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安理会投票,美国代表笑场,阿联酋看了直摇头,中方只发言两分钟

作者:陈莺迁

安理会投票现场出现预料之外的一幕,美国代表为何笑场?现场各方作何反应?中方的发言为何简短到只有两分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安理会就最新的巴以决议草案投票的现场情况。

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第2720号决议,这也是过去7年以来,安理会首次能够在连续两个月,连续通过巴以问题相关的决议,非常罕见,这也侧面说明,加沙地区的局势非常不容乐观。

安理会投票,美国代表笑场,阿联酋看了直摇头,中方只发言两分钟

虽然决议获得了通过,但是现场的争议依然不少。

首先,在这一次的表决之前,安理会已经连续4天推迟了表决会议,而这背后最大的阻力,当然还是来自美国。

在这份由阿联酋最初提出的草案中,原本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吁紧急中止敌对行动,使人道主义援助能够安全无阻地进入加沙地带,并呼吁设立一个由联合国秘书长领导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监测机制。

但是美方对其中关于“中止敌对行动”的内容始终存有异议,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删改,改成谴责哈马斯、支持以色列进行“自卫行动”。

同时,美国和以色列也对建立秘书长监测机制“抱有不满”,认为这会影响到以色列对进入加沙物资的“控制权”,从而影响人道交付。所以,这份草案不得不经过连续4个整天的闭门磋商,来回修改文本。

最终的决议草案,直接删除“中止敌对行动”的内容,而是改为了“为持续停止敌对行动创造条件”,相较于前者,这样的措辞就委婉了很多,并不是在“要求停火”。

但也意味着安理会的行动只包括向加沙提供大规模人道主义救援,而不能介入、斡旋冲突。

其次,在投票表决之前,俄罗斯方面又提出了一份修正案,当然不出意外被美国一票否决了。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提出的修正案,主要是针对决议的执行部分,而且改变的内容,其实就是要求回到阿联酋最初提出的决议版本,即“呼吁安理会采取紧急步骤,促成可持续停止敌对行动”。

安理会投票,美国代表笑场,阿联酋看了直摇头,中方只发言两分钟

有意思的是,这份修正案在投票阶段,获得了10票赞成、1票反对和4票弃权,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美国的反对触发一票否决权,那么这份修正案也是可以通过的,这也说明,安理会大部分国家,甚至是包括投弃权票的国家,实际上都是希望加沙冲突方立即达成停火协议的。

这其实已经为接下来的决议获得通过做了铺垫。

我们还注意到,俄罗斯对这份修正案的通过显然是不抱希望的,因为俄罗斯在提出修正案的时候,也只是口头提出,甚至都没有递交正式的文件,还是现场工作人员记录后交付的。不仅如此,涅边贾在提出修正案的理由中,直接点名谴责美国,说就是你美国不同意,还使用讹诈、博弈的手段,才导致了安理会迟迟无法通过一份有作为的决议。

既然俄罗斯都这么说了,美国肯定当然要反对,因此涅边贾的这番表态,更多地还是亮明自身立场,然后对美国进行施压。

此外,在对正式决议的投票阶段,也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在主席国厄瓜多尔常驻联合国代表若泽·德拉加斯卡询问哪些国家赞成决议后,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林菲尔德居然举手了。

这的确让人有些没想到,因为在安理会上一次通过巴以决议时,虽然也是达成了广泛共识,但是美国最后也是投的弃权票,大家对美国的期待值已经拉到最低,只要美国不反对就好。

格林菲尔德出人意料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全场关注,在那一瞬间,几乎所有的成员都将目光聚焦到了美国代表团的方向。

安理会投票,美国代表笑场,阿联酋看了直摇头,中方只发言两分钟

然而更加令人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坐在格林菲尔德后方的美国代表团成员,突然伸出手,将格林菲尔德的右手给拽了下去,画面中可以看到啊,后方的这位美国官员是真的很用力,才把格林菲尔德的手给压了下去。

而画面中一侧的阿联酋代表看到后,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时她想必心里面也想,果然是不能对美国抱有太大的希望。

那么,美国代表团在投票阶段这匪夷所思的一幕,代表着什么呢?

我们注意到,在格林菲尔德被强行改变票型后,她的反应也有些意味深长,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错愕或者是疑惑,而是回过头去,对后面的人笑了笑。

格林菲尔德的“笑场”,代表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说明格林菲尔德并不是投错了票,或许是故意“投错票”。

实际上,各国常驻联合国的代表们,虽然在有些敏感话题的会议上,会出现一些言语上的交锋,但实际上私下的关系都还不错,还记得上一次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送给大家鲁班锁的事情吗?当时安理会各国的大使人手一份,而其中对鲁班锁最感兴趣的,就是格林菲尔德,她还专门与张军大使请教了这个鲁班锁的玩法,两人聊得也很开心。

安理会投票,美国代表笑场,阿联酋看了直摇头,中方只发言两分钟

这些联合国大使们,他们不是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情感,也有自己的立场,只不过有些时候,因为服务于国家政治的需要,不得不做出违背自身感情的选择。

或许,出于一个人类的情感和道义,格林菲尔德的这次举手,就是她为了自己而举的,而事实上她的这票赞成,也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不过拜登政府为了传达立场的“一致性”,最终还是把格林菲尔德的手给摁了回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格林菲尔德在解释性发言的第一句话,就来了一句:“这是一项痛苦的工作。”这里既是指安理会为巴以冲突所做的工作,同时恐怕也有感叹自己工作的意思。

最后,我们还注意到,中方代表这一次的发言特别简短。

作为对比,美国代表的发言大约是4分钟,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解释性发言阶段,就说了两分钟,很简短,但是把所有事情都说得很清楚。

安理会投票,美国代表笑场,阿联酋看了直摇头,中方只发言两分钟

第一,我们对这份决议有些不满,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决议不得不进行调整。

第二,尽快落实决议,让人道物资进入加沙。

第三,中国欢迎决议通过,但强调实现停火仍是压倒一切的前提。

第四,安理会还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实现中东和平稳定。

中方的发言逻辑清楚、言简意赅,因此如今甚至有一些国外的网友,都表示喜欢听中方在安理会的发言,因为中方不说废话,也不绕弯子,更利于大家了解事情的全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