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前言

電視劇裡,但凡重要的結契,都需要當事人按手印畫押,但是,古代并沒有指紋識别系統,為什麼還要畫押呢?

其實不然,古人早就有指紋識别技術,隻是和我們現在的操作不一樣而已。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指紋識别

1975年,國家考古隊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發掘出12座戰國末期到秦朝的墓群,其中還發現了大量竹簡,裡面記錄到當時許多的法律文書、刑偵手法等資料。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考古隊驚奇的發現,在當時刑事案件偵破過程中,按手印已經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聰明的古人居然在2200年前就發現了指紋的獨一性!

同時,在《封診式》一書中有篇《穴盜》,文章裡詳細介紹了一起盜竊案件的偵破全過程,從最初的報案開始,一直到偵查訊問,每一處細節都記錄的仔仔細細。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内中及穴中外壤上有厀、手迹,厀、手各六所”。

這句交代了房内、洞中、洞口的泥土上,發現了6處膝蓋和手的印記。

這可是2200年的文字記載!到了宋朝,手印已經在刑事訴訟上大量使用。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指紋的運用

《宋史·元绛傳》中記載了一起欺詐案件,其中就對手印的使用進行了展現,從記載可以看出來,此時的手印已經成了刑事訴訟的官方物證。

書中記載當時有個叫龍聿的富商,耍手段赢了周整,周整賭輸隻能拿出家中上等田來抵賭債,周整趁其母沒有察覺,先騙取母親在空白字據上押了手印,然後再立上字據。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後來,此事被周整母親發現端倪,一怒之下,周整母親把龍聿告到衙門,但當時的州縣官吏并沒嚴肅對待此事,直到新任知府元降上任後,周整母親再次上告,案件才被重視。

經查證,龍聿手上的字據雖有周整母親的手印,但卻是在當事人并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以元降最後判定龍聿所持字據無效,上等田需歸還周整母親。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押手印還和當時人們的教育程度有關系,在封建統治時期,多數老百姓都沒有讀過書,自己用了大半生的名字起筆怎麼寫都不懂,遇到需要簽字确認的地方,自然不能順利完成。

而押手印完美解決了這一社會問題。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官府有轄區範圍内所有人的指紋,當需要核實某個指紋是誰時,官府隻需通過觀察指紋的分叉點、指紋中心點、三角點等就能分辨出指紋的主人是誰。

在古代,涉及到資訊保密一類的機要檔案也會壓上手印,以示可信度,尤其是犯人的供詞上,壓上手印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很多古裝電視劇裡都有呈現過這一幕,若當事人事後不承認曾經自己所說過的話,那壓過手印的證詞就成了有力的證據,合法性不容抵賴!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在古裝電視劇《夢華錄》第15集,于忠全想借趙盼兒的手以通敵罪陷害顧千帆,各種逼迫趙盼兒壓下手印。

萬幸趙盼兒并非頭腦簡單、沒有見識的普通角色,膽大心細的趙盼兒察覺出異樣,悄然更換了所謂的通敵文書,這才替顧千帆躲過一劫。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指紋畫押的方式

第一種最正式,是在官府的見證下,由犯人和主管官員同時在書面文書上簽字和按下手印,作為認罪憑證。

這種操作方式多用于大案要案或者重大裁決時,也是為了確定結果的真實有效。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這類文書會由專管書吏和案件其他卷宗一起進行統一存儲,通常儲存周期都不少于10年,以友善後期随時取閱查證。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第二種方法就是單純在審判結果文書上按個手印,文書上需要确認的地方都要犯人和相關官員一起按上手印,表示知曉。

這種方式較之第一種,就随意了許多,常用在中小型案件上,縣老爺也可以通過指印壓的位置來判斷案子的嚴重程度。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第三種最嚴謹,這一種不僅僅要按手印,還需要将整個手掌、五指都印到文書上,還必須掌紋清楚拓印。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這種方式較之第一種,稽核條件在嚴肅許多,這種方法多用于重大案便或者兇殺案,印全手掌這也對犯罪份子的威懾。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指紋的其他妙用

古代的壓手印也和算命學有關,古人很早就開始對手相和手紋有所研究,但此項技能的高手幾乎都存在于民間,官府内反而寥寥無幾。

雖沒個專業人員,但遇到有需要的時候,請高手出山一起檢驗比對也是官府常有的操作。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到了明朝,指紋鑒别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古文化發展了幾千年,群眾的基礎文化水準和識字率也提升了不少,這時的官府就有了大量研究手紋的高手,其中最有名的還得是狄仁傑,他可是多次借用指紋破案的高手。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明朝時官府們就很懂得通過指紋的紋路特征來比對犯人的指紋,通過彎曲、分叉、環形等特點來快速判斷犯人身份的真假。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破案采用指紋鑒定,明朝是各朝各代裡運得最多、最好的一個朝代,為了破獲一起案件,官府還會請手相大師去協助辦案。

《水浒傳》裡犯人被押入大牢後,都免不了一頓嚴刑逼供,其中免不了屈打成招,為了“省事”,再怎麼打都不配合的犯人就會強行在招供書簽字畫押,然後,額頭刺上“囚”字再丢到苦寒的邊疆。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同樣是《水浒傳》,梁山好漢們經常被官府捉去,逼迫他們在自己的判決書上打上“手模”,也就是将自己的整隻手浸泡到墨汁裡,再輕輕壓到紙上,等墨汁風幹後,紙上就會留其完整的手掌印。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1982年,阿根廷發生了一起關于謀殺親子的案件訴訟,這是國外最早有記錄的将指紋運用于破案的案例。

20世紀20年代末,德國才正式将指紋作為犯罪證據,國外在指紋研究上,比中國晚了好幾百年。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結語

社會進步到今天,科技手段層出不窮,但手印依舊在許多場合裡繼續再使用,一旦檔案上印有手印,就證明了此份檔案的合法有效性。

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不僅适合古代,同樣适合現代。

古代沒有指紋識别技術,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