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飞机为何在水面迫降比在陆地迫降更危险?

作者:现代物理知识

飞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首选,其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飞机遭遇意外事故需要迫降时,一般会有陆地迫降和水面迫降两种选择。在人们日常认知中,陆地更加坚硬,因此迫降时风险大,似乎水面迫降生还率会更高。毕竟,我们常讲“柔情似水”,水应该比较温和,按理说迫降在水面上的生还率应该比地面高才对,但事实上这个理念是错误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飞机为何在水面迫降比在陆地迫降更危险?

看过美国电影《萨利机长》的小伙伴应该见识过遇险飞机如何在水面紧急迫降的过程。这部电影是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迫降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讲述了机长萨利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然而,在这样一次成功的应急处置后,迎接萨利机长的却是国家安全运输局的调查。调查的焦点在于萨利机长迫降水面的做法是否正确,因为该做法被质疑更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

飞机为何在水面迫降比在陆地迫降更危险?

飞机水上迫降的过程

飞机水上迫降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飞机与水面碰撞前的飞行过程;

2、与水面碰撞时飞机结构的响应过程。这个过程又包括了两个阶段:飞机与水面初始坠水碰撞阶段,以及后续的飞机水面滑跑阶段;

3、水上漂浮过程。

飞机为何在水面迫降比在陆地迫降更危险?

水上迫降过程

在迫降过程中,机身结构所承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其质量分布、入水飞行速度以及降落仰角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水上迫降反而是最危险的?

首先,对于飞行员来说,水上迫降比陆地迫降的难度要大很多。水面不像陆地那样平静,它有起伏和水流向,这些都是飞行员不可预测的,从而也就无法准确的调整飞行角度,一旦飞机的机头或机翼先碰到水面,飞机随时可能整个倾翻。

其次,和地面相比,起伏不定的水面会让结构更碎、更松散,传导震动能力更强,一旦机头或机翼先接触水面,这时候飞机就极易出现局部破碎或是解体。而当飞机的速度减弱,飞机就会“陷进”水面,如果飞机已经出现破损或是解体,到速度停止时,就很可能会面临沉没。

飞机为何在水面迫降比在陆地迫降更危险?

再者,当飞机扎进水面时,巨大的阻力会让它立即停下来,这股力量足以撕裂整架飞机,压碎里面所有的物体,也包括乘客。所以飞机必须要保证以绝对完美的角度滑进水中才有可能争取到短暂的漂浮时间。我们知道,除水上飞机外,一般的飞机都是不适合在水面漂浮的,所以就算是水上迫降成功,飞机也会随时间推移而下沉。这也就意味着,乘客和机组人员必须抓紧时间穿好救生衣准备逃生。

水上迫降后应当怎么办?

轮船在海上遭遇困境时,船上人员会使用备用的救生艇逃生,但现代民航客机上为了以防万一而为水上迫降准备有救生艇的只有部分飞机。当遇到没有救生艇的情况,飞机上的应急滑梯可以派上用场。

现代飞机为了保证迫降时旅客能够迅速撤离,往往每个应急出口和机舱门都备有救生滑梯。救生滑梯由尼龙胶布胶接而成,不用的时候会折叠好放在门上的专用箱内,并标注有救生滑梯等字样。飞机迫降时,舱门一打开,救生滑梯就会自动充气膨胀,变得十分有弹性。在水上迫降时,救生滑梯就可以当作救生艇来使用,比如电影《萨利机长》里边乘客逃生时搭乘的就是救生滑梯。

飞机为何在水面迫降比在陆地迫降更危险?

由此看来,水面迫降的风险系数比陆地迫降高得多,现代飞机选择迫降是首先会选择机场,其次是高速公路或是平整地面,最后才是水面。近六十年来,全球仅有三次喷气式客机水面迫降成功的案例,它们分别为:1963年8月21日,苏联图-124客机迫降涅瓦河,机上人员安然无恙;1968年11月22日,日本航空的DC-8客机在美国旧金山湾迫降,无人受伤;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萨利机长》原型,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的空客A320客机迫降哈得孙河,机上155人全数生还,其中78人被冻伤。

#来点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