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作者:晓鹿谈历史

1964年的一天,张彻导演正在为新电影选角,数十位应聘演员在他面前表演且展示身手。眼看参选快结束时,一个身材魁梧的陌生男子忽然坐在了最后一排。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张彻不禁多看了他两眼,让他也上台试戏。那人便展示了几手功夫,动作幅度很大,有种野性的力量。张彻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于是陈星从此入选了张彻剧组。

让张彻欣赏的,并不是陈星臃肿的肌肉,而是从他身上散发出的野性气质。1964年的主流审美还无法接受这样型如野兽的硬汉演员,但张彻仿佛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他需要这样有原始力量的演员来 他笔下的人物。

事实证明,十年后史泰龙的登场果然掀起了肌肉潮流。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1977年,一部名为《四大猛龙》的功夫动作片在香港上映,该片由韩国导演和主演卡萨伐执导。影片中有一场让观众目瞪口呆的打斗镜头,卡萨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半空中连续踢出三脚,每一脚都闪电般快速有力,击倒了四五名对手。

这种名为“三连踢”的绝技,既敏捷又霸气,果然名不虚传。

消息很快在业内传开, 纷纷向卡萨伐问教这无法无天的腿法。就在那时,另三位腿功了得的武术人才现身,并被冠以“四大腿王”的称号。

他们分别为谭道良、刘忠良和黄正利,每个人都有一技在身,与卡萨伐不相上下。“四大腿王”成了那个年代的流行语,无数电影制作人都在竞相邀请他们演出,而每一次露面,都让观众目不暇接又赞叹不已。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卡萨伐等人带起的这股旋风,足以改变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

如果说谁是香港电影界的常青树,樊梅生这个名字绝对会在考虑之列。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樊梅生参演的电影多达上百部,可以说没有哪个角色和造型他没有试过,是电影界的活字典。

其狰狞的面相与粗犷的体型,更成就了他在多部动作犯罪片中出色的反派演技。观众见到他的脸,就知道肯定有刀光剑影的好场面。

而到了80年代中期,樊梅生的儿子樊少皇也进入影视圈,受益于父亲的照拂,很快崭露头角。1994年樊少皇凭借主演电影《力王》一举成名,至今这部经典动作片仍为人津津乐道。

可以看出,樊梅生成就了樊少皇,从影三代的故事令人感慨。儿时曾在片场玩耍的樊少皇,后来远超过了父亲的成就,这恰是香港电影辉煌的写照。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李小龙在好莱坞的发展,本可以更加辉煌的。我们都知道,他身边聚集了一批华人功夫好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林正英和陈会毅。

他们都是李小龙的左膀右臂,参与了他每一部功夫动作电影的拍摄。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李小龙原本计划带着他们一起开拓好莱坞市场的,奈何他突然病逝,这一美好蓝图就此破灭。

后来林正英靠着演僵尸片红了一时,但他的人生最终很不如意。而陈会毅更是一直没有更大的作为,其实他完全有这个实力和天赋。

可见缺少李小龙这样的领路人,他们也无法发挥最大潜力。现在回想起来,不禁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惋惜,也不得不想象,如果李小龙还在世,他们三人肯定能创造更加璀璨的火花。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这就是中国功夫无法在主流圈子里生根的最好写照。

张午郎是典型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在80年代初,他先后主演过几部功夫动作电影,都是一线电影公司大力捧红的新人之作。

按理说靠着帅气的外形加上过硬的实力,张午郎完全可以趁热打铁,迅速晋级一线明星的行列。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样的机遇并没有让他走红反而销声匿迹。直到几年后,在成龙的一部喜剧动作片中,张午郎突然以特邀嘉宾的形式现身!原来在多次尝试后,他放弃单飞自导自演,转而加入成家班,开始担任成龙电影里的配角和替身。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这一转折成就了他演艺生涯的高峰,在多部成龙巨作中,张午郎的动作镜头无不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A计划》《警察故事2》等巨作中,他的表现堪称难忘。

由此可见,选择了成龙这样的强队伍,对张午郎来说是最正确的决定。

谈到香港动作电影的绝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黎强权在《警察故事2》中完美演绎的三连踢。其实这原本是成龙为了电影效果,向成家班武术人员悬赏了40万港币,希望能有人完成空中四连踢的技巧的。

在众人无人能做到的情况下,黎强权自告奋勇接受挑战。作为跆拳道出身的他,经过长达4个月的苦练,终于能够完美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动作。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然而当拍摄现场一到真枪实弹的时候,由于黎强权的连踢速度太快,导致摄像机始终无法清晰捕捉到四脚画面。

最终,这段精彩镜头只纪录下了三脚踢击的瞬间。尽管没能如愿以偿,但单是三连踢就足以震撼观众,也为黎强权赢得了“哑巴腿王”的美称。

这也成为了动作电影历史上最经典的打斗镜头之一。

当我们赞叹银幕上英雄豪情万丈的打斗镜头时,鲜少有人会思考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苦痛。这些高难度的动作与表演,不仅仅依靠明星本人的实力,更需要大量武术替身与龙套的助力。

而在这一行列中,总会有人为了完成任务不惜铤而走险。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在《A计划》开场,成龙从教堂高处坠下的经典镜头。为了保证效果,剧组在三层楼顶设有两个大网与充气床,让演员从高处跳下。

首先试验的就是周润坚这位武术替身。当他从十多米的半空掉落时,由于身体姿态不易控制,最终他的头部与地面猛烈碰撞,受了重伤。

正是这样默默无闻的龙虎武师,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完成任务的精神,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动作片巨作。他们亦步亦趋,与那些巨星共同并肩作战,用鲜血与汗水丰富了银幕,值得我们铭记。

香港电影从上世纪80年代的高峰一路走来,已明显走下坡路,逐渐失去昔日的光芒。当我们探讨其中的原因时,除了环境与制度等宏观层面,更重要的还是人才培养与继承的问题。

9位“叫不出名字”的香港打星,个个身怀绝技,影史留下精彩一笔

上一代明星与导演们纷纷引退或北上发展,而新生代中又无人能承担这样的重任。不仅是成龙、洪金宝这样的当家人难以被取代,就连龙虎武师、动作指导等这些影视制作的中流砥柱也面临断层。

许多老一代的专业人士已不在巅峰状态,而新人们没有足够的实战机会积累经验。

整个电影行业存在着新老交替的结构性问题,这才是根本原因。正如一栋大厦,外表华丽的高楼大厦,如果水泥钢筋等基础建设的质量存在问题,那么不管多高多大的建筑最终也会面临倒塌的危险。

香港电影从业者之间的代沟,同样也是行业衰退的重要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