多知识,还接受到了许多独立女性的先进思想理念。

“妇女能顶半边天。既然都是人,那些男人能做的事业,我们女人又怎么干不得?”

一次观看学校播放的《巾帼英雄》这部电影时,听到这句发人深省的台词,金茂芳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震感。

“谁说女子不如男!”而金茂芳这种对电影中 “女性当自强”观点的深深认同感,也为后来金茂芳这个女儿郎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会开拖拉机的女人埋下了伏笔。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女拖拉机手成为1元纸币的原型人物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王震将军接到上级的指示,率领10万大军挺进新疆开展生产大运动。

尽管王震将军抵达新疆迪化机场时,对于屯垦的任务壮志凌云。然而,要想让这块166万平方公里,尤其到处都是戈壁荒漠的土地枯木逢春,又哪里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呢?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的确,在新疆垦荒工程的初期,包括王震将军在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都被这片漫漫戈壁折腾地够呛。不过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而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一大批年轻新兵搭乘西行列车,从五湖四海来到这片疆域。

没过几年,祖国西部的戈壁荒漠就在这群人的努力下,蜕变成为了养一方水土的绿洲了。

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开垦队伍中一员,金茂芳是在1952年的8月1日,即当年的建军节正式参军的。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那天,听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决定从山东省招一批建设新疆的女兵时,为了响应国家开发建设大西北的号召,19岁的金茂芳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和其他1000余个山东女孩一起踏上了那辆入疆的绿皮火车。

“回想那个自己时候的真是又莽又勇敢啊。其实在踏上火车之前,我连新疆这个地方在哪都还不知道,只知道它离我的家乡是33天的车程。”

每每回忆起往事,金茂芳的眼里总是饱含着泪花。

“不过后来在新疆石河子和老兵们住了几天我就明白了。这儿,是走在戈壁滩,几公里都遇不着个活人的地方;是喝水都得靠拖拉机从外地拉运的地方;是白天热的要命,冬天冻得发颤的地方。是需要我们这些女兵开垦建设的地方。”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哪里有祖国的召唤,哪里就是军人奔赴的方向。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女兵,在屯垦戍边、艰苦奋斗这方面,金茂芳做的一点都不比那些男兵们逊色。

无论是开垦耕田的体力活,还是纺纱纳鞋底的细活,她总是能用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任务。

或许是看出了这个勤劳勇敢的小姑娘颇有一番“花木兰”般巾帼女英雄的品质。在安排各个女兵的工作去向时,组织毫不犹豫地将其安排到了拖拉机驾驶培训班,让她跟着机耕队的成员们一起屯垦拓荒。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每一台拖拉机都在生产中起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而谁要是能掌握好这项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别说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横着走”,就算是在全国的生产作业中,也是个难得的“香饽饽”。

更别说,就当时中国驾驶拖拉机的人员来说,金茂芳也算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开拖拉机的女人了。

在经过一年多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后,1953年3月,金茂芳这个“香饽饽”被正式分到了原石河子总场机耕队,担任苏联产“莫特斯”拖拉机的女拖拉机手。

第一次实战的那天,饶是一向个性潇洒的金茂芳也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看着眼前这个连操纵杆都得用二三十斤的力才能拉动的大家伙,金茂芳不住地在心底给自己打气:“金茂芳同志啊,从今往后这台拖拉机可就是你的孩子了。面对自己孩子,你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就是在这种幽默诙谐的自我安慰下,金茂芳顺利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驾驶任务。

春种秋收,寒来暑往。在接下来长达10年的驾驶中,金茂芳也从曾经那个连坐在拖拉机上都腿软的稚嫩新手成长为一天能播种8公顷地的拖拉机“老司机”。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而这个惊人的数字,甚至比队里大部分男拖拉机手还要多。

由此,这个坚强独立的女孩也再次用行动证明了她在15岁那年,观看《巾帼英雄》时发出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感慨。

事实上,回顾那些年担任女拖拉机手的时光,金茂芳也不是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例如这台被金茂芳视作“好大儿”的拖拉机,就曾在工作期间给她增添了不少麻烦。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夏天太热,就得时刻盯着拖拉机的水箱,给它加水,还得是那种烧过的凉开水;

冬天太热,还得一遍遍用摇把子摇车打火,否则当场就能给你闹罢工。

有一次更严重的是,因为冬天的气温太冷,直接把油管里的油给冻住了。为了不耽误干活,我只能用嘴将油管给焐热了。

可等油管的温度回升了,我的嘴皮子可就遭大罪了。”

回想起这台“莫特斯”拖拉机在工作时给她闹出的幺蛾子,金茂芳连连感叹这个家伙真是比她的亲儿子还要娇气嘞。

“不过没办法,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哪怕再苦再累咱也得宠着不是?何况要是没有这个儿子,新疆的生产建设又哪能搞得如此有声有色呢?”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尽管建设新疆的日子很苦很累,但想到这群与自己共同奋斗的战友,想到新疆越来生机勃勃的疆土,想到祖国建设的越来越好的山河,金茂芳心底便是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哪怕手上有再多的工作任务,都不感到疲惫了。

1959年11月,在国家工程师的辛苦研发下,第一批国产“东方红-54”拖拉机从洛阳运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而作为拖拉机队的劳动模范,金茂芳也顺利分配到了一台。

看着这台新款的国产的“东方红-54”拖拉机,金茂芳心底也是有辱荣焉。兴奋地像个孩子一样围着拖拉机转起来圈圈,随后又兴高采烈地坐上了拖拉机主座,手握方向盘,遥望着远方的层层麦浪,心旷神怡。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而她不知道的是,正是她刚才那副充满着劳动妇女积极乐观、乐勤劳向上的模样,竟凑巧被不远处的前来新疆采风的文艺部的同志用相机记录下来了。

甚至在3年后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的1元纸币中,成为了“中国女拖拉机手”的原型。而那一年,金茂芳也不过26岁。

事实上,虽然金茂芳是1元纸币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人物,但对于自己竟然被当成了60年代“农业为基础”的宣传人物,载入了人民币发行史册的事实,金茂芳本人却还是在2003年参加一档《小崔说事》的节目才知道的。

时隔四十多年,回想起当初自己对着“东方红-54”拖拉机傻乐的模样,饶是这位年至70高龄的老太太也不禁羞红了脸,连连谦虚道:

“我又哪有资格充当什么新疆女兵的模范代表啊,我也不过是在当年和千千万万的建设新疆的女兵们一样,响应祖国的号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那是万千奋斗者的缩影,是奋斗精神的象征

1990年,这位一生奋斗在农垦战线上的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带对新疆未来建设的期许和祝愿,光荣离休了。

翻开这位女拖拉机手的长达37年的开垦疆域的工作履历,金茂芳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

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代的进疆女兵到女子拖拉机队队长,从哈尔滨市农机局处长到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

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的背后,却也是金茂芳在工作岗位上一次又一次的辛苦付出。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便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心系新疆生产建设的金茂芳还是时不时地参加当地的社区和学校开展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故事分享活动。用她的话来讲就是,历史是需要铭记的。

而作为那些年屯垦疆域的一员,金茂芳认为自己是有责任将这段艰苦而又动听的红色故事讲给人民大众听。

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的活动中,年至86岁高龄的金茂芳被评选为了“最美奋斗者”的杰出代表。

而当评选结果公布的那一刻,听着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这位曾经面对千亩耕田都没有掉一滴眼泪的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泪眼朦胧地感叹道:

“说起我这一辈子的经历,只能用“坎坷”和“光荣”两个词加以总结。

当然,坎坷的不仅仅是我的人生,更是祖国无数奋斗者的人生;而光荣也并非是我的专属,而是整个时代、整个劳动群体的荣誉。”

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被印1元纸币上,40年后,她才知道那人是自己

漫步在新疆兵团的军垦博物馆,那个被印在1元纸币上的、手握拖拉机方向盘的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的大幅照片被展览在了二楼展厅的正中央,永远吸引着南来北往过客的目光。

而在这幅照片中,她的目光似乎永远都在眺望着远方,眺望着那个每每微风过境,便会漾起层层金黄麦浪的地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