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作者:娱情予理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文|阿尔法

编辑|阿尔法

《宋史•舆服志》是记述宋代车舆服饰制度的重要文献。其中,“冠服篇”详细记录了包括形制、纹样、色彩及配伍在内的服饰相关信息。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以及服饰规定经历的历朝讨论和修改过程等内容。它是研究宋代服饰制度及服饰形制的宝贵材料。

据《舆服志》记载,宋代服饰形制基本沿袭汉唐,其中记述的服饰名目较唐代大大精简,但关于服饰色彩的规定却更加严谨而细密。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并且“品服色”更加得到延续和发展,继续成为宋代官员区分官品尊卑的主要标志。

《宋史•舆服志》依据人物等级按照皇帝皇子、后妃命妇到百官士庶的顺序分别记述各服饰名目。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我们通过对《舆服志》文本的梳理,将服饰色彩信息按照服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归类,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和后妃命妇礼服四类。

将各个部件的色彩分别归类,依据覆盖身体面积较大部分的色彩倾向总结出其整体呈现的色彩面貌,以窥探宋代在服饰色彩制度上的特征。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一、祭服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冕服属祭服,是皇帝、皇子和诸臣在重大祭祀场合穿用的服饰。

冕服由冠、服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冕冠形制差异较大,服装及饰品部分形制相对统一,皆为上衣下裳形式。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史》中对于服饰各个部件的规定较为全面,其中皇帝冕服也经历了多次改制。

从服饰组成来看,衣、裳、蔽膝覆盖了冕服的绝大部分面积,其色彩倾向决定了冕服的总体色彩倾向。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从表中来看,构成冕服主体色彩的主要有青、红、纁、玄、绯五种色。

其中,青、玄属黑色系。红、纁、绯皆为红色系。青色在大陆文化中有两种,一种是偏绿的蓝色,如龙泉窑青瓷有“天青”“豆青”“粉青”等色。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另一种是偏黑的蓝色,如国画颜料里的石青色。服饰中的青色应为蓝色系,是偏向于黑色的蓝色。玄色为偏红的黑色。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周礼•冬官•考工记》有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贾公颜疏:“天玄与北方黑,二者大同小异。”认为玄色与黑色为类似。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广雅》有:“纁入黑汁则为绀,更以绀入黑汁则为緅,更以緅入黑汁则为元。”

“元”即“玄”,可见“玄”应是略带红色的黑色。何谓纁呢?郑玄曾解释“玄衣纁裳”中说:“土托位南方,南方色赤黄而兼赤,故为纁也。”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因此,“纁”是略发黄的红色。宋代礼服服色的变化是对前代的继承与发展,其中较大的变化要属“玄衣”改“青衣”的变化。

以上几种色彩均属蓝色系和红色系。皆属于五方正色之一,体现着冕服的正统性。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二、朝服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从表中可见,帝王和群臣的朝服除了用冕服中常用的绯色,红色,还有绛色和皂色两种色彩。“绯色”为“绛色”,即大红色。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绛”字,《说文解字》释为:“大赤也。”段注:“大赤者,今俗所谓大红也。”4所以绛色同纁、绯、朱均属于红色系统。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皂色即黑色。宋代朝服之边缘皆用皂色,而在常服中是用于履的颜色。在宋代,皂色是官员、士庶阶层通服的颜色。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初太宗太平兴国时下令:“旧制,庶人服白,今请流外官及贡举人、庶人通许服皂。”南宋时,“淳熙中,朱熹又定祭祀、冠婚之服……处士则幞头、皂衫、带。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穿皂衫成为礼服,同时也是交际的常服。综上可知,朝服的主体色彩是由绛、色、绯组成的红色系构成。以黑色(皂色)为边缘装饰。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三、公服和常服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代公服和常服通常是幞头、袍、带与履相搭配。其分等除了带具的材质、纹样外,主要以袍色区分。

黄色在隋代是臣民流行的服色,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到了唐代,黄袍逐渐成为皇帝专用,士庶不得穿用。这种黄袍采用赤黄色,即黄中带红的颜色。到“总章元年,始一切不许着黄。”

后周大将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创立北宋王朝。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黄袍”或“黄衣”被视为皇帝权位的象征,《宋史•舆服志》中对规定黄袍色改为赭黄和淡黄,自此黄色成为皇帝的专用服色。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初诸臣之袍沿用唐代服色,分别为“紫、朱、绿、青”,随后服色制度多次改制。自元丰元年,去青,服紫、绯、绿三色。

此改制一致沿用至中兴之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之后,除按品级规定的服色之外,对特定官职可“借紫”“借绯”。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所谓“借服”是指没有达到一定官品的,可以特许服贵色。如凡官阶品位未至三品,因职事特许服紫,称借紫。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借紫借绯依照官职而论,只能着其本等的服色。宋太宗时有官员满两年后就可以改赐服色的情况出现。

故而有大臣忧虑:“朱、紫纷纷,亦滥乎?”民间更有形象的诗句:“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四、后妃命妇之服色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历代后妃礼服服色主要有黑、青两种。自隋代开始,以青色为主。唐代袆衣、褕翟皆为青色,鞠衣为黄色,钿钗礼衣为杂色。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宋史•舆服志》中后妃的服色记述并不全面,且较为混乱。从记录来看,主要仍是青色和黄色。革带的裹覆材料及袜也为青色和黄色。

南熏殿藏宋神宗后像,宋真宗章懿李皇后像以及宋宣祖后像中就可以看到几种礼服的色彩面貌。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另外,据《宋会要》记载,宋代钿钗礼衣为绯色,以绯罗制成。综上可知,宋代服饰制度中呈现的服饰色彩面貌:冕服系统的色彩倾向为黑色和红色色系。

这两种色彩的应用面积最大且同属五方正色,体现着冕服的正统性。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朝服则统一用“绛色”“红色”“绯色”这类红色系。黑色、青色只在冠、舄和服饰的边缘使用,运用范围较小。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公服和常服服色延续唐代品服色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借紫”“赐紫”等制度。此时的服色制度增加了奖励制度,不时被借用或赏赐给特定执事官员使用。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后妃礼服的用色较男子服色制度简单,除鞠衣用黄色外,其他主要为黑、青两色;较前代变化不大。

《宋史•舆服志》中记载的服饰信息代表着官方认可的服饰形态。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后期出现了诸多服饰僭越的现象,尤其是服饰用色上的僭越。

《舆服志》也有许多关于服饰色彩的禁令记述,可见宋代的服饰色彩僭越较为普遍。

宋代官员服饰有多讲究?颜色质地代表不同官阶,穿错衣服要进大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