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作者:读者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她叫毛师花,被人亲切地称为“早餐奶奶”。

粽子、鸭蛋饼、糯米粿、稀饭豆浆……

每样东西只卖5毛钱,坚持27年不涨价。

附近长大的孩子们,大都吃过她亲手制作的早餐。

很多人说她傻,劝她涨价,她却笑着摇头:

“我不傻,只是不靠这个生活。”

“涨价了,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们会吃不饱。”

“我们山里的孩子很苦的。钱少,我不涨钱。”

“孩子们像我孙子孙女,上了初中,周末还会过来看我。”

“我没存钱,我老头子有点抚恤金……我的退休金也贴进去了。”

原来,“早餐奶奶”27年不涨价的原因,是为了让附近每一个孩子都能吃得起早饭。

12月18日,毛奶奶与世长辞,享年90岁。

人们的思念汇聚成河,视频网站上一条关于她的专访视频里,“致敬”、“一路走好”的弹幕刷屏了一整天……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毛奶奶的故事。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1933年,毛师花出生于浙江江山。

新中国成立后,她独自从衢州市区来到黄坛口乡学裁缝。

在身边人的介绍下,她认识了在水电站里做钳工的老伴。

婚后,两人育有两儿两女。

为了糊口,毛师花去过新安江,也去过金华工作。

后来,她回到家里一边做裁缝,一边养猪,一家六口的生活才开始稳定下来。

1996年,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毛奶奶,闲来无事,决定在黄坛口乡中心小学附近摆摊卖早餐。

石磨磨的豆浆,土鸭蛋做的蛋饼,还有手工包的糯米粿……每样东西都卖5毛钱。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随着物价上涨,周围摊位的小吃也开始陆续涨价。

唯有毛师花,坚持5毛,不涨价。

豆浆是凌晨起来现磨的,鸭蛋用的是当地最好的,馅儿也放得特实在。

当有人问及成本时,她说自己没有算过;

当有人问及利润时,她说刚刚好差不多。

到底是赔是赚,其实毛奶奶心知肚明。

每天凌晨5点半出摊,忙活半天下来,利润微薄。

后来物价涨幅大了,每个月不但赚不到钱,甚至还要倒贴,说是“赔本买卖”,丝毫不为过。

但毛奶奶却是每天笑呵呵的。

她说:儿女长大了,已经不需要我和老伴照顾了。

“我和老伴每个月有1040元的养老金,花不完,生活用不着那么多钱,可附近山区的孩子苦啊,经常吃不饱饭。”

后来,毛奶奶每个月都要往早餐店倒贴几百元……

山区孩子的父母,不好赚钱,她是为了让孩子们都能吃饱饭,才不涨价的。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为了避免卖得便宜被同行抱怨,毛奶奶做的早餐并不多,一卖完就收拾东西回家,尽量不影响他人。

这一坚持,就是27年。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毛奶奶的摊位就会被上学的孩子们围成一个圈。

兴许是因为毛奶奶慈爱的神情,也可能是因为毛奶奶的早餐是附近最便宜的,这些孩子都喜欢找她说话,还亲切地唤她“早餐奶奶”。

“早餐奶奶,我要一个粽子、一杯豆浆,带走的!”

“早餐奶奶,我要两个糯米粿、一个蛋饼!”

……

听到一声声的“奶奶”,毛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开心麻利地把早餐递给孩子们。

一个四年级的同学,在打豆浆时不小心把碗砸碎了,她慌张无措,直接吓哭了。

谁知道,毛奶奶根本没在意碗,反而问她有没有伤到手。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看见同班同学在毛奶奶的摊位上喝豆浆,她看得一阵口渴,但一摸口袋,没有钱。

毛奶奶看到后,笑呵呵地说:

“没关系,奶奶给你打到袋子里。”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还有一个小女孩,想吃蛋饼,但卖光了。

毛奶奶就装了两个茶叶蛋送给她。

类似事情,不胜枚举。

毛奶奶的善行,也在一点点地影响着孩子们。

她忙不过来的时候,有些孩子就自己动手打上一碗豆浆,然后把钱压在碗下;

有的甚至把用过的碗洗干净,让她再用来装豆浆……

毛奶奶从未如此要求过,但很多孩子都会这样做。

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约定好般的默契。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毛奶奶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房子30多平米,推开门,里面堆满了袋装糯米、粽叶、柴火、煤球和桌椅。

再往里屋走,里面放着冰柜和调料。

其实,毛奶奶完全没有必要住在这样逼仄的地方。

老房子斜对面,有一栋三层半高的黄色小洋房,这是她老伴在世的时候建的新房子。

老伴还在的时候,他们一起住在小洋房里。

2015年,老伴离开了,她也就从新家里搬了出来。

“我一个人住那么好的地方太浪费了,不如租给有需要的人。”

她将小洋房以每月100元的价格,租给了学校的孩子。

赚钱是其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每天少走7公里的山路。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终日与她相伴的狗,被人偷去吃了。

为此,毛奶奶伤心了许久。

“我做早饭时,它就蹲在我旁边;

我骑三轮去摆摊,有时突然找不到它,一抬头却看到它在前面等我。

现在半夜里只有我一个人,心里还有点怕。”

日夜陪伴的狗被偷了,毛奶奶也怕遇到不好的人,出门的时间不得不延迟。

从五点半变成了六点。

但不论风雨,她的小摊永远坚守在学校门口。

她目送着一个个孩子走进学校,从稚气未脱到长大成人,在时光流逝中,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上了年纪后,毛奶奶睡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思念儿女。

常年工作在外的儿女,也曾多次强烈要求把她接到身边,但毛奶奶说:

“20多年都习惯了,真到了城里,只能看看电视走走路,会闲出病的。”

街坊邻居心里明白,毛奶奶真正舍不得的是黄坛口的孩子们,是沉淀了一生回忆的老房子。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毛奶奶的善良和朴实,赢得了当地村民的敬重。

给他供货的街坊们都是按照成本价,从不看利。

每逢下雨天,路过的村民也会帮助毛奶奶收拾摊位。

村民们都说,一把年纪还为了孩子们如此辛苦,太不容易了。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下,毛奶奶的故事从小山村传向全国。

2016年,毛奶奶获得了当地有关部门的表彰,被授予“十大爱心模范”的称号。

2017年,毛奶奶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8年,获得全国最美人物“诚信之星”荣誉。

毛奶奶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认识我,自己只是做这么点早餐,又没有为国家做什么大贡献,大家这么关心我,我心里很过意不去。”

27年的时光,她骑坏了4辆三轮车,更换了四五十只煤炉,唯一不变的是5毛钱的价格,因为那是刻在骨子里对孩子们的怜爱。

这就是毛奶奶的故事,一个平凡人的故事。

或许毛奶奶不知道的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为什么毛奶奶能够一直坚守下去,直到生命走到尽头?

这是因为,她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

其实,像毛奶奶这样的善人,生活中还有很多。

卖2元一杯糖水,17年不涨价的糖水爷爷;还有“合肥10元盒饭姐”……

唯一不同的是,糖水爷爷和盒饭姐火了后,得到的不是大家的爱戴,而是网暴。

他们质疑糖水爷爷卖的糖水不干净,还骂盒饭姐卖那么便宜是为了炒作,好借此直播带货。

后来,那个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的糖水爷爷消失在了武汉街头,那个为了让农民工吃得好一点的盒饭姐也哭了。

她说:

“我认为,人心是换人心的。

我就想着好好卖一餐饭,就是说……就是说让……农民工他们吃好一点。

我做了9年了,我一直坚持,人家(工人们)让我涨价我也没涨价。

感觉有点伤心,不想坚持了。”

明明是在做善事,却被人各种吹毛求疵,换做谁都会感到寒心。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更多像毛奶奶和糖水爷爷、盒饭姐这样的人。

他们将温暖送到了特定人群的心里,是真正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不让好人寒心,也是一种善良。

那位早餐只卖5毛钱、宁可贴钱也27年不涨价的90岁奶奶,去世了……

作者 :知否大叔;来源:微信公众号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