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作者:卿羽飞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前言

电视剧里,但凡重要的结契,都需要当事人按手印画押,但是,古代并没有指纹识别系统,为什么还要画押呢?

其实不然,古人早就有指纹识别技术,只是和我们现在的操作不一样而已。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指纹识别

1975年,国家考古队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12座战国末期到秦朝的墓群,其中还发现了大量竹简,里面记录到当时许多的法律文书、刑侦手法等资料。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考古队惊奇的发现,在当时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按手印已经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聪明的古人居然在2200年前就发现了指纹的独一性!

同时,在《封诊式》一书中有篇《穴盗》,文章里详细介绍了一起盗窃案件的侦破全过程,从最初的报案开始,一直到侦查讯问,每一处细节都记录的仔仔细细。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内中及穴中外壤上有厀、手迹,厀、手各六所”。

这句交代了房内、洞中、洞口的泥土上,发现了6处膝盖和手的印记。

这可是2200年的文字记载!到了宋朝,手印已经在刑事诉讼上大量使用。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指纹的运用

《宋史·元绛传》中记载了一起欺诈案件,其中就对手印的使用进行了体现,从记载可以看出来,此时的手印已经成了刑事诉讼的官方物证。

书中记载当时有个叫龙聿的富商,耍手段赢了周整,周整赌输只能拿出家中上等田来抵赌债,周整趁其母没有察觉,先骗取母亲在空白字据上押了手印,然后再立上字据。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后来,此事被周整母亲发现端倪,一怒之下,周整母亲把龙聿告到衙门,但当时的州县官吏并没严肃对待此事,直到新任知府元降上任后,周整母亲再次上告,案件才被重视。

经查证,龙聿手上的字据虽有周整母亲的手印,但却是在当事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元降最后判定龙聿所持字据无效,上等田需归还周整母亲。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押手印还和当时人们的文化程度有关系,在封建统治时期,多数老百姓都没有读过书,自己用了大半生的名字起笔怎么写都不懂,遇到需要签字确认的地方,自然不能顺利完成。

而押手印完美解决了这一社会问题。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官府有辖区范围内所有人的指纹,当需要核实某个指纹是谁时,官府只需通过观察指纹的分叉点、指纹中心点、三角点等就能分辨出指纹的主人是谁。

在古代,涉及到信息保密一类的机要文件也会压上手印,以示可信度,尤其是犯人的供词上,压上手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很多古装电视剧里都有呈现过这一幕,若当事人事后不承认曾经自己所说过的话,那压过手印的证词就成了有力的证据,合法性不容抵赖!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在古装电视剧《梦华录》第15集,于忠全想借赵盼儿的手以通敌罪陷害顾千帆,各种逼迫赵盼儿压下手印。

万幸赵盼儿并非头脑简单、没有见识的普通角色,胆大心细的赵盼儿察觉出异样,悄然更换了所谓的通敌文书,这才替顾千帆躲过一劫。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指纹画押的方式

第一种最正式,是在官府的见证下,由犯人和主管官员同时在书面文书上签字和按下手印,作为认罪凭证。

这种操作方式多用于大案要案或者重大裁决时,也是为了确保结果的真实有效。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这类文书会由专管书吏和案件其他卷宗一起进行统一存储,通常保存周期都不少于10年,以方便后期随时取阅查证。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第二种方法就是单纯在审判结果文书上按个手印,文书上需要确认的地方都要犯人和相关官员一起按上手印,表示知晓。

这种方式较之第一种,就随意了许多,常用在中小型案件上,县老爷也可以通过指印压的位置来判断案子的严重程度。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第三种最严谨,这一种不仅仅要按手印,还需要将整个手掌、五指都印到文书上,还必须掌纹清楚拓印。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这种方式较之第一种,审核条件在严肃许多,这种方法多用于重大案便或者凶杀案,印全手掌这也对犯罪份子的威慑。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指纹的其他妙用

古代的压手印也和算命学有关,古人很早就开始对手相和手纹有所研究,但此项技能的高手几乎都存在于民间,官府内反而寥寥无几。

虽没个专业人员,但遇到有需要的时候,请高手出山一起检验比对也是官府常有的操作。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到了明朝,指纹鉴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古文化发展了几千年,民众的基础文化水平和识字率也提升了不少,这时的官府就有了大量研究手纹的高手,其中最有名的还得是狄仁杰,他可是多次借用指纹破案的高手。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明朝时官府们就很懂得通过指纹的纹路特征来比对犯人的指纹,通过弯曲、分叉、环形等特点来快速判断犯人身份的真假。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破案采用指纹鉴定,明朝是各朝各代里运得最多、最好的一个朝代,为了破获一起案件,官府还会请手相大师去协助办案。

《水浒传》里犯人被押入大牢后,都免不了一顿严刑逼供,其中免不了屈打成招,为了“省事”,再怎么打都不配合的犯人就会强行在招供书签字画押,然后,额头刺上“囚”字再丢到苦寒的边疆。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同样是《水浒传》,梁山好汉们经常被官府捉去,逼迫他们在自己的判决书上打上“手模”,也就是将自己的整只手浸泡到墨汁里,再轻轻压到纸上,等墨汁风干后,纸上就会留其完整的手掌印。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1982年,阿根廷发生了一起关于谋杀亲子的案件诉讼,这是国外最早有记录的将指纹运用于破案的案例。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才正式将指纹作为犯罪证据,国外在指纹研究上,比中国晚了好几百年。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结语

社会进步到今天,科技手段层出不穷,但手印依旧在许多场合里继续再使用,一旦文件上印有手印,就证明了此份文件的合法有效性。

老祖宗们的智慧结晶不仅适合古代,同样适合现代。

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要按手印画押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