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宫隆宗门牌匾上一支断箭,200年来无人敢拔,究竟为何人所留

作者:长风文史

靖难之役成功后,明成祖朱棣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便着手把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到了自己的老地盘北平去。

永乐四年,朱棣正式下旨营造北平皇宫和城垣,经过14年才完成这浩大工程。又四年明朝正式迁都。

故宫,也叫紫禁城,则是作为迁都后皇家办公起居的地方,从此搬上了历史舞台。此后更是见证了明清两代数百年的人事代谢、沧桑变迁。

故宫隆宗门牌匾上一支断箭,200年来无人敢拔,究竟为何人所留

作为曾经威严庄重,普通人不可进入的大内宫殿群,新时代以来,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去过故宫旅游的朋友,如果观察比较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在故宫有扇“隆宗门”,这门上牌匾处却插着一支断箭。

这支断箭长不过十几公分,经过时间洗礼,箭身已不复最初模样,已经腐朽成深棕色了。

堂皇紫禁城为何被射有一支箭,如此有损皇威,还不吉利的箭,又数百年为何一直插在上面不拔掉呢?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说道说道这其中的渊源。

故宫隆宗门牌匾上一支断箭,200年来无人敢拔,究竟为何人所留

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切,都要从两百年前的嘉庆时期开始说起。

嘉庆帝登基以来,除和珅,平白莲,也算是有一番作为。但封建王朝的局限性摆在这里,嘉庆帝再怎么努力,底层百姓还是越过越苦。

穷则生变,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百姓,思想就开始活跃起来了,平时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此时都能豁出去干了。

林清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早年间一直是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在机缘巧合下就参加了一个叫“天理会”的组织,从此思想和生活上都有质的飞升。

天理教,又名八卦教,相传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白莲教在民间影响力很大,信徒很多,自它出现后,历朝历代农民起事背后都有它的身影。

“天下有能者居之”,既然如今的皇帝让百姓吃不上饭,那就是做的不好,为何不把他给换了。

很多底层吃不上饭的老百姓经过林清这么一蛊惑,一想好像是这个理,所以短时间内林清团伙就壮大了不少。还有不少朝廷命官、宫中太监及旗人子弟都成了他的粉丝拥趸。

故宫隆宗门牌匾上一支断箭,200年来无人敢拔,究竟为何人所留

公元1813年九月十五日。在这秋高马肥之际,嘉庆为了发扬祖宗骑射之风,便带着满朝文武及前往木兰围场狩猎,大量精锐禁军也随之护驾。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林清便想趁着嘉庆出巡京城兵力空虚的好时机起事,本来他部署了千余兵力,但有近千人在同伴李文成的率领下提前暴露了。

林清觉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他组织和率领了100余人潜入京城,在内线太监的引导下,向紫禁城发起了进攻。

事发突然,紫禁城又防卫松懈,一时之间竟让林清这百余人轻松杀入了皇城之中,他们到处砍杀,声势之大,举宫震惊。

这也就是历史上“林清之变“、“癸酉之变”。

故宫隆宗门牌匾上一支断箭,200年来无人敢拔,究竟为何人所留

林清等众人在太监们的引领之下,分别从东华门、西华门两路进攻。

任谁也没想到看似戒备森严的禁宫,只是样子货,林清等人喊打喊杀,计划非常的顺利,很快就杀到了隆宗门。

隆宗门是内廷与外朝之间往来的重要通路,是深宫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突破此门,那养心殿以及后宫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似的呈现在林清面前了。

双方都知道隆宗门的重要性,因此围绕此门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两方交战之时,不知道是谁射出的一支箭,正好插在了隆宗门的牌匾之上,这也就是后来遗留下来的那支箭。

但由于林清这百余人没有后援力量,而皇宫这边的守卫反应过来之后源源不断的赶过来增援,最终起义失败,林清等人也在隆宗门前死的死,捉的捉。

故宫隆宗门牌匾上一支断箭,200年来无人敢拔,究竟为何人所留

皇次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帝)在这场事件中风光无限,刷了好一波存在感。

等到嘉庆帝归来之后,这场大乱结束已经结束,活捉的林清也被杀了。

嘉庆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次起义,但这件事仍然对他刺激不小。

堂堂大内皇宫,竟差点被百余个义军全部攻陷,这放在历史上都找不出第二件了,这简直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为此嘉庆发出了深深的感慨:“癸酉之变”乃是“汉唐宋明未有之变”,简直就是耻辱。

同时嘉庆也下了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

故宫隆宗门牌匾上一支断箭,200年来无人敢拔,究竟为何人所留

事后嘉庆帝为了让后世及治下百官都能铭记这一事件的耻辱,特别下令让工匠们在修缮隆宗门时,将事乱之中射的那半支断箭留了下来,希望以此来警示子孙,知耻而后勇。

就这样,在200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得见那半支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