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作者:许又史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在现如今的诸多影视作品中,位列正七品的知县,仿佛成为了微不足道的存在,甚至用“芝麻官”来形容他们。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清代官场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意思是从四品的清知府,在任职期间即便是清廉如水,三年下来也有十万两白银的收入。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在清代从理论上来说,知县在任期满三年后,便有机会升迁到知州、知府、主事等官职。

直白点来说就是,知县如果能够再往前一步,很可能就能成为年收入三万多两的知府,从这点来看知县可谓是前途无限啊。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那影视剧中用“芝麻官”来形容知县真的合适吗?

今天我们就从清代知县的官方年俸禄以及其它方面的收入,来了解一下知县在当时具体的社会地位......

七品知县的权利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清代基本是延续明代时期的官制制度,将所有的官员分为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这便是清代的“九品十八级”官制。

清代的知县位列正七品,按照现在公务员行政级别的划分规则,正七品基本与现在的县处级差不多,也就相当于县级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县委书记。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清史稿·职官三·外官》有载:县知县一人,正七品。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

从史书记载能看出,清代知县相比于如今的县委书记,只不过他们的职权范围更广,权利更大,对于一县之内的政务、刑罚、教育以及各种祭祀活动等,都享有最高决策权。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因此不能简单的用县委书记来形容古代的知县,可以说他们还兼任了如今的地方教育局局长、宣传部部长等重要职务。

从这点便能看出,古代知县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那么在古代想要当一个知县是件容易的事情吗?

怎样才能当上知县?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想要踏入仕途,最主要也最直接的一条道路便是——科举考试。

在古代,无数寒门子弟寒窗苦读数十年,只为在科举考试中能够大放异彩,从而实现阶级的转变。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相对于明朝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与殿试。

童试是最基础的考试,通过的考生被称为“童生”,在身份地位方面与之前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仍有很多读书人考到须发皆白,却仍是一介童生。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院试分为“岁试”、“科试”两级,通过岁试的考生被称为“秀才”,就比如《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虽然地位也没有改变,但已是稍受众人认可的读书人了。

通过岁试的秀才们,会被统一安排进行“科试”,只有通过科试的秀才,才被允许参加后续的“乡试”,吕秀才便是在此次考核中被“刷”下来的。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而吕秀才的经历也是当时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经历,十年寒窗却只落得一个“穷酸秀才”的名号。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但是只要通过了“乡试”便能真正实现阶级的转变,通过乡试的人被称为“举人”,从《范进中举》这一故事中,便能体会到“举人”的含金量。

但是回到今天的正题,作为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举人”,他们有资格担任知县这个岗位吗?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答案是否定的,除了“走偏门”外,正常情况下举人是没有资格担任知县的。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在古代,一般而言只有通过了“会试”考核顺利获得“进士”身份的考生,才能十拿九稳的当上正七品的知县。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因此古代能够当上知县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存在,是无数读书人挤破头皮都想要担任的官职,由此便能看出,古代想要当知县得多难了。

那么清代位列正七品的知县,他们的工资与待遇又如何呢?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知县的俸禄与待遇

清代各级官员的薪资通常由俸银与禄米两种构成,这也是“俸禄”一词的由来。

据清代《户部则例》记载,正七品知县的实际俸禄,根据所任地区的不同,会有一定的浮动区间。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不过按照定制,正七品官员每年的俸银为45两白银,禄米为俸米45斛,换算下来大概就是现在的1350公斤。

这样看来不算禄米的话,正七品知县一年的工资才45两,平均下来一个月也才3.75两。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这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当然远远足够了,但是对于“一县之长”的知县来说,未免太过凄惨了一些,可能在大酒楼吃一顿饭这些银子就没了。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于是就出现了像开头所说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虽然这句话说的是知县之上的知府,但与之对应的还有一句话则是形容知县——“不贪不滥,一年三万”。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这句话是形容一名既不贪污,也不连用职权的知县,一年下来也有3万两白银的进账,并且这种说法是连官方都认可的。

当时刑部便是将三万两白银,作为判断一名知县是否贪污的主要标准,在量刑时如果知县的年收入在三万以内,那便不会将其判定为贪官。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到了雍正时期,清朝各级官员的腐败现象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于是为了遏制这种不正之风,朝廷推出了“高新养廉”的反贪政策——养廉银。

这一政策就是通过增加官员的实际收入,达到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至此清代各级官员的收入除了正俸(年俸)外,又额外增加了一笔养廉银。

大家可不要瞧不起养廉银,这笔钱的数额要远远高于官员们的正俸。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就拿正七品的知县来说,虽然各地实际发放的数量会有所差异,但根据《户部则例》记载的“岁支养廉600两”可以看出,清代的知县每年最起码能够领到600两白银。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当时的全家福

这笔“养廉银”相当于知县正俸的13.3倍,两者加起来便是645两白银,这在当时已经是十分可观的收入了。

要知道清代一个中产家庭的收入一年也就25两左右,更别说那些一辈子都没接触过白银的贫苦家庭了。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并且除了“正俸”和“养廉银”外,清代的知县还能领到一笔“公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话费补贴、油费补贴等。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据《清会典》记载,光绪年间的知县,一年能够领到500两的公费,但是并非所有的知县都能这笔公费,一般只有在京工作的知县才能享受到此种待遇。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以上这些还只是知县官方规定的合法收入,也就是说这是他们所能拿到的最低收入,如果再加上那些无法公开的灰色收入,那绝对是一笔难以想象的数字。

所以说当时用“不贪不滥,一年三万”来形容知县,其实是十分的贴合实际的。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在影视作品中之所以会将七品知县形容成“芝麻官”,全是因为他们将自己带入到了“主角们”的视角之中。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当然在那些在京为官、权倾朝野的重臣眼中,正七品的知县确实是“芝麻”大小的官员,根本不值一提。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但是在普通人、甚至是万千读书人眼中,正七品的知县便已经是“青天大老爷”般的存在了。

要知道“天高皇帝远”、“皇权不下县”,可不仅仅是不痛不痒的玩笑话而已,在古代知县便是一县之域中“说一不二”的存在。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因此对于寻常百姓、甚至是地方贾商而言,知县不论从何种角度都是和“芝麻官”不沾边的存在。

清代的七品知县年收入有多少?了解以后,你还会称其“芝麻官”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