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作者:笑史云烟

文 | 笑史云烟

编辑 |笑史云烟

在现代,音响设备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尤其是在戏剧和音乐表演中,高质量的音响系统可以让每个观众都享受到清晰的声音。

然而,在古代,没有电子放大技术的支持,演员们和设计师们如何让戏台上的声音传遍观众席呢?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01

古代的戏剧家和建筑师深知,要让声音传得远而清晰,先需要合理设计剧场的结构。

例如,古希腊和罗马的露天剧场通常建造在山坡上,半圆形的观众席围绕着较低处的舞台。

这种设计不仅依靠自然坡度形成,还利用硬石材的反射性,使得声音能够有效地向上和向外传播。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此外,半圆形的剧院设计还能聚集声音,防止其在开阔空间中四散。

回顾古代戏剧表演的场所,我们通常会想到茶楼或贵族的私人厅堂。

这些表演场所的规模远不如现代剧院那样庞大,一般只能容纳少数观众。

一个典型的戏台可能只是建在茶楼的一层或两层之间,与现代剧院相比,这样的空间显得十分有限。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然而,正是在这些紧凑的空间里,古人巧妙地运用建筑学和声学原理,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声音扩散效果。

罗马斗兽场是一个椭圆形的建筑奇迹。

这个巨型结构,长轴达到了187米,短轴155米,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罗马工程和建筑设计巅峰的象征。

在没有现代音响设备的年代,这座斗兽场竟然能够容纳并让五万名观众清晰地听到场内的每一个声音。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专家们研究发现,斗兽场的设计考虑到了声波的传播。

观众席的分布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都是为了最大化声音的传播效率,而且斗兽场的开放式结构,使得声波能够自由地在空间中传播,从而达到了不需电子扩音即可让远处观众听到声音的效果。

而在远东的中国,古代的人们也展现出了他们在声音传播方面的智慧。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无论是在构栏瓦舍,还是在热闹的茶楼酒肆,抑或是宫殿堂会和乡村的节日庙会,都能见到精心设计的舞台。

这些舞台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展示,更是声学设计的精湛典范。

中国的舞台设计师们巧妙地利用建筑结构和材料,创造出了可以扩散声音的舞台结构。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他们对声学原理的理解,以及对材料如何影响声音传播的研究,让戏剧的每个字都能清晰地传到每一位观众的耳中。

比如,中国古代戏剧舞台的后台通常较为封闭,有助于将声音向前投射;而木制地板和侧面建筑的设计,则有助于声音的共鸣和扩散。

02

在古代中国,戏剧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集体的社会活动,它贯穿在民众的生活和宗教信仰之中。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戏台作为这一活动的核心载体,不单是建筑学上的杰作,更是声学智慧的体现。

从露台的简单结构到复杂精巧的“品字台”,中国古人如何在建筑中巧妙地利用直达声,保证演出声音的清晰传达给每一位观众,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

早在北宋时期,随着商业贸易的蓬勃发展,百戏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娱乐形式。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需求,人们最早在城市中构建了临时性的露台,供节日庆典时表演使用。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而在乡村地区,永久性的露台则多半建造在神庙之中,以敬神娱神之名,供村民聚集观看表演。

山西晋祠的金人台和河南登封中岳庙的北宋露台,都是古露台的代表。

露台一般以方形为主,基座约高1米,四周以砖石砌成,中间填以泥土,台面则铺以方砖。

其设计源于西周的方丘、方坛,以及南朝梁武帝为奏乐所设的熊罴案。

露台之所以能够流行,关键在于其台基的声学特性,能有效传递直达声,解决了观众视线和听觉的遮挡问题。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明代,人们在声学应用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将神庙山门与戏台结合,创造了山门戏台。山门戏台不仅是庞大的建筑结构,其高约2米的台基,比金元时期的戏台高出约0.5米,使得声音传播得更远,更适合大场地和众多观众的观看。

此外,明代的人们还发明了看楼,以利用直达声,看楼通常设有两层,上层为妇女、儿童或有身份者的专用场所,这种设计充分考虑到声音的直达性,使得观众能够避开庙院内的遮挡,享受更佳的观戏体验。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这种设计允许后排观众高于前排,从而视线和声音不受遮挡,新绛县城隍庙与明代乐楼间的七星坡就是这一设计的遗存。

03

在没有话筒和扩音设备的时代,演员的发声训练极为重要。

古代的演员通常接受严格的声音训练,学习如何使用腹部发力,如何控制呼吸,以及如何发出清晰而富有穿透力的声音,他们还会学习如何根据戏剧的内容和情感,调整音量、音色和节奏。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西方歌剧中的美声唱法,是一种追求声音美感和技巧的唱法,美声的演唱者们通过多年的训练,学会如何运用身体作为共鸣腔,加强声音的共鸣,使得声音具有更强的穿透力。

他们的目标是要在伴随着强大乐队演奏的同时,仍然能让每个字清晰地传到观众耳中。

这需要演唱者精准地控制呼吸,运用腹部、胸腔、头腔等多个部位的共鸣,将声音放大,形成丰富而有力的音色。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而在东方,尤其是京剧这样的传统戏曲中,演员的唱法虽然听起来与西方的美声截然不同,但他们面临的挑战却是一样的。

京剧演员也必须掌握如何通过身体共鸣来放大声音。

在京剧中,演员们通过特殊的发声技巧,如运用假声、喉音等,以及调整发声部位,使得声音既有力又富有穿透性。

他们的声音需要超越乐器的伴奏,飘荡在戏剧院的每个角落。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这两种戏曲形式虽相隔万里,但在共鸣的原理上却存在着不言而喻的联系。

无论是美声演唱者还是京剧演员,他们都依赖于共鸣来增强声音的穿透力。

共鸣的位置可能不同,听起来的音色也因文化背景而异,但它们都利用了人体自身结构的共鸣特性,来实现声音的放大和传递。

04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尽管古代没有现代音响技术的便利,但通过建筑学的巧思、演员的专业训练、表演艺术的精湛技巧、乐器和道具的有意使用,以及自然声学的充分利用,古代的戏剧演员和剧院设计者们成功地克服了这一挑战,将戏剧的声音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这种古老的智慧和技艺,不仅体现了人类对声音传播原理的深刻理解,也彰显了古人在艺术表现和科技应用方面的卓越创造力。

今天,当我们在现代体育场或剧院中享受现代扩音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不妨回顾一下那些古代建筑师们的智慧。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他们的创造力不仅在建筑的雄伟壮观上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在细节之中隐藏着对未来几千年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无论是罗马的斗兽场还是中国的戏剧舞台,都是古人对环境的深入观察和对声音的精准把控的见证。

古代没有音响,为什么不影响观众看表演?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将这些古老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声学奇迹。

这不仅是对古代工艺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创新的启发和挑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