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陈气象站:汪洋上的一束光

作者:中工网

原标题:

大陈气象站:汪洋上的一束光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通讯员 刘丹

东海之滨,海风徐徐,海浪声声。距浙江台州市椒江区29海里,一座小岛如珍珠般镶嵌在浙东南的碧波万顷间,这便是大陈岛。这里曾以战备岛著称,也曾是荒芜一片海岛。

60多年前,467名青年响应“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号召登岛垦荒,用青春和汗水将荒岛焦土变为如今的美丽大陈岛,也铸就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不朽丰碑。

大陈岛精神诞生于此,很多奋斗的故事是大陈岛精神的具象表现,大陈气象站职工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大陈岛气象站诞生于彼时,并逐渐成为教科书中的台风指标站,即便没有来过的预报员,也能在天气图上画出它的位置。

60多年来,它的变迁和发展,书写出国家记忆。一岛,一站,三代人,勾勒出大陈岛气象职工甘受寂寞,默默奉献的故事。

大陈气象站:汪洋上的一束光

80年代中期大陈气象站的工作情景

“如果你觉得好,可以来试试”

白天,富有海岛特色的民宿与郁郁葱葱的岛上植被互相映衬,很有浪漫色彩,吸引很多年轻人来打卡。夜幕降临时,渔家灯火渐次点亮,点点星光照映着港湾上的渔船,声声海浪与岛上夜市的欢歌笑语相互交织,亦动亦静。

岛上,间或有一些年轻人穿着上世纪80年代香港风尚的复古时装在留影打卡,渔排延伸在前海,一些游人在散步驻足。吹着海风,令人流连。

“这里的环境真不错,在这工作蛮好啊!”

听闻此言,大陈岛气象站观测员孔庆伟微笑着说:“如果你觉得好,可以来试试。”

在海岛游览见识风景是一种感觉,但常年坚守于此,那种孤寂枯燥乏味,可能只有常年值守于此的工作人员才能感受到。

“但比起我的先辈来,工作条件确实是大大改善了。”孔庆伟说,可是孤寂的感觉确是相同的。

现代化的大陈岛气象站,已经过专业设计,洁白的墙壁,有着艺术感的建筑外型,依坡而建,上面绿草如茵,是气象观测场,下沉式的复式建筑,是气象站工作人员值守的地方。

美好的事物都是奋斗出来的,没人会想到这里曾是怎样的荒芜。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下,才有了美好的今天。

伴随他们的是大陈岛垦荒精神,新时代对大陈岛垦荒队员事迹的大力宣传,也再一次赋了予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承与发扬的政治责任和使命。

今年81岁高龄的垦荒队员高阿莲,祖孙三代都坚守在海岛上,她的外孙子,正是孔庆伟。她们三代人,从建设海岛到观云测雨,共同见证着这一岛一站的沧桑巨变和精神传承。

大陈气象站:汪洋上的一束光

大陈气象站英勇的观测员

大陈的新生

1982年,大陈岛气象站服务的侧重点也发生改变,更多服务于民生经济生活。

在海岛上,经常山头云雾缭绕,海面却风和日丽,要想更好服务航运和生产生活,原站址显然不满足需求。时为台州气象局职工的倪永湘接受了建站任务。

大陈气象站:汪洋上的一束光

2016年未撤站前的大陈气象站

前一晚听说运砖船终于能出海。老倪激动地一早就醒了。四五个人小跑赶往码头,可立马泄了气——三万块砖堆成一座“山”。

“就靠咱几个,要搬多久呀?”

“不如叫码头上的搬运工帮忙,付工钱好了。”

老倪犹豫了:“我们还在创业时期,各方面都要节约。相信咱们几个人一定能搬上去。”

说干就干,他们甩开膀子埋头干活,顾不上手指磨破皮、鲜血直流,以最快的速度把砖运上船。

到下半年,气象站有了模样,省气象局开始调拨仪器。

“嚯,125公斤。”在码头,陈宏义一眼就看到了发报机包装上的重量。

20岁的他刚来岛上,激情澎湃,心想75公斤的水都可以自己挑,发报机也可以人工运。

他找来竹杠,和一名同事,走一路歇一路,翻过山坡,到达新站。“岛上要有拖拉机就好了。”他想。

观测仪器到位,探空仪器到位,发报机到位,观测场终于赶在海军气象站10月1日撤离前,顺利投入业务运行。老倪成为首位站长。

1982年9月30日20时,转制后的大陈岛气象站,发出第一份天气报。

十几个省份的年轻人陆续上了岛,超过30人。业务转起来,最先受益的是渔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地都有渔业指挥部。每年捕鱼期,指挥部带着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大陈捕捞。台州市气象台派出流动预报台,和船队一起,每天两次,在船上预报。

大陈岛气象站运转之后,流动预报台可以立马看到天气实况,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过了捕鱼期,岛上很快迎来台风季。

1989年中秋之夜,“8923”号台风以平均14级大风,在19时30分袭击大陈。

那正巧是探空气球施放时间。

外面黑风黑雨,啥也看不见。探空组的胡志来用尽全身力气推开门,却寸步难行。

“地面组的都来帮忙。”他喊了一嗓子。七八个小伙子一拥而上。

他们用球罩包住气球,以防被树枝刺破。短短十几米路,他们几度失去平衡。

“雨下得像石子打在脸上。”一个小伙子的声音被淹没在雨中。

风太大了,接连放了三四个球,数据都没有成功接收。胡志来紧张得要命,这个小岛气象站的职责,就是保证数据不缺位。

直到20时20分,在业务规定的最终时刻,值班室终于成功收到了数据。

若干年后,这些战天斗地的陈年旧事在他们脑中依然清晰。即便现代化手段愈加成熟,大陈和台风的故事仍令人动容。

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资料,2018年,上海台风研究所在大陈建立台风外场观测科学试验基地。

年轻一代的传承

孔庆伟,既是大家口中的“垦三代”,如今也是大陈气象站的一名观测员。

孔庆伟2009年从南昌气象学校毕业后,便选择来到岛上,继承父辈的事业,在海岛上观测气象。

1981年,大陈海军气象站改制后,他的父亲便加入到这支气象队伍,在岛上服务了10多年。

为什么选择回岛工作?

“其实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这么选择的原因还挺多。”孔庆伟笑着说,因常年暴露在烈日和海风中,他的皮肤黝黑,眼睛很亮,笑起来显得十分亲切。

“以前的天气预报预测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渔民们出海是很危险的事情,一出海牵动着全家的心。”孔庆伟说,有一次,自己的舅舅出海时遇上了风浪,差点回不来。“当时我们一家人都着急坏了。”那时起,时刻留心海上的天气就成了孔庆伟的习惯。

而他之所以选择加入气象队伍,则离不开父亲和大陈气象站观测场的影响。

那时,还在上小学的孔庆伟经常被父亲带着一起去站里值班,“印象最深的就是观测场的草坪绿油油的,天气好时,爸爸会坐在那儿,给我讲一些气象知识,比如通过云层预测第二天的天气。”孔庆伟说着,抬手指了指远处的观测场,覆盖着的草坪一片生机勃勃,“院子里还有只大狼狗,我和其他小伙伴经常从远处逗它玩儿,所以从小我就喜欢来这里,算是和这个小院儿结了缘。”

不仅如此,父亲和外婆还会时不时给他讲当年建站的历史,“一群刚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的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们,他们的任务就是来到大陈岛望夫礁山顶新建气象站。”孔庆伟说,这群年轻人和驻岛官兵干了整整两天,开辟出了一片观测场地,“后面又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安装各种仪器设备、测量海拔高度、制作专用图表等等。”

即便多年过去,儿时的记忆却仍鲜活,对父亲的崇拜、对建站英雄的向往、云雨知识的有趣以及台站里种种新奇的观测设备,让气象的种子在一个小朋友的心中生根发芽。

而在回忆起这些时,孔庆伟眼底再次浮现出一抹亮色。

刚回岛时,岛上环境他很习惯,但从事的工作也常让孔庆伟有些“泄气”,记忆里“观云测雨”听起来很酷,但实际上,一行行枯燥的数据、24小时不间断记录、恶劣天气的值班值守、日复一日的设备巡查……都在挑战着这位当年只有22岁的青年的耐心。

那时候,大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尚未全面普及,站里需要24小时有人轮班值守,为了确保数据能及时准确上传,孔庆伟在手机上设置了七八个闹钟,一到点儿就得赶紧跑到山顶,手动测量雨量、观察云高和云朵形状等,然后依次将数据记录并上传。

“人家是恶劣天气赶紧回家,我们却得往外跑,一天至少出去测8次,我这黑皮肤就是这么来的。”孔庆伟撩起袖子,胳膊上的肤色对比明显。

最终扎根海岛,还是来源于外婆和父亲的言传身教。

1960年,孔庆伟的外婆,16岁的高阿莲作为第三批垦荒队员上岛,“外婆上岛的时候是第一次坐船,吐得天翻地覆,后来养猪、养兔子、种粮食……干了很多活儿,也吃了很多苦,却从来没有过后悔和放弃的想法。”孔庆伟回忆着,“她经常说,这片土地是垦荒队员们拿着锄头和镰刀,一点一点开垦出来的,是我们的家乡。”即使随着岛上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外婆仍选择一直留在岛上。

同样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陈气象站尚属建设初期,海上风雨雷电频繁“光顾”,岛上物资相对匮乏,顶风冒雨的施放探空气球……“即便如此艰苦,但父亲一干就是十多年。”

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孔庆伟也坚定了扎根于此的决心,“我那时候就在想,外婆和父亲那时候条件那么苦,都坚持过来了,现在条件改善了,我没用理由说不行。”现在,他也希望能成为一名建设海岛、保卫海岛、服务海岛的守岛人,并用实际行动践行。

台风、雷电是海岛最常见的气象灾害,工作至今,孔庆伟经历了几十个台风。2019年8月10日,“利奇马”登陆浙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孔庆伟和其他工作人员连夜顶风加固仪器设备,“那天风大,我们几个得抱成一团,一点点挪到观测场才行。”

台风登陆当晚,孔庆伟不敢闭眼睡觉。“因为气压低,我们几个的耳朵一直‘嗡嗡’响,大风还把站里的门吹坏了,而且因为在海岛嘛,凌晨1点多还停电了。”提到当时的情况,孔庆伟至今仍心有余悸,所幸大陈气象站一直准备着备用发电机,这才保证了数据的及时传送。

不仅如此,每到夏秋台风高发季,孔庆伟都要实地走访周围渔民及养殖户,提醒他们天气变化,及时加固鱼排等器具。十多年来,岛上的渔民和这个憨厚的后生早已熟络,每次风雨来临前,都能看到他骑着电动车,向渔民家飞驰的身影。“每次都感觉放心不下,守护好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嘛。”孔庆伟抬头,望着远处的岛上民居和海湾,眼神坚定。

薪火相传的奋斗者

十几平方公里的海岛上,矗立着一座“垦荒纪念碑”,一代又一代大陈气象人以垦荒精神为指引,书写着岛上气象事业的时代变迁。

从第一份天气报的发出,到渔民出海的“风向标”;从风雨中艰难放飞探空气球,到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大陈气象站逐渐成为东海的一座“指标站”。57年来,观测资料从未间断。

作为基层海岛气象观测站点,大陈气象站能提供防御台风的第一手资料,数百万个精确记录的数据,为附近海域的航线运行和海岛渔民生活生产提供着安全保障。从最初建立台风外场观测科学实验基地到组建台风探测创新团队,从为台州地区防台减灾提供气象的科技支撑再到向华东和全国示范推广……2020年12月,一个专门“捕捉”台风的气象基地——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大陈台风综合探测基地正式落地于此,填补了东海台风海洋探测的部分空白。

风廓线雷达、雨滴谱仪、微波辐射仪……伴随观测自动化的普及和一项项先进观测设备的落地,像孔庆伟这样基层观测员的身份也在经历着独属于他们的“变与不变”。

目前,包含孔庆伟在内,大陈气象站共有4名值班人员,通常是两两一组,20天一轮换。“实现自动化后,我们不用像以前一样顶着恶劣天气往外跑了,实时数据都能从计算机上获取上传,但这也要求我们要更多地学习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采访当日中午12时左右,记者恰巧碰上了吃完午饭赶回去值班的金天月。

从“嘀嘀哒哒”的摩斯电码到指尖飞跃的网络信号,工作35年的金天月也亲身经历了大陆气象通信系统的变迁,24小时不间断自动观测、上传数据的仪器的普及大大减轻了基层气象观测员的工作量。

而不变的,则是坚守岗位的责任之心。“我们除去吃饭时间,仍要保证人员一直在岗,以防设备偶然出现故障,所以是没有午休晚休的,大家快速吃完饭就回来继续值班。”金天月说。

近年来,大陈气象站持续以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大力推进观测能力提升,在东海之滨打造了浙江省首个海岛超级站,实现了地面基准观测和垂直探空5条廓线综合观测;不断完善GPS通讯、卫星通讯小站、北斗通讯终端三备份,严格开展数据采集、资料传输、质量控制等观测标准流程,确保海岛气象观测全天候不间断运行,为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供坚实支撑。

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大陈气象站的工作环境也与日俱新。曾经,因为地域缘故,大陈气象站将办公地点——一座小矮房子,建设在多岩石的地面上,由于导电性能差。“一到春夏季闪电多得时候,能直接‘甩’到窗户上,出门都怕往我们脸上蹦。”孔庆伟说。

分管大陈气象业务的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副局长陈雪梅曾在这里工作多年,在她的推动下,大陈气象站于2016年启动翻修工作,曾经的“矮房子”变为如今的三层小楼,现代化办公设施和人员值守休息室等一应俱全。站在二楼的值班室内,透过宽大的落地窗,湛蓝的海湾和点点渔船尽收眼底,“休息间隙这样看看,也能让有些枯燥的值守变得舒心。”

渔业资源逐步衰退,渔火点点成为过去。

2012年,在外打拼的陈招德,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大陈,搞起铜网养殖。尽管他找到了一种新铜合金材料,不会附着水草和生锈,但无法承受十六七级风浪。2015年,一场强台风把铜网打散,鱼全部跑光,损失几千万元。

每到台风季,陈招德格外关注天气预报:“台州提供的天气预报每小时更新一次。台风来前,我们会加固;台风静下来,会去补救。”

除了养殖业,大陈岛近些年开始发展旅游业,客运航线迅速增加,气象服务也随之拓展。

“如果没有大陈气象站的资料,航线预报不可能如此准确。”台州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李建粮说。

大陈,的确意味着传承与发展。

斗转星移,清晨,大陈岛东岸的甲午岩迎来第一缕阳光。立足于此,回望历史,“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凝聚着海岛人矢志不渝的韧劲。孔庆伟说,“择一事,终一生。虽然艰苦,也是一种人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继续阅读