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业绩股价双杀,爱旭股份陷困局,转型BC尚未成功大股东先“落袋为安”?

作者:观察者网

(文/夏峰琳 编辑/徐喆)日前,高举BC技术路线大旗的爱旭股份(600732.SH)发布了业内首款双面BC组件,以填补集中式电站市场空缺,这无疑为持续已久的下一代光伏技术路线之争加了一把火。BC技术路线由来已久,直至今年9月底,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官宣重点投入BC技术路线后,这一原本小众的技术路线被彻底推到台前。

事实上,爱旭股份早在2021年就首次推出自主研发的N型ABC电池产品,今年斥资百亿元扩产加码。需要指出的是,BC技术路线在投资成本并无明显优势,而这在产业链“量升价跌”的当下颇为致命。

此外,在各大光伏企业加速一体化布局以实现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的时候,只生产组件和电池的爱旭股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受行业供需关系影响,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公司在第三季度营收大降超三成。在此背景下,爱旭股份是否能够借助BC技术路线逆风翻盘,尚待时间检验。

押注BC,投资成本高于同行

12月20日,爱旭股份正式推出业内首款高双面率ABC组件。产品发布会次日,公司股价上涨4.57%,报15.32元。对于竞争激烈的行业,技术突破让市场振奋。然而这一势头并未持久,截至12月27日,公司收跌2.24%,报15.68元。

事实上,在去年光伏行业技术路线出现重大更迭之际,爱旭股份就独树一帜,选择了非主流的N型BC技术路线。对于爱旭股份选择BC技术路线,并未在业内掀起巨浪,直至今年9月,素有技术风向标之称的隆基绿能旗帜鲜明得加入BC阵营,才将这一原本小众的技术路线被推到台前。

纵然有行业巨头站队,BC技术路线的前景仍不明朗,爱旭股份虽然虽早早入局,观察者网注意到,直至今年上半年,爱旭股份才在半年报中透露,公司ABC组件已实现部分销售,平均单瓦不含税收入约2.20元的消息。而同期,公开数据显示,光伏组件6月最高价已经跌至1.77元/W,最低价1.3元/W,均价1.573元/W。

爱旭股份ABC组件价格较行业均价高出近40%,那么其在效率上能否遥遥领先呢?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当日,ABC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已达到26.5%,ABC组件量产交付效率可达24%。这个效率在当时来看,几乎无人能及。

然而,通威股份11月曾宣布,公司66版型的210异质结组件功率达745.6W,转换效率突破24%。其N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提升至25.7%。再比如,隆基绿能已量产的HPBC电池转换效率为25.59%,最高可达25.8%。折算到组件的话,其转化效率是23.3%。

综合价格及转换效率两个因素来看,爱旭股份组件价格似乎并不具备性价比。虽然其生产制造环节成本不得而知,但是从设备产能投资成本上,可以窥见一二。

查阅历史公告,观察者网注意到,爱旭股份“珠海年产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建设项目”总投资金额为54亿元,其中设备投资为29.25亿元。据此平均算下来,每GW电池的投资成本为8.3亿元,设备投资为4.5亿元。

就设备投资成本一项,目前TOPCon的行业投资单位成本在1.5亿/GW,HJT不到3.5亿/GW,且均处在降本通道中。

与同为BC技术路线的隆基绿能相比,二者在设备投资上的成本差异明显。今年1月,隆基绿能变更单晶电池项目,用于西咸乐叶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明确将导入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高效电池技术。根据公告,平均每GW电池产能投资为2.43亿元,不到爱旭的三分之一;设备购置费为1.95亿元,不到爱旭的二分之一。

在成本已成为光伏行业最重要的竞争要素的情况下,爱旭股份ABC电池投资成本高于同行,或暗藏较大风险。

与大股东密集关联交易存疑

观察者网注意到,爱旭股份ABC项目的投资设备有一部分来自于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刚间接实际控制的关联企业——珠海迈科斯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珠海迈科斯”) 。

12月9日,爱旭股份公告显示,向珠海迈科斯采购光伏电池片设备共计36套,合同总金额为 2.37亿元(含税),构成关联交易。

珠海迈科斯成立在2022年1月24日,专注于太阳能(PV)晶硅电池及半导体、显示玻璃等湿制程设备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从股权结构来看,珠海横琴明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横琴明皓”)持股90%,张淋持股10%。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刚持有珠海横琴明皓70%股份,间接控制珠海迈科斯。

公告称,这样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在太阳能晶硅电池片湿化学设备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研制并量产了全球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涂布设备,并已成功量产了多种型号的太阳能晶硅电池片湿化学设备及智能化设备,可提供全面、高效的各种湿制程设备及其智能化设备解决方案。

在过去十二个月里,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与其发生关联交易共计19笔,累计签署合同金额为4.52亿元。

公告披露,此次采购的设备为槽式清洗机。针对此次关联交易,爱旭股份表示是适配浙江义乌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的定制设备,与2023年8月向珠海迈科斯采购的槽式清洗机属于同款续订,本次拟采购的设备使用相同的定价原则,即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及目标利润率进行定价。

事实上,国内太阳能电池设备知名厂商有很多家,至于为什么选择向大股东新成立的公司购买设备,爱旭股份强调,公司拟采购的槽式清洗机预估平均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主要原因是本次采购的槽式清洗机设备在技术、工艺方面已较为成熟,单机生产能力大,在批量采购的情况下采购价格亦有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义乌36GW项目,今年爱旭股份还宣布在济南投建30GW的光伏项目,这或也意味着后续仍有数笔上亿大单流向大股东。

业绩股价双杀,第三季度业绩大降

爱旭股份对于BC电池寄予厚望,公司认为N型ABC组件将在原先PERC电池业务基础上为公司带来经营业绩的第二增长极,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

今年4月, 爱旭股份接连抛出三项扩产计划,包括106亿元投建浙江爱旭30GW新型高效光伏组件项目、129.61亿元投建浙江义乌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15GW组件项目,以及 64亿元投建珠海一期3.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和10GW配套组件项目,合计投资额高达300亿元。

自2022年起,爱旭股份在建工程开始出现大幅攀升,从2021年的6.42亿元骤增至18.02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再次大增至40.72亿元。

转型过程中难免出现阵痛。一方面其ABC电池、组件尚未成气候,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在各大光伏厂商加速推进一体化布局以实现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的时候,只生产组件和电池的爱旭股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从最新的财报来看,这一担忧正在成为现实。今年前三季度,爱旭股份的营收增速为-12.43%,归属净利润增速为35.77%,已大幅放缓。特别是第三季度,营收、归属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具体而言,其营收增速为-35.3%,归属净利润增速为27.14%。

业绩承压也波及了爱旭股份在二级市场的走势,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收盘,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经跌幅达41.10%。

除此之外,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爱旭股份也难以独善其身,债台高筑的风险不容忽视。从三季报数据来看,目前爱旭股份的总负债为231.6亿,资产负债率为69.8%,高于同为BC技术路线的隆基绿能。

虽然爱旭股份在布局BC技术路线上急行,这样意味着公司资金需求不小。然而在业绩承压,自身家底并不雄厚的情况下,爱旭股份依赖外部融资,爱旭股份自2019年上市四年来,已筹划4次定增并完成了2次。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爱旭股份能不能熬到BC电池时代到来,还需要市场去验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