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作者:论史鉴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85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两名年轻的战士结拜为义兄义弟。

二人约定,如果兄弟二人中有人战死,那活下来的另一人,要为亡者父母养老送终。

没多久,他们中的一人便战死沙场,活下来的另一人,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家乡,按照承诺,照顾战友的父母多年,还和战友的妹妹结婚了。

然而,战友的父母一开始根本不愿意接受他的好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好兄弟义薄云天

这个人叫方海鹰,1965年出生在安徽省铜陵市的一个军人家庭。

18岁时,方海鹰继承父志,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人民子弟兵。

方海鹰作为军人的孩子,训练中从不叫苦叫累,虽然很能吃苦,但是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乡,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当兵,难免心里藏着不能诉说的委屈。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刚开始在部队的那段时间里,方海鹰总是有些郁郁寡欢,只能通过沉浸在训练中,来消解自己的苦闷。

然而,随着与战士胡兴龙的相识相知,方海鹰也终于找回了不见许久的快乐,慢慢在部队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

方海鹰和胡兴龙是老乡,因为这层原因,思乡心切的方海鹰,一开始看到胡兴龙就感觉特别亲切,胡兴龙对待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老乡弟弟,也特别照顾。

二人在部队里,这样一来二往,就成为了好哥们,随着深入地了解,二人也发现对方身上越来越多的闪光点,兄弟情义也更加深厚。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转眼来到1984年,方海鹰和胡兴龙在部队平静训练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他们随部队去了前线。

前线的日子充满了枪林弹雨,每天都有人受伤,也有战友牺牲,虽然每个战士都经受着心理上的煎熬,但是大家也都做好了为保卫祖国牺牲的决心。

前线战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为祖国打胜仗。方海鹰、胡兴龙也同样怀着这样视死如归的决心。

然而,只要是个人,心里谁还没有点牵挂呢?方海鹰和胡兴龙,他们也都是爹妈养大的孩子,在二人军心之下,还存有一份忐忑的孝心。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胡兴龙

1985年,在决心赴死的前夕,二人最后一次闲聊,他们都明白各自对家人的不舍,于是,二人之间又生出一个坚定的承诺。

他们来到军营驻地旁边的木棉树下,以水代酒,以天地为证,在皎洁的月光下,结拜为义兄弟。

在这简易的结拜仪式上,他们彼此承诺道:如果二人中有人战死,活下来的人回到家乡,要替亡者向父母尽孝。

承诺的力量

1985年,胡兴龙家里迎来了一位客人,这人便是胡兴龙的结拜兄弟方海鹰。而胡兴龙却没能回来,他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方海鹰向胡家父母讲述了胡兴龙牺牲时的情况。

原来,在方胡二人结拜完的第二天,兄弟二人便抱着视死如归的心上了战场。枪林弹雨中,二人所在的队伍因为中了埋伏而被打散。

胡兴龙和方海鹰也因此分开,各自跟随小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然而,由于情况越来越不利,处在敌人包围下的战士们,极有可能全部丧命于敌军的炮火。

胡兴龙为了给战友们制造出突破包围圈的缺口,故意跳到显眼的位置,将敌军的炮火全部引向了自己。

胡兴龙因此壮烈牺牲。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方海鹰因为撤离及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因为拼死战斗也受了重伤,在后方战地医院昏迷了好几天,直到醒过来,他才知道胡兴龙牺牲的消息。

胡兴龙的父母,当时虽然已经从丧子的巨大悲痛中走出,但是当方海鹰给他们讲述胡兴龙牺牲经过时,全家人都绷不住了,和方海鹰一起抱头痛哭。

方海鹰虽然对兄弟的死很伤心,但他同时也感到宽慰,因为自己活下来了,胡兴龙的父母便可以由他来照顾。

方海鹰也是个犟脾气的人,他对兄弟胡兴龙承诺过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方海鹰向胡家父母讲了他和胡兴龙的诺言,并且坚定地表示自己一定替胡兴龙为二老养老送终。

胡家父母听到此言很是感动,但作为英雄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会占别人便宜的。

他们知道方海鹰也有父母需要侍奉,他们也不想给方海鹰添麻烦,就以自己还有一个女儿将来可以养老,婉拒了方海鹰想替兄弟尽孝的好心。

可是,方海鹰是个言出必行的人,而且这不仅是诺言,更是兄弟的遗愿,方海鹰绝对不能辜负兄弟生前对自己的信任。

但是,尽管方海鹰一再坚持,胡家父母还是不愿接受这份好意。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方海鹰并没有就此气馁,反而直接断了自己的后路,以示侍奉二老的决心。

原来,方海鹰之前因为部队给他记了三等功,本来有保送军校深造的机会,可是他为了实现对胡兴龙的诺言,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他战后回到家乡,虽然胡兴龙是他同乡,但是两人的家却相距很远。于是,方海鹰为了方便照顾胡家父母,便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搬到胡家附近居住。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方海鹰的父母竟然能够理解自己儿子的做法,还对儿子表示了支持。

方海鹰于是离开了自己家,来到了胡家所在的村子。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方海鹰做到这样的地步,可以说是非常坚定了,但是,他最后能够打动胡家父母吗?能让他们接受自己的一片孝心吗?

干儿子成女婿

但是,方海鹰的这份“孝心”,在胡家父母看来是过于沉重的,毕竟方海鹰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个陌生人。

方海鹰也理解老人家这点,于是在被胡家再次拒绝之后,便借住到村委会,还在村子附近找了一份工作,准备通过长期相处的方式,让胡家二老放下隔阂接受自己。

自此开始,方海鹰便时常出现在胡家,不是帮忙下地干活,就是帮忙砍柴挑水,把胡家的重活累活都承包了,胡家人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方海鹰还把自己那点工资,大半都给贡献出来,给胡家人补贴家用,给胡兴龙的亲妹妹胡桂兰交学费。

渐渐地,胡兴龙父母也被方海鹰的真诚所感动,开始接受方海鹰这亲儿子般的存在。

人心都是肉长的,二老看着方海鹰一个人住在村委会,也很心疼,便把方海鹰接到家里来住。

就这样,方海鹰成功感化了胡家人,可以名正言顺地替兄弟尽孝了。

这时候,和胡父胡母一起居住的,还有胡兴龙的亲妹妹胡桂兰,当时才刚满十七岁,正在高中。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方海鹰住进来,也把胡家妹妹当作了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照顾,妹妹也在方海鹰身上看到了哥哥的影子,凡事都很依赖方海鹰。

没过多久,妹妹便获得了参军入伍的资格,妹妹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方海鹰,方海鹰真心替妹妹感到高兴,但是妹妹却似乎不太高兴,甚至有点忧愁。

在方海鹰的追问下,妹妹说出了自己的忧愁。原来,妹妹因为担心父亲身体,所以不想远走他乡,正打算放弃这个从军的机会。

方海鹰听妹妹这么说,头一回朝妹妹发了火,他告诉妹妹一定要珍惜这次参军的机会,并承诺会照顾好父母,让妹妹尽管放心。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方海鹰从来不会背弃自己的承诺,在妹妹去部队之后,方海鹰照顾胡家父母,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胡父生病时,方海鹰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胡父,甚至在胡父的床边打了个地铺,每夜陪床,帮助胡父起夜上厕所不说,胡父半夜翻个身都能引起方海鹰的关注。

一次,胡父半夜突然抽搐,方海鹰及时发现,他二话不说,抱起胡父就去找医生。可当时农村的条件,即便是白天,村子附近都没有医生,更何况半夜呢?

当时还是冬天,方海鹰因为太过着急,出门时忘了穿鞋,寒风凛冽中,光脚的方海鹰就这样硬生生抱着胡父走了两三个小时,脚都被路上的石子磨破了。

胡父也因此获得了及时的救治,医生说,如果再来晚一点,胡父就没命了。

方海鹰从此又成了胡家的救命恩人,双方之间也更亲近了,方海鹰更是直接改口管胡兴龙父母叫“爸妈”。

另外,方海鹰和妹妹胡桂兰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

胡桂兰在部队时,方海鹰便时常给她写信打电话,关心她独自在外的生活,还时常给胡桂兰寄去她爱吃的家乡特产。

胡桂兰也在这样的关心下,逐渐对方海鹰心生情愫,可是方海鹰却似乎并没有想和胡桂兰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打算。

胡桂兰难免会多想,难道方海鹰真的只把自己当作“亲妹妹”吗?

终于有一天,胡桂兰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她给方海鹰打电话当面问出了藏在心里的问题。

腼腆的方海鹰,这才终于说出了憋在心中许久的秘密。

原来,方海鹰一直暗恋着胡桂兰。

两情相悦的二人,终于互相表明了心意,成为了情侣。胡家父母也很支持二人,因为他们相信方海鹰的人品,相信女儿嫁给他一定会幸福的。

1994年5月,二人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如此三代同堂,全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1985年战友牺牲,他遵守承诺替战友尽孝,9年后娶战友妹妹为妻

2011年,方海鹰获得了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在他的多方呼吁下,在铜陵笠帽山树立起了纪念胡兴龙的石碑。

方海鹰用一生实现了自己对于胡兴龙的承诺,胡家在方海鹰照顾下和乐又幸福,胡兴龙如若地下有知,也一定会很欣慰。

听到这个故事的人,感动之余,也免不了羡慕一句:我要是也能有这样的兄弟该多好!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