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作者:小微唠一唠

我有一个老友,人称旧时光,他曾在部队当兵服役20年,1994年正值壮年转业加入地方政府工作。转业后他凭借在部队积累的专业知识,很快在新单位脱颖而出,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岗位,业绩斐然。

几经调整晋升,他终于在7年前以近60岁高龄退休下来。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退休时间旧时光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拥有优渥退休金,社会关系网也广,弟弟妹妹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独生子在出国深造后就没有再回国,现已在当地结婚生子,对老父亲的安危也鲜有挂念。这使得旧时光的退休生活中唯一缺少的,就是孩子的关怀。

尽管如此,依靠自身积蓄,旧时光的退休生活还是过得滋润舒适。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外出旅游,或者组织老部队战友聚会,生活丰富多彩。

直到两年前,他突然中风倒下,头一次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这成为他身体每况愈下的开端。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中风初愈,旧时光就重新出游。但很快他就再次感到头晕、胸闷等症状。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原来在部队生涯的中,经常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受到毒害。

为此,旧时光忍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疗和手术。

那是半个月前的一个下午,阳光灿烂,旧时光独自一人开车出门办事。可就在途中,他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头晕,面色苍白,汗如雨下。旧时光强打精神,将车停靠路边,试图让自己镇静下来。

但头晕目眩的感觉越来越强,他的视线已经开始模糊。在极度恐慌中,旧时光拨通了弟弟的电话,但来不及说完话,手机就从他手中滑落,他失去意识倒在方向盘上。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数小时后,旧时光在医院的病床上睁开了眼睛。弟弟和医生告诉他,是弟弟接到他的求救电话,赶到现场后立即拨打120将他送医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的猝发头晕已经严重威胁到他的生命。检查结果显示他有重度的动脉硬化,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手术后,医生与家属再次召开会诊,结果令人沮丧。这已经是旧时光今年第三次住院。他的身体机能正在急速衰退,再这样下去恐怕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面对病魔的反复侵袭,旧时光的内心在崩溃边缘。他意识到自己活在世上的日子已经不多,死神可能会在任何时刻降临。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面临生命危在旦夕的绝境,旧时光并没有选择继续治疗。相反,他在病床上郑重地对弟弟说,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突发重病,一定不要为他做无用的抢救。

为使弟弟明白自己的想法,旧时光特意讲述了一位老战友痛苦离世的例子。那位59岁的战友在身体仍很健康时被查出患上了晚期肝癌,并已经广泛转移。

尽管他和家人求助最好的医院,但专家一致表示已无力回天,只能短期依靠化疗苟延残喘。

果然,战友的病情迅速恶化,他在巨大痛苦中度过了人生最后几个月。旧时光亲眼目睹了老友在各种管子和仪器的连接下痛不欲生的样子,这景象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的心。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我绝不会让自己也走向那种噩梦般的结局。”旧时光对弟弟说。他认为人生最可贵的是尊严,如果得了绝症,他会放弃任何治疗,选择安乐死,不再成为任何人的累赘。

这种想法使弟弟陷入了两难。他不确定到底应该尊重老哥的选择,还是在关键时刻强行抢救他的生命。

目睹好友在病魔面前逐渐消逝,对旧时光影响深远。那位老战友生前一直热情乐观,成为很多人的精神支柱。

没人能想到他竟会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这对旧时光是巨大的精神打击。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更重要的是,这启发了旧时光对殡葬的思考。他认为老战友的葬礼办得太过铺张,来参加的所谓“亲朋好友”大都只是虚情假意。这种场面他既难受,又愤怒。

“我死后一定不能重蹈覆辙。”旧时光对弟弟再三强调。他希望自己的葬礼能简单、安静,最好的方式就是子女在场,其余一律不必通知。骨灰只需要葬在一棵无人打扰的树下即可,不必留下任何墓碑或标记。

在多次交流中,旧时光终于说服了弟弟接受他对殡葬的特殊要求。弟弟也由衷地赞同,决心一定会尊重老哥的遗愿,确保他就这样简单而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面对已然来临的死亡,旧时光并未表现出太多悲哀或不舍。这源于他对死后的生命形式有着独特想象。

“死亡绝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新生命的门户。”旧时光如是说。他坚信生命只是转换了形态,仍会在宇宙之间永恒流转。

“来生,我可能成为蝴蝶,也可能成为一阵清风。”旧时光面带微笑,“不过我更希望长眠于森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我是一名部队转业军人,我希望自己去世后,葬礼不要超过千元

成千上万棵古树望见星辰升起,见证春去秋来。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体验啊。

这种想法无疑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但它的确带给处在生命尽头的告别旧时光巨大慰藉。面对肉体的逐渐衰竭,他的内心从未有过片刻悲观或惶恐。

因为他知道,新生就在死亡的那一边,等待着他。

“来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