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作者:論史鑒今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1985年,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兩名年輕的戰士結拜為義兄義弟。

二人約定,如果兄弟二人中有人戰死,那活下來的另一人,要為亡者父母養老送終。

沒多久,他們中的一人便戰死沙場,活下來的另一人,在戰争結束後回到家鄉,按照承諾,照顧戰友的父母多年,還和戰友的妹妹結婚了。

然而,戰友的父母一開始根本不願意接受他的好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好兄弟義薄雲天

這個人叫方海鷹,1965年出生在安徽省銅陵市的一個軍人家庭。

18歲時,方海鷹繼承父志,參軍入伍,成為一名人民子弟兵。

方海鷹作為軍人的孩子,訓練中從不叫苦叫累,雖然很能吃苦,但是小小年紀就離開家鄉,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當兵,難免心裡藏着不能訴說的委屈。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剛開始在部隊的那段時間裡,方海鷹總是有些郁郁寡歡,隻能通過沉浸在訓練中,來消解自己的苦悶。

然而,随着與戰士胡興龍的相識相知,方海鷹也終于找回了不見許久的快樂,慢慢在部隊生活中找到了歸屬感。

方海鷹和胡興龍是老鄉,因為這層原因,思鄉心切的方海鷹,一開始看到胡興龍就感覺特别親切,胡興龍對待這個比自己小一歲的老鄉弟弟,也特别照顧。

二人在部隊裡,這樣一來二往,就成為了好哥們,随着深入地了解,二人也發現對方身上越來越多的閃光點,兄弟情義也更加深厚。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轉眼來到1984年,方海鷹和胡興龍在部隊平靜訓練的日子,也随之結束,他們随部隊去了前線。

前線的日子充滿了槍林彈雨,每天都有人受傷,也有戰友犧牲,雖然每個戰士都經受着心理上的煎熬,但是大家也都做好了為保衛祖國犧牲的決心。

前線戰士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隻想着一件事,那就是為祖國打勝仗。方海鷹、胡興龍也同樣懷着這樣視死如歸的決心。

然而,隻要是個人,心裡誰還沒有點牽挂呢?方海鷹和胡興龍,他們也都是爹媽養大的孩子,在二人軍心之下,還存有一份忐忑的孝心。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胡興龍

1985年,在決心赴死的前夕,二人最後一次閑聊,他們都明白各自對家人的不舍,于是,二人之間又生出一個堅定的承諾。

他們來到軍營駐地旁邊的木棉樹下,以水代酒,以天地為證,在皎潔的月光下,結拜為義兄弟。

在這簡易的結拜儀式上,他們彼此承諾道:如果二人中有人戰死,活下來的人回到家鄉,要替亡者向父母盡孝。

承諾的力量

1985年,胡興龍家裡迎來了一位客人,這人便是胡興龍的結拜兄弟方海鷹。而胡興龍卻沒能回來,他将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戰場。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方海鷹向胡家父母講述了胡興龍犧牲時的情況。

原來,在方胡二人結拜完的第二天,兄弟二人便抱着視死如歸的心上了戰場。槍林彈雨中,二人所在的隊伍因為中了埋伏而被打散。

胡興龍和方海鷹也是以分開,各自跟随小隊,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然而,由于情況越來越不利,處在敵人包圍下的戰士們,極有可能全部喪命于敵軍的炮火。

胡興龍為了給戰友們制造出突破包圍圈的缺口,故意跳到顯眼的位置,将敵軍的炮火全部引向了自己。

胡興龍是以壯烈犧牲。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方海鷹因為撤離及時,幸運地活了下來,但是因為拼死戰鬥也受了重傷,在後方戰地醫院昏迷了好幾天,直到醒過來,他才知道胡興龍犧牲的消息。

胡興龍的父母,當時雖然已經從喪子的巨大悲痛中走出,但是當方海鷹給他們講述胡興龍犧牲經過時,全家人都繃不住了,和方海鷹一起抱頭痛哭。

方海鷹雖然對兄弟的死很傷心,但他同時也感到寬慰,因為自己活下來了,胡興龍的父母便可以由他來照顧。

方海鷹也是個犟脾氣的人,他對兄弟胡興龍承諾過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方海鷹向胡家父母講了他和胡興龍的諾言,并且堅定地表示自己一定替胡興龍為二老養老送終。

胡家父母聽到此言很是感動,但作為英雄的父母,他們從來不會占别人便宜的。

他們知道方海鷹也有父母需要侍奉,他們也不想給方海鷹添麻煩,就以自己還有一個女兒将來可以養老,婉拒了方海鷹想替兄弟盡孝的好心。

可是,方海鷹是個言出必行的人,而且這不僅是諾言,更是兄弟的遺願,方海鷹絕對不能辜負兄弟生前對自己的信任。

但是,盡管方海鷹一再堅持,胡家父母還是不願接受這份好意。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方海鷹并沒有就此氣餒,反而直接斷了自己的後路,以示侍奉二老的決心。

原來,方海鷹之前因為部隊給他記了三等功,本來有保送軍校深造的機會,可是他為了實作對胡興龍的諾言,放棄了這次難得的機會。

他戰後回到家鄉,雖然胡興龍是他同鄉,但是兩人的家卻相距很遠。于是,方海鷹為了友善照顧胡家父母,便離開了自己的父母,搬到胡家附近居住。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方海鷹的父母竟然能夠了解自己兒子的做法,還對兒子表示了支援。

方海鷹于是離開了自己家,來到了胡家所在的村子。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方海鷹做到這樣的地步,可以說是非常堅定了,但是,他最後能夠打動胡家父母嗎?能讓他們接受自己的一片孝心嗎?

幹兒子成女婿

但是,方海鷹的這份“孝心”,在胡家父母看來是過于沉重的,畢竟方海鷹對于他們來說,還是個陌生人。

方海鷹也了解老人家這點,于是在被胡家再次拒絕之後,便借住到村委會,還在村子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準備通過長期相處的方式,讓胡家二老放下隔閡接受自己。

自此開始,方海鷹便時常出現在胡家,不是幫忙下地幹活,就是幫忙砍柴挑水,把胡家的重活累活都承包了,胡家人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

方海鷹還把自己那點工資,大半都給貢獻出來,給胡家人補貼家用,給胡興龍的親妹妹胡桂蘭交學費。

漸漸地,胡興龍父母也被方海鷹的真誠所感動,開始接受方海鷹這親兒子般的存在。

人心都是肉長的,二老看着方海鷹一個人住在村委會,也很心疼,便把方海鷹接到家裡來住。

就這樣,方海鷹成功感化了胡家人,可以名正言順地替兄弟盡孝了。

這時候,和胡父胡母一起居住的,還有胡興龍的親妹妹胡桂蘭,當時才剛滿十七歲,正在高中。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方海鷹住進來,也把胡家妹妹當作了自己的親妹妹一樣照顧,妹妹也在方海鷹身上看到了哥哥的影子,凡事都很依賴方海鷹。

沒過多久,妹妹便獲得了參軍入伍的資格,妹妹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分享給了方海鷹,方海鷹真心替妹妹感到高興,但是妹妹卻似乎不太高興,甚至有點憂愁。

在方海鷹的追問下,妹妹說出了自己的憂愁。原來,妹妹因為擔心父親身體,是以不想遠走他鄉,正打算放棄這個從軍的機會。

方海鷹聽妹妹這麼說,頭一回朝妹妹發了火,他告訴妹妹一定要珍惜這次參軍的機會,并承諾會照顧好父母,讓妹妹盡管放心。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方海鷹從來不會背棄自己的承諾,在妹妹去部隊之後,方海鷹照顧胡家父母,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胡父生病時,方海鷹為了能更好地照顧胡父,甚至在胡父的床邊打了個地鋪,每夜陪床,幫助胡父起夜上廁所不說,胡父半夜翻個身都能引起方海鷹的關注。

一次,胡父半夜突然抽搐,方海鷹及時發現,他二話不說,抱起胡父就去找醫生。可當時農村的條件,即便是白天,村子附近都沒有醫生,更何況半夜呢?

當時還是冬天,方海鷹因為太過着急,出門時忘了穿鞋,寒風凜冽中,光腳的方海鷹就這樣硬生生抱着胡父走了兩三個小時,腳都被路上的石子磨破了。

胡父也是以獲得了及時的救治,醫生說,如果再來晚一點,胡父就沒命了。

方海鷹從此又成了胡家的救命恩人,雙方之間也更親近了,方海鷹更是直接改口管胡興龍父母叫“爸媽”。

另外,方海鷹和妹妹胡桂蘭的關系,也更近了一步。

胡桂蘭在部隊時,方海鷹便時常給她寫信打電話,關心她獨自在外的生活,還時常給胡桂蘭寄去她愛吃的家鄉特産。

胡桂蘭也在這樣的關心下,逐漸對方海鷹心生情愫,可是方海鷹卻似乎并沒有想和胡桂蘭進一步發展關系的打算。

胡桂蘭難免會多想,難道方海鷹真的隻把自己當作“親妹妹”嗎?

終于有一天,胡桂蘭勇敢地向前邁了一步,她給方海鷹打電話當面問出了藏在心裡的問題。

腼腆的方海鷹,這才終于說出了憋在心中許久的秘密。

原來,方海鷹一直暗戀着胡桂蘭。

兩情相悅的二人,終于互相表明了心意,成為了情侶。胡家父母也很支援二人,因為他們相信方海鷹的人品,相信女兒嫁給他一定會幸福的。

1994年5月,二人結婚,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如此三代同堂,全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1985年戰友犧牲,他遵守承諾替戰友盡孝,9年後娶戰友妹妹為妻

2011年,方海鷹獲得了安徽省道德模範稱号,在他的多方呼籲下,在銅陵笠帽山樹立起了紀念胡興龍的石碑。

方海鷹用一生實作了自己對于胡興龍的承諾,胡家在方海鷹照顧下和樂又幸福,胡興龍如若地下有知,也一定會很欣慰。

聽到這個故事的人,感動之餘,也免不了羨慕一句:我要是也能有這樣的兄弟該多好!

本文由“論史鑒今”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