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活起来 火起来 黔东南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作者:天眼新闻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活起来 火起来 黔东南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12月22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位于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的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就开始热闹起来。

走廊下、广场上,一个个摊点就地铺开,新刺绣、老绣片、银饰、蜡染等琳琅满目的民族手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上了年纪的绣娘们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安静地刺绣,一边等待买家;年轻的绣娘们则架好手机,拿起一件件绣品在身上比划,娴熟地直播。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活起来 火起来 黔东南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摊点。

“一天直播的销售额在两三千元到两万元之间。”商户杨秀英说,通过直播带货,让自己和绣娘们增加了收入,也让更多人了解、喜爱传统民族手工艺品。

凯里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2项,其中国家级4项。依托丰富的非遗技艺和人才资源,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于今年9月22日正式开市,汇集了云南、广西、湖南、贵州等地468户商家,产品品类涉及新刺绣、老绣片、银饰、蜡染、木雕、文玩、文创产品等9类,品种6100多种。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活起来 火起来 黔东南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摊主在直播。

古老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多种元素在这里交织、融合,非遗之美熠熠生辉。自开市以来,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外游客,以及来自吉林、陕西、北京、湖南、广西、广东等地的国内游客共计8万多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前来赶“集”的年轻人占比超半数。截至12月10日,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成交额已突破千万元。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活起来 火起来 黔东南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集市摊点。

从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3个月便迅速出圈可以窥见,黔东南传统非遗正以新姿态活起来,火起来。

“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发出‘新芽’。”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常海表示。

民族风情浓郁的黔东南州有着一份厚厚的非遗“家底”,绚丽多姿的历史遗珍编织出一幅鲜活的文化画卷。全州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地州市前列;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2023年1月,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评估验收,被正式公布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全国1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也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悠悠非遗贯穿古今。如何用好非遗厚“家底”,使之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关键在于活起来、火起来。

活起来、火起来,意味着非遗不能束之高阁、孤芳自赏,而是要用起来、保护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从过去的抢救性保护、展览式传播,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简单来说,非遗传承发展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以深入推进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该州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将其转化为创意产业的动力源泉,不断提高竞争力。大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形成了以刺绣、银饰、蜡染、竹编等为代表的民族工艺品产业体系,培育了贵银、凯里酸汤、蝴蝶妈妈、舞水云台苗绣、黔森源竹编、侗品源蓝靛染、石桥黔山古法造纸、宁航苗族蜡染、思州石砚等一批知名非遗品牌。目前,全州共有旅游商品基地19个,旅游商品企业77家,主要生产和销售银饰、刺绣、服饰等。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活起来 火起来 黔东南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线。

“订单已经排到春节了。”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龙宇说,最近的订单主要来自英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以及国内浙江、广东、上海等地。今年1月至11月,实现产值2437万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2800万元。

成立于2006年的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不断守正创新,探索数字化生产与传统手绣齐头并进,把苗绣与家装装饰画、墙布等家居产品进行结合,将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设计开发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更具国际视野的苗绣产品,进而拓宽市场空间。

【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活起来 火起来 黔东南非遗传承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

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苗绣装饰画。

在黔东南,一大批具有创新发展思路,推动非遗产品传承与发展的企业正在涌现。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施秉县舞水云台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台江县水根民族银饰有限责任公司、榕江县月亮故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设计开发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产品,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焕发生机,“蝴蝶妈妈与吉宇鸟”“吉宇鸟”“龙船一帆风顺”等多项作品获得国家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

非遗技艺点亮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现代设计赋予非遗技艺时尚气质,二者的有机融合受到年轻人的喜爱,非遗“老字号”正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新网红”。

近年来,黔东南州着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模式。目前,“非遗+体育”“非遗+旅游”“非遗+演艺”“非遗+产业”“非遗+乡村振兴”已成为解锁黔东南民族文化新体验的重要渠道,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经济发展、就业增加的有效载体。

今年夏天,台江“村BA”、榕江“村超”火爆出圈,全网浏览量超过400亿次。借助“村BA”“村超”带来的巨大流量,黔东南积极推动本土非遗与全国非遗相结合,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截至目前,“村BA”“村超”已涌现260多个非遗精品节目,3万多人次的群众啦啦队现场参加“非遗秀”。与此同时,黔东南支持和鼓励当地非遗工坊、企业融入“村BA”“村超”元素,积极开发“村宝宝”“66篮球服”“村超牛”等银饰、刺绣、蜡染系列文创产品,持续丰富非遗文创产品供给。带动台江县、榕江县50余家非遗企业、工坊、合作社,销售非遗文创系列产品超过2000万元。

为充分吸收“村BA”“村超”的巨大流量,黔东南州先后推出“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黔东南多彩民族文化研学之旅”等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将非遗与体育、非遗与旅游结合,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在非遗的加持下,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活跃。据统计,1月至10月全州共接待游客7062.13万人次,同比增长25.9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9.18亿元,同比增长37.76%。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诚 陈丹

编辑 蒋鸿琪

二审 余光燕

三审 沈安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