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作者:老方医学杂谈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常同时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

无先兆偏头痛在《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三版》(ICHD-3)中,是各类型偏头痛中最为常见的。全球疾病负担(2016)中,偏头痛已成为导致神经系统失能疾病的第二大原因。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共病关系易存在于偏头痛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疾病中,增加了认知功能障碍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偏头痛患者的诊率仅有52.9%,并且存在镇痛药物使用不当,缺乏预防性治疗等状况。偏头痛会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使社会与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与风险无形中被增加。偏头痛在不同人种发病几率具有差异,白人偏头痛发病高于其他人种,男性女性皆呈此趋势。

女性因雌激素活化了炎症途径,偏头痛发病率高于男性。深入研究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防治偏头痛意义重大。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偏头痛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起病年龄与患者与患者预后情况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偏头痛是由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共同控制的多基因病。

一项全球范围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41个偏头痛易感基因位点,主要涉及谷氨酸能神经递质、金属蛋白酶、血管神经系统和代谢。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某种诱因会令感觉阈值降低。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刺激因素,对于偏头痛患者来说,它们成为了诱发偏头痛的有害刺激。

通过遗传因学加深对偏头痛的认知,可以帮助更好的防治偏头痛。血管学说认为颅内血管收缩失常导致了偏头痛。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早在上世纪中叶,研究发现血管中5-HT浓度及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与血管壁张力性收缩的相关性,血浆5-HT浓度下降,血管壁扩张出现头痛。

血管学说可以很好的诠释,偏头痛的重要特征搏动性头痛,且临床中5-HT促效药舒马曲坦和选择性钙拮抗剂西比灵对于偏头痛的治疗有效。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过去血管学说是偏头痛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但血管学说尚无法很好的解释偏头痛的单侧性、先兆性、伴随症状、发作期间的记忆力下降以及痛觉增敏等。

神经学说认为,偏头痛是由于神经细胞功能紊乱继发血管变化,导致偏头痛。随着提出,证实神经源性炎症会导致血管扩张。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或磁敏感加权成像判断断偏头痛发作时,颅内血管是否随之产生变化。研究发现,患者患侧颅内动脉轻度扩张颅外动脉并无明显扩张。

为神经学说提供了影像学依据,此后,对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外周和中枢疼痛通路上。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是当前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将神经、血管、递质三者相结合,三叉神经血管系统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与血管互相作用导致偏头痛。

上世纪80年代《TheLancet》杂志将神经学说与血管学说进行整合,提出三叉神经血管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系统受到伤害刺激时,三叉神经末梢周围的脑血管激活,释放CGRP、β-内啡肽(β-EP)等。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从而使脑血管过度扩张,血浆蛋白渗出,产生无菌性炎症,令患者对疼痛敏感化,痛觉加重,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

CGRP是一种包含37氨基酸多肽,一半的三叉神经纤维细胞有含有CGRP,CGRP与三叉神经活性息息相关,CGRP水平在偏头痛发作期间明显增高,其他神经肽没有检测到改变。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除外上述主流学说,还有一些导致偏头痛的直接或间接危险因素。人类胎儿期左右心房血液相通,这个通道被称为卵圆孔,大部分人的会在肺循环建成后关闭。

上世纪90年代验证了卵圆孔关闭不全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后续又有许多研究取得同样的结论。现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也随之发生巨变。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噪音、光污染等危险诱因更加难以避免,生活压力导致的焦虑抑郁会更容易诱发偏头痛,偏头痛又会加重焦虑抑郁,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十分必要。

中医古籍自《黄帝内经·素问》中就“首风”、“脑风”记载,后又称“头风”、“偏正头风”、“偏头风”,后世医家逐步总结归纳完善其病因病机。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风邪、火邪、痰、瘀、湿,气滞、血虚、气虚等均可致偏头痛。金元时期《东垣十书》提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明代王肯堂《六科证治准绳》载“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愈后遇触复发也。”将头痛分为新发头痛与久病头风。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医学发明》载“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治则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针刺主要选取阿是穴与足少阳胆经穴位,《玉龙歌》载:“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头痛所累积的部位为足少阳经循行之处,诸穴共同应用于临床可起到清泻少阳、调理气机、通络止痛的作用。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机之动,不离其空。”《千金要方》中:“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理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机体局部进入病理状态,形成阿是穴、痛敏穴等疼痛触发点,选取阿是穴可增强疏散沟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达到“气至而有效”的效果。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从先秦发展至今,中医对偏头痛认识不断进步,为后世学者开辟了新的思路,治疗方法也随着理论的进步而进步。

偏头痛在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次作为病名出现,《兰室秘藏》记载偏头痛为“头半边痛者”。但古代偏头痛与现代医学定义的偏头痛概念有一定的差异,古代对偏头痛的辩证与治疗大多归于头痛。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偏头痛的病因从宏观角度出发,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金代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有云“内证头痛,有时而作,有时而止,外证头痛,常常有之,直须传入里实方罢。

此又内外证之不同者也”旨在通过疼痛的特点辨别外邪起病与内伤起病,且认为外感导致的头痛久病入里可转变为内伤头痛。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元代朱丹溪《脉因证治》记载“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冷风所吹,遇风冷则发……脉弦细出于寸口是也。”旨在通过脉象进行辨别分类,“巅高之上,惟风可到”风为阳邪,易侵袭头部,上犯清空,且可“全兼五气”,携寒热虚瘀共同致病。

《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邪之所在,皆为不足。”脏腑亏虚为偏头痛的内因,脏腑亏虚时不仅易受外邪侵袭,还会易生痰凝、瘀血,使经脉瘀阻气机不畅。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风邪是偏头痛的关键诱发因素,脏腑亏虚则是偏头痛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张仲景在《伤寒论》大量总结外邪引起头痛的病因病机,开创按经辨证治疗头痛,利用汗法、下法、温法,各有其主要方剂。

“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和“头痛当审其三因”都强调了引经药在治疗头痛方面的重要作用。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更进一步指出,头痛的发生可能与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有关。内伤头痛注重治疗痰瘀、气虚、气滞、血虚,外感头痛注重川芎、荆芥等祛风解表药。

提出食积头痛的新病机,治疗食积头痛须顾护脾胃。清代王清任收录于《医林改错》的代表方剂血腑逐瘀汤,用以治疗瘀血所致的头痛。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现代研究通过对236篇相关文献研究,总结了治疗偏头痛所需高频中药36味,并进行分析,以偏温、味辛、归肝脾经中药为主。

以上36味常用中药,主要起到活血化瘀、平肝息风、补益气血的作用。临床当中有许多优秀的中成药治疗偏头痛,如养血清脑颗粒、正天丸等。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当中有些药物对偏头痛还有预防效果,对21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天口服液与西比灵对偏头痛的预防效果相似,且无明显副作用。

针灸治疗偏头痛不良反应与局限性较少,且历史悠久,在选择非药物治疗偏头痛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在传统医家循经取穴、局部取穴,辨经取穴的基础上,现代医家又提出了平衡针法、调神理结法、头穴丛刺法、龙虎交战针法。

观察平衡针法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情况,治疗效果优于假穴组(P<0.05)。针刺前后对小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定,发现针刺可以调节小鼠的肠道菌群,针刺不仅可以镇痛,还可以通过维持内环境稳态,抑制三叉神经血管通路。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该疗法不仅可以节省治疗过程中的人力,同时又能更为客观地控制刺激量,为现代临床针刺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手段。

在电针四关穴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试验中发现,电针四关穴可有效降低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强度,改善偏头痛症状。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电针偏头痛大鼠的少阳经穴发现,电针少阳经穴可以降低一些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包括内皮素、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

减少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抑制三叉神经血管通路。除了传统的推拿、艾灸、刮痧、刺络放血、针刀、耳穴压豆等治疗方式,结合其他多种技术,可以获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以拇指微络放血结合龙氏手法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患者,邪气凑于一侧,灸法利用燃烧的艾叶,将热力透入肌肤,达到温通气血,调动阳气,扶正祛邪的效果,对因寒湿和月经来潮前后导致的偏头痛效果颇为显著。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利用艾灸与耳穴压豆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偏头痛,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医师运用循经刮痧法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循经刮痧法可改善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缓解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偏头疼是由什么病因导致的?中医学中使用针灸治疗是否有效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