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作者:无人的江湖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

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按理说,蒋介石是黄埔校长,他才是最有发言权的。结果查蒋介石对手下爱将的点评,却能把你直接搞蒙。

蒋介石曾经认为,胡宗南是最能打的,并作为他的杀手锏,也就是王牌,在抗战期间一直养精蓄锐,作为翻盘之用。

哪料当1944年,蒋介石终于祭出胡宗南后,却直接让他破防,打得太难看了,让蒋介石直呼:余将何面目以见世人也……此种无智无勇之罪恶,更不能恕也。

由此,天子第一门生胡宗南成了笑柄。蒋介石还曾经认为,黄埔四期的张灵甫,才是最能打的学生,哪料却全军覆没在孟良崮,又搞得蒋介石破防,二十天内五次怒批张灵甫。

一会怒批张灵甫战术选择失当,不守山口只守山头,而山头又是石山,又没有饮水。

一会又怒骂张灵甫轻敌骄傲,不侦察地形。

一会又痛心疾首:太小家子气,受了重武器和驮马的拖累……像一头笨牛一样来受敌人的呆打。

就这样张灵甫竟然成了反面典型。所以根本没法依据蒋介石的标准。就只能依据“对手”评价了,也就是来自我方的评价——可还有问题,我方战神级别的将领也有很多,哪位将领的最权威?

自然是横扫东北的林彪了!但很可惜,他虽是黄埔四期生,却很少点评对方战将,以至于有黄埔同学被生擒,他也很少去看望。但他却点评过粟裕,说是尽打神仙仗。

这一下有权威人选了,正是粟裕粟大将,一则是粟裕打胜了淮海战役,二则是他堪称黄埔名将收割机,比如七战七捷中,力挫一期的李默庵,斩四期的戴之奇与马下,孟良崮万马从中又斩张灵甫,更曾多次与杜聿明、王耀武、邱清泉、胡琏等对阵。

那么在粟裕眼中,那些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给出了三位,换句话说就是,在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

第一位就是胡琏,粟裕对他的点评是:悍将谋才。以至于在一次战役中,粟裕给许世友发电表示:阻击要以防御为主,切断国民党增援为第一优先目标,不要轻易招惹胡琏!

不得不承认,粟大将眼光果然厉害,解放战争末期,就是胡琏给粟大将的三野造成严重损失——这就是金门战役。所以对于粟裕来言,胡琏堪称顶级战将了。

第二位是杜聿明,他堪称是粟大将真正的对手,所谓决战淮海,一定程度上来言,就是粟裕和杜聿明之间的巅峰对决。

比如潘塘镇战役,两人同时想到兵出奇招,又同时选定了潘塘,导致双方奇袭队伍在潘塘开战,奇袭变成了当面锣对面鼓的硬刚。

那么粟裕是咋点评杜聿明的?杜聿明只能打顺风仗、打不了逆风仗,杜对战争有自己的心得,但是盲从蒋介石!

一针见血,正是因盲从蒋介石,杜聿明在滇缅先进野人山,差点丧命,后入陈官庄,导致战败被擒。

这第三位,同时也是最被粟裕认可的恐怕出人意料,正是王耀武。粟裕对他的点评是:王(耀武)不一样,他对战争有独到的见解,有执行力,作战能力强,顺风仗逆风仗都能打。

也就是说,粟裕是用王耀武跟杜聿明比较过后,做出的点评。结论很清晰,就是王耀武比杜聿明更优秀一点。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追随蒋介石的黄埔生中,谁最能打?粟裕眼中,这三位才是顶级战将?其实,这堪称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毕竟依据是什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